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63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采用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对淮河中游河床表层沉积物中的主要黏土矿物含量组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淮河中游沉积物的黏土矿物组合为伊利石(52.3%)-高岭石(17.0%)-蒙脱石(16.8%)-绿泥石(13.9%)型.淮河中游沉积物黏土矿物与长江、黄河沉积物黏土矿物相比,兼具黄河沉积物富蒙脱石的特征和长江沉积物富高岭石的特...  相似文献   
82.
淮河中游本世纪气候与环境波动的湖泊记录证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本世纪淮河中游气候与环境波支的湖泊沉积响应,1991年秋季在女山湖湖心提取了4.8m沉积物。对顶部20cm沉积物运用^126Pb、^137Cs的年代定位,获得1904-1991年湖泊沉积物的年序。以此通过高分辨沉积记录的代用标志提取,重建了本女山湖气候与环境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本世纪最初20-30年女山湖地区温度偏低、湿度偏大;40、50年代为本世纪温度最高的时段,50至60年代中期为延结  相似文献   
83.
淮河流域经济是典型的大流域经济之一,推动其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提升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战略选择,对于新时代区域乃至国家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价值。基于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从淮河生态经济带的特殊性与实践特征出发,以2003-2018年淮河生态经济带2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改进熵权法、Dagum基尼系数法及面板Tobit模型,考察分析其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与提升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淮河生态经济带总体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值1.4824,总体呈现上升趋势,阶段性波动明显;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流域内的下、中游城市,具有“双核引领”的空间集聚特征,而上游城市始终处于“低水平稳定增长陷阱”阶段;超变密度是引致区域差距的主要原因;人均产出、对外开放、人力资本和政府干预驱动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上、中、下游城市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驱动因素存在显著差异性。探究淮河生态经济带的发展现状及其演进规律,对于分析城市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提升路径、促进淮河全流域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4.
In this paper, the potential vorticity structure and inversion of the cyclogenesis over the Yangtze River and Huaihe River valleys during 21 23 June 2003 are investigated with a potential vorticity (PV) framework. The cyclogenesis is manifested by a lower-tropospheric PV anomaly over the Yangtze River and Huaihe River valleys at early stages mainly due to latent heat release, which greatly affects the evolution of the associated lower-tropospheric geopotential height and wind fields as demonstrated by piecewise PV inversion. At later stages, an upper-tropospheric PV anomaly develops, resulting in the growth of ridges over the cyclone in both th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which provide a favorable background field for the low-level cyclone development. But the effect of a surface thermal anomaly always imped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yclone to different extents during this cyclogenesis. It is further demonstrated that the position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PV anomaly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ow-level cyclone development, and the lower-tropospheric PV anomaly seems to constitute the most significant feature, for instance, contributing about 60% to the low-level jet (LLJ).  相似文献   
85.
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如何通过新型城镇化来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淮河生态经济带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论文在解析城镇化影响水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机制的基础上,基于淮河生态经济带2006—2020年的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城镇化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机制及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淮河生态经济带综合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均呈典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即城镇化先抑制、达到一定阈值后转为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2)淮河生态经济带各城市的人口城镇化在2014年皆达到拐点值,而综合城镇化水平尚未达到拐点值,需要加快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切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3)淮河生态经济带城镇化对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显著的倒“U”型溢出效应,同时,在当前研究期内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负向外溢效应。论文为深入解析城镇化与水资源互动关系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也为深化新型城镇化提升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借鉴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86.
张福义 《水文》1999,(2):7-12
江河洪水预报流域水量分析法具有概念明确、分析计算严谨、预报精度较高且仅应用江河水文站实测流量资料等特点,对于水文站数多、流量资料系列长的大江大河尤为适用。初次应用于淮河干流上游,取得了一定的经验。这一方法的应用,将会对我国大江大河防 及水资源利用起到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d the potential of Advanced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 for Earth Observation System (AMSR-E) for flood monitoring. The proposed approach was based on the polarized ratio index (PRI), which was computed by using AMSR-E data at 37GHz, vertically and horizontally polarized brightness temperature values and the water surface fraction (WSF) got by using the PRI at 37GHz.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MODIS) data were used to validate the WSF values. The analysis of flood and waterlogging using the WSF map on July 6, 2003 indicates that the use of WSF for flood and waterlogging disaster assessment is feasible. Utilizing the correlation of WSF derived from AMSR-E and water area derived from MODIS, the water area of the Huaihe River Basin were computed by only using AMSR-E data in the summer of 2003, which overcame the influence of cloud on water estimation using MODIS data during flood.  相似文献   
88.
淮河-小林地区是北淮阳金银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成矿地段之一,成矿条件优越,断裂构造为区内的主要控矿因素.断裂按走向可分为NW向、NE向、(近)S-N向、(近)E-W向.不同方向的断裂具有不同的形成机理,不仅可以导通岩浆房及成矿流体汇集区,还是成矿流体运移、沉淀的极佳场所.从断裂蚀变带的控金性来看,NE向最好,其次为NW向、S-N向;从断裂蚀变带的控银性来看,S-N向最好,其次是E-W向,再次是NE向.本文研究认为叶家小湾金矿及其外围、陈家寨银矿及其外围是金银找矿的重要地段.  相似文献   
89.
利用我国160站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前冬北太平洋涛动(NPO)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生年代际突变前后与淮河流域夏季降水的联系.研究发现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前冬NPO与淮河流域夏季降水为显著的负相关,之后这种关系明显减弱.本文进一步探讨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突变前后与前冬NPO异常相联系的大气环流场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年代际突变前,当前冬NPO偏强(弱)时,夏季西太平洋对流层低层为异常气旋(反气旋)型环流控制,淮河流域上空大气异常下沉(上升),同时向淮河流域的水汽输送减弱(加强),这些条件不(有)利于淮河流域降水的发生,淮河流域夏季降水因而偏少(多).在年代际突变后,前冬NPO异常对后期夏季与淮河流域降水相关联的大气环流系统的影响变得不明显,从而减弱前冬NPO与夏季淮河流域降水的联系.  相似文献   
90.
针对中国多闸坝重污染河流的典型代表——淮河中游河网,为提高其流域水环境预警及应急响应能力,依据水文-水动力-水质耦合数学模型DHQM(Hydrology, Hydrodynamics, and Water Quality Model )的理论框架,构建了由淮河干流、沙颍河和涡河3个一维模块和鲁台子、蚌埠闸2个二维模块组成的淮河中游河网水文-水动力-水质耦合数学模型.采用经过验证的模型针对一个虚拟的水污染事故情景,分析了不同调度方案与淮河干流来水组合下污染团下泄对下游水质的影响;并以保障淮河干流蚌埠市饮用水源地的取水水质安全和减轻事故对下游水质的影响程度为目标,优选出分期小流量慢速下泄污染水体为最佳的水量水质联合应急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