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7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89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77篇
地质学   497篇
海洋学   72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16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49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河道横断面图绘制是日常工程测量的基本任务之一,本文结合实践阐述了利用VisualLISP集成开发环境,实现AutoCAD与已有断面数据通讯,快速批量自动绘制河道横断面图。  相似文献   
972.
湖北松滋关洲遗址沉积环境演化及长江河道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洲古文化遗址位于长江松滋段江心洲地表之下,是江汉平原地区迄今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也是同时期规模最大的遗址,是长江中游史前文明化进程的重要佐证.江心洲何以引来古人类栖居,尚未得到很好的解释.为了探讨该古文化遗址与长江关洲段河道变迁历史及其沉积环境演化过程之间的关系,对关洲遗址典型剖面的沉积物样品进行了14C测年和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剖面沉积年代为约12 783 cal.a B.P.至近现代;剖面下部(11.65~6.70 m)沉积物粒度偏细,粒度曲线反映出水动力较弱、低能的河流漫滩沉积环境;中部(6.70~2.10 m)沉积物粒度粗细互层交替出现,粒度曲线反映水动力较强的边滩-漫滩交替沉积环境,属于河床堆积;上部(2.10~0 m)沉积物粒度偏细,粒度曲线反映水动力较弱、低能的河流漫滩沉积环境.基于以上分析,关洲遗址沉积演化及长江关洲段河道变迁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1.65~6.70 m),约12 783 cal.a B.P.至明清,关洲与陆地相连,且城背溪文化期至明清之间古人类倚河而居,该阶段关洲位于长江主河道南侧的高河漫滩环境;第二阶段(6.70~2.10 m),明清后期,为动荡的河道沉积环境,关洲处于河流凹岸,侵蚀作用加剧,长江主河道逐渐往南迁移,河道河床沉积出现,关洲逐渐演化成心滩;第三阶段(2.10~0 m),近现代期间,关洲正式演变成江心洲,长江主河道迁移至关洲岛南侧.   相似文献   
973.
任思明 《地下水》2020,(1):201-203
广河县受地形地貌和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影响,建国以来洪水灾害较为频繁。为掌握县域内主要河流的暴雨洪水发生规律,对主要河道及流域进行调查分析,重点对石炭沟、南沟和桦林沟流域历史洪水进行调查,根据现场指认人对洪痕水位的指认和叙述,以及对选取的河段进行了最大和次大洪水的测量,对上下断面数据进行了还原计算,并对计算成果洪峰流量、洪峰流量极值和重现期确定进行合理性分析,最终得到主要流域的水文数据。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广河县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沿岸人民群众的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74.
姜海洋 《地下水》2020,(1):233-235
采用改进的ANFIS模型对河道堤防力学参数进行计算,并结合堤防原位观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改进前,改进后模型在堤顶下降以及周边位移值的计算误差分别减少13. 3%和16. 7%。研究结果对于河道堤防力学参数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75.
刘譞  林舟  丁超 《高校地质学报》2020,26(3):339-349
均衡状态时的基岩河道纵剖面表现为平滑形态,然而自然界的河道纵剖面常因地球各种内外动力作用的影响而呈现出以裂点为特征的不均衡状态,因此不均衡的河道剖面及裂点的特征可以用于指示外界环境的扰动。位于青藏高原东缘造山带的岷江上游流域水系普遍呈现不均衡的特征,且广泛发育有裂点。文章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提取裂点空间分布特征,通过裂点成因分析后发现,这些裂点的形成受到岩性、冰川作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因岩性形成的裂点主要位于花岗岩与其他地层的交界线上;而高海拔裂点主要受到冰川作用的控制,位于地形起伏度较低的区域;流域内低海拔区域成层分布的坡断型裂点可能主要因多期次区域构造隆升而形成;岷江上游下段流域的阶梯状垂阶型裂点则主要因地震滑坡形成。这一结果增进了对岷江流域的河流地貌发育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解。此外,研究结果也说明在对河道纵剖面分析时有必要更多考虑到滑坡及冰川等因素对现代河道纵剖面产生的重要影响,为进一步理解造山带地貌演化及控制因素提供了参考视角。  相似文献   
976.
1 Introduction With a long term of increasing water demand by industry, agriculture and domestic use along the rivers since the 20th century all over the worl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rational water use and wa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  相似文献   
977.
本研究以1988~2001年共4个时相的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对北江芦苞浅段岸线和洲滩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90年代以后此段河道河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河道主流线的迁移、小型洲滩的消亡,变化时间与人为采砂和航道整治的时间相吻合,河势向着稳定的趋势发展,文章最后对河道演变的影响因素进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78.
分析小滦河国家湿地公园现状,根据湿地公园建设目标和湿地类型特点,采取湿地草场流转、退耕还湿、封滩禁牧、社区共建、申报景区等方式,增加区域内湿地面积,恢复湿地功能,提高生物多样性,有效地保护与恢复了当地生态环境。小滦河湿地公园建设带动当地社区贫困人口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助推脱贫攻坚,提高社区群众福祉。  相似文献   
979.
为减缓大沽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现状,提出了一个新的多目标优化框架,用于优化管理流域现有的多级拦河闸坝蓄水工程措施和地下水开采策略。通过耦合校准的数值模型与概化的河流子程序包,模拟河流蓄水时大沽河-地下水间水力联系,重点关注最小化海水入侵程度、最小化河流渗流和最大化地下水允许开采量3个目标之间的权衡关系。采用NSGA-Ⅱ来搜索优化模型在不同气候条件影响下的帕累托最优解。优化结果表明,为了缓解海水入侵,在降水不足年份,靠近海水入侵区的闸坝应提高其蓄水位0.5~1.5 m,其余闸坝应降低其蓄水位至少1 m; 4个县级行政分区在地下水压采约束下,年开采量在降水较少年份应比降水较多年份浮动调整120万~150万m3甚至更多。本文优化框架和调控策略可为人类活动强烈的其他沿海含水层管理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980.
母猪河为文登第一大河,干流总长62.6km,流域面积1115.8km^2,占文登市总面积的62%。由于母猪河下游河道多年没有治理,防洪标准低,给沿河两岸群众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2007年的“8·10”特大暴雨,文登市损失达7亿元。近年,文登市委、市政府决定对母猪河下游进行综合治理,清除河道淤积,新建和加固母猪河下游河道堤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