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115篇
海洋学   37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1.
测量并分离出岩芯中的沉积剩磁,依据其在层面坐标系中的平均方向与岩石形成的地磁场方向一致的原则,参照已发表的块体古地磁极移曲线(APWP)来计算赋存岩芯的隐伏地层产状,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及公式。  相似文献   
92.
震电效应原理和初步实验结果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电化学理论、薄膜效应以及浓差极化,解释了震电效应的基本原理.通过室内沙槽和岩芯标本实验,发现了震电信号,且在砂土上的震电信号比粘土上的大;含石油岩芯标本上的震电效应信号比含水岩芯标本上的强.通过室外实验,也已经测量到可信的震电效应信号,从而为石油测井继续研究提供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93.
在深入研究洪浩尔舒特凹陷大量岩芯、测井和地震资料的基础上,证实这一半地堑相似于北美东部裂谷,而不同于东非裂谷。同时发现边界断层各段位移量最小处为古河流入口地点,后者堆积横向的粗粒三角洲,使断陷被分割成若干次凹,导致构造和沉积的复杂化。断陷中,体系域发育受枢纽断层控制,LST主要分布于下降盘。在等时格架内,进行地震地层学-沉积相分析是掌握储层分布,揭示深部、隐蔽油藏的有力手段。最后判定该凹陷远景在于勘探LST的多种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94.
95.
天荒坪电站岩芯饼化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介绍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河谷钻孔岩芯饼化现象。然后通过分析钻孔岩芯饼化发育规律,讨论了岩体结构对岩芯饼化的影响;并在岩饼特征的详细观测及岩饼表面微结构特征的扫描电镜研究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提出了岩饼的形成为“先剪后拉,并以拉裂”为主的成因观点。  相似文献   
96.
泥河湾盆地的水下黄土堆积及其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夏正楷 《地理学报》1992,47(1):58-65,T001
本文论述了泥河湾盆地第四纪河湖相地层中水下黄土堆积的特征,认为水下黄土堆积是介于气下黄土堆积河湖相沉积之间的一种过渡类型,水下黄土和气下黄土都是干冷气候条件下的产物,而河湖相沉积则形成于相对温湿的气候环境。在沉积剖面中水下黄土和河湖相沉积交替出现,形成水下黄土-河湖相沉积系列,这个系列反映了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它可以与我国洛川剖面的黄土-古土壤系列及深海岩芯V28-239的氧同侠素气候期,很好地进行对比。这为我国华北第四纪古气候地层序列的建立,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97.
昆明盆地两孔岩芯的沉积特征及环境磁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比较密的采样和磁化率测量,结合沉积特征、生物化石和沉积速率,分析了不同沉积环境沉积物的磁化率数值及沉积相变所表现出的磁化率曲线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98.
宁河普1-Ⅴ孔位于天津宁河县任凤村附近,为蓟运河、潮白河之冲积堆积。该处晚更新世以后地层极为发育,但研究甚少。本文就普1-Ⅴ孔岩芯的花粉分析及C14年代测定作一简报。一、样品采集及分析结果花粉分析及C14测定的样品取自0—55.7米岩芯,其主要为一套薄层、中层状粘土及砂质粘土互层沉  相似文献   
99.
优化遗传算法在孔隙度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隙度是油藏描述和储量计算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因此 ,高精度的孔隙度预测是建立储层地质模型的关键。文中应用优化的遗传算法———演化程序 ,利用岩芯样品的孔隙度和测井数据建立合适的预测模型 ,应用声波、密度、自然伽马和自然电位测井数据进行储层孔隙度预测。预测结果表明 :与线性回归和灰色GM (0 ,5 )等传统的预测方法相比 ,应用演化程序进行孔隙度预测 ,提高了预测结果的精度 ,减轻了预测过程中对先验信息的依赖程度。  相似文献   
100.
“直接推进钻进”是一种把钻具推人或压人地面的钻进和取样方法。无需回转,所以样品不会受到污染,地表没有岩屑。这种钻进方法主要应用于土层、粘土层、胶结和非胶结砂层。钻并者通过使用这种方法用密封的塑料管采取岩芯,所以样品没有受到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