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25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31.
利用ASTER立体像对提取Grove山地区相对DEM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无地面控制点的情况下,利用ASTER L1A级数据中的两个波段(3N,3B)进行南极Grove山地区立体测量,将其结果与在2000年由中国第1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GPS实测的数据和InSAR技术生成的DEM进行详细比较分析。结果证明利用ASTER立体影像提取DEM能保证较高的精度,能够用于南极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32.
本文扼要回顾了国外关于核爆炸对人类生命、自然环境及气候影响的研究;介绍了近几年关于“核冬天”研究的新成果。通过沙暴尘埃对短波辐射吸收强度的分析,讨论了浓密气溶胶的天气气候效应。  相似文献   
33.
连续植被的热辐射方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良富  柳钦火 《遥感学报》2001,5(6):407-415
正确认识非同温混合像元热辐射方向性规律是利用多角度遥感数据反演像元组分温度的前提。论文基于局地热平衡条件和组分有效发射率概念探讨了连续植被的热辐射方向性模型。模型表明同温下的热辐射方向性只决定于连续植被体系总有效发射率的方向性,它是各组分有效发射率的和,决定于植被叶面和土壤表面的发射率、冠层结构参数。在非同温状况下,组分温度通过组分有效发射率调节体系的辐射亮度方向变化。模型解释了热辐射中孔穴效应问题。并通过蒙特卡罗逆向模拟从微观探讨了热辐射方向性与植被叶面和土壤表面的发射率、冠层结构参数的关系,并对孔穴效应引起体系发射率的增量和辐射亮度的增量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球面型连续植被,叶面和土壤表面发射率值分别取0.98和0.94时,垂直方向上孔穴效应使体系的总有效发射率有0.01-0.025幅度的增值。当连续植被处于20℃同温状况时,孔穴效应引起的辐射亮度增量基本上都在0.8℃以上,最高可达到1.3℃。  相似文献   
34.
利用ETM 热红外波段影像对南极中山站附近的云区和冰雪区进行了自动检测,综合热辐射和纹理特征辅助分类,提出并使用加权最小距离分类器,获得了较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35.
尖晶石族矿物的热辐射性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姜泽春  陈大梅 《矿物学报》1993,13(4):382-390
本文主要研究晶石族矿物在50-650℃,2-40μm波长范围内的红外光谱发射率和总发射率。文中共研究了三十余种尖晶石族矿物的发射率。测试结果表明,尖晶石族矿物的发射率的大小受其成分、晶体结构、温度和波长的制约。过渡族中的着色离子将大大增加矿物在红外短波段的发射率。  相似文献   
36.
据TM6图像数据计算机处理制成的瞬时温度场分析,石家庄平原区域地温场像元亮度93~90,分布广泛,图像上呈黄色调。图像上低于区域地温场的像元亮度89~62,呈兰绿色调。高于区域地温场的像元亮度99~94,图像上呈现红~洋红色。通过判读,在区域上有五个地热异常区:辛集、藁城市方村、无极县北苏、赵县和深泽地热异常区。  相似文献   
37.
收集了69个费米甚高能γ射线(TeV)耀变体样本的平均态多波段数据,并用对数抛物线模型(The Log-parabolic Model)对能谱分布(The Spectral Energy Distribution,SED)进行拟合,获得相关物理参数.分别对谱指数、能谱峰值频率、能谱曲率3个物理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8.
魏从信  张元生  王莹 《地震学报》2018,40(2):205-214
一次特大地震会对震中及附近区域热辐射背景场造成较大影响。应用中国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系列(FY-2C/2E/2F/2G)的亮温资料,通过时频相对功率谱法对2007—2016年(30°N—45°N,135°E—150°E)范围的时频数据进行全时空全频段扫描,得到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MW9.1特大地震的热辐射异常,该异常特征明显且与地震发震构造对应较好。应用时频分析方法分析MW9.1地震对上述扫描区域热辐射背景场的影响,得出2011年的热辐射异常出现时间长、范围大且与其它年份不同,进而得到影响过程的3个阶段(出现—最大—消失)。同时对多尺度相对功率谱处理地震热辐射异常的异同和优缺点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6阶小波变换尺度部分经不同窗长的相对傅里叶功率谱处理能更加有效地识别和提取地震热辐射异常信息,研究区域10年间共出现6次热辐射异常,其中两次与2011年地震对应,3次与该区域其它地震对应,仅1次无地震对应。   相似文献   
39.
陆面温度反演的新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指出了利用多通道数据反演陆面温度所存在的问题,在说明非同温混合像元热辐射方向性规律的基础上,对利用多角度数据进行陆面组分温度反演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40.
选取青藏高原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岩石经过预加工处理后,使之处于低温条件下具有较强热辐射变化的环境中,以调查寒冷条件中的岩石在强烈热辐射作用下的表现。实验表明,寒冷条件下较强的热源辐射可以产生快速的环境温度变化,并导致相应的岩石内部温度变化,这种变化幅度可以使矿物产生强烈的胀缩并导致岩石内部结构的破坏。岩石的组构决定着其风化的进程,这表现在不同类型的岩石在水饱和与盐饱和的条件下,实验后的超声波传输速率与重量变化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