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4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233篇
测绘学   741篇
大气科学   638篇
地球物理   102篇
地质学   1391篇
海洋学   21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990篇
自然地理   88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407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299篇
  2011年   257篇
  2010年   282篇
  2009年   321篇
  2008年   353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82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首先提出了规划编制的目的、依据、指导思想和原则,详细论述了南京市自然地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矿业生产技术现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韪^[1]。进一步提出了规划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划定规划区的基本原则、规划禁采区(带、点)划定的基本条件。划分了19个规划禁采区、3个规划限采区、12个规划开发区以及相应的整治方案。最后给出了实施规划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2.
潘一矿8煤层煤体结构特征及煤与瓦斯突出区域性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煤与瓦斯突出一直是困扰煤矿安全生产的一大问题。安徽煤田地质局勘查研究院开展的《两淮煤田煤层气储层特征研究》、《煤体结构判识技术在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工作中的应用研究》等课题,在利用钻孔测井曲线判识煤体结构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成功地将此技术应用于煤矿安全生产,预测矿井未开拓区域内主要煤层的煤体结构分布,进而为煤与瓦斯突出区域性预测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3.
介绍使用计算机制作专题地图的工艺流程,及计算机制图在印刷前的生产制作的工作步骤和方法,指出了在制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对出版高质量的地图在各环节如何加以控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4.
本文通过开展板栗生长发育期的观测和调查,总结河源市板栗生产和气候条件的关系,找出板栗生产中的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提出河源市发展板栗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5.
106.
受山西省勘界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我院承担了《山西省地市级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的计算机编制工作。结合该项目的实施,重点论述了编制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所需数据的生产技术设计,包括要素分类与代码、工艺流程、数据标准化、关键技术以及多媒体设计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7.
徐凤霞 《山东气象》2003,23(2):53-54
分析了2002年冬春季寿光市气候特点和异常特征,分析暖冬和春季“倒春寒”气候异常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王唐修 《山东气象》2003,23(2):46-47
调查分析了2002年五莲县蚕茧减产的主要气象原因,结论认为,2002年春季的低温、夏秋季的高温干旱不利于桑树生长和蚕儿发育,从而严重影响蚕茧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9.
巴州农区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1960—2001年巴州农区年、季平均温度、降水的变化,结果表明:各地气候变化并不一致,大部分地区有温度升高、降水偏多的趋势。冬季的升温幅度明显大于其它季节,年平均温度的上升主要由冬季升温所致。  相似文献   
110.
近20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在空间上,变暖的区域以北半球高纬度地区较为明显。在时间上,以冬季变暖最为突出。据有关资料分析:自1986年以来,我国已连续17a冬季偏暖。2001年冬(2001年11月至2002年2月)是全国近40年的第二位暖冬,是黑龙江省近70年首位暖冬。五常市2001年冬季平均气温为-9.8℃,相当于吉林省四平一带的常年气温。在空间分布上温度带北移300~400km。暖冬对人类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下面是暖冬对五常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供参考。1暖冬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在农业生产上暖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