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86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基于灾损评估的青海省牧草干旱风险区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 表现出温度升高、 降水变率加大的区域响应, 造成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气象灾害加剧. 基于青海省1961-2010年47个气象站和20个农气站的气象资料、 牧草的实际产量以及牧草的理论产量等资料, 采用相关分析、 线性回归等方法, 在分析致灾因子危险性、 牧草相对产量的基础上, 确定了青海省牧区牧草干旱风险评估的实际阈值.通过海拔、 经度、 纬度、 牧草旱灾发生频次的拟合方程, 结合GIS平台对青海省牧草干旱进行风险区划.结果表明: 青南牧区西部、 环青海湖地区、 柴达木盆地东部边缘地区、 祁连山地区为易受旱灾影响的特高风险或高风险区域;青南牧区西南部为中风险区域;低风险区域主要在青南牧区东南部, 区划结果基本上于历史旱灾的实际情况相吻合, 区划结果旨在为青海省牧区牧业良性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2.
基于MODIS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生长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2000—2006年 (2004年缺)6年MODIS每8 d的总生产力资料以及我国农业气象观测站点牧草的物候观测资料, 定量分析了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以及牧草生长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植被的年均GPP (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 总初级生产力) 从2000—2006年呈现出波动性的变化特征, 年平均值为234.45 g C · m-2。对该地区植被的GPP与同期气候要素的分析显示, 气温是影响该地区植被生长的主要气候因素, 降水其次。对牧草物候期的GPP分析表明, 不同地区牧草的物候期对应的GPP值不同; 牧草在开花期时GPP最大, 在出苗期和黄枯期时GPP相对较小, 但是同一地区牧草的出苗期和黄枯期GPP值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63.
对天山北坡中山带的牧草产量进行了初步研究。利用相关普查法找出影响不同时期牧草产量的不同关键因子,并用模糊列联表法建立牧草产量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64.
近年来,黄河上游生态环境的保护引起了各方的重视,本从牧草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着手,根据玛曲县气象局1991—1996年气候观测资料以及牧草生长资料,对牧草生长季土壤湿度与气候因子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土壤湿度与降水、日照等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为黄河上游人工增雨作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5.
草原干旱对天然牧草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天然牧草是放牧畜牧业的主要物质基础,其生长动态和产量形成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和制约,特别是水分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植物的地理分布和生物生产力水平。根据降水量及土壤水分条件与天然牧草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关系,建立了天然牧草生长高度动态模式和草原初级气候生产力模式,以便为进一步研究草原干旱的气候指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6.
天山北坡冬草场牧草产量预报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7.
68.
羊草光合作用日进程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69.
70.
许存平 《青海气象》2003,(2):27-29,47
针对环湖地区草场退化、沙化的现状,分析了治理沙化的几种优势牧草混比补播效果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得出:适宜补播牧草出苗的0—10cm土壤重量含水率为15%—20%.气温10—15℃,适宜补播的时间为6月下旬—7月上旬,补播效果以几种牧草泥比播种为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