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14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史威  朱诚  李世杰  马春梅 《沉积学报》2010,28(1):176-182
重庆丰都玉溪剖面AMS14C测年(校正为日历年)配合考古器物断代,证实约8 500~4 800 aBP间该剖面地层基本连续。玉溪剖面下部洪水淤砂—坡积物互层(31~10层)与上部坡积层(9~3层)形成鲜明对比,反映沉积物源和沉积环境曾发生过显著变化。研究认为,Rb、Sr等代用指标曲线的变化特征与剖面沉积结构变化相吻合,揭示了剖面上、下沉积结构的差异主要与不同气候背景有关;剖面下部堆积较厚、持续时间较短及沉积速率较快的洪水淤砂—坡积物互层,是研究区气候不稳定条件下水文异常变化的结果。进一步分析认为,该剖面沉积物的微观隐性代用指标与宏观显性结构的对应性特点还反映,研究区全新世大暖期气候存在阶段性的变化,约8 500~7 200 aBP为大暖期中的气候不稳定阶段;而约7 200~4 800 aBP则体现了大暖期鼎盛阶段暖湿稳定的气候特点,其转折点发生在7 200 aBP前后。  相似文献   
12.
宋子德 《云南地质》2010,29(1):64-68
大营街-常里温泉区机井密布,开发过度,导致地下水位急速下降。直排废水危及人类生态及作物生长等环境地质问题,综合研究后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山地农业区耕地资源空间分布状况--以云南省玉溪市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山地农业区,由于山体、河流、沟壑及其他非耕用地的分割、分隔、充斥和抬升作用等原因,其耕地的分布状况、生产潜力和利用质量与平原地区相比均存在较大差别。传统对山区耕地分布状况的分析,多采取定性的方法,不利于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以玉溪市为对象区,按照“表征准确、计算简单、资料易得”的原则提出了“优势度”、“零散度”、“分散指数”、“耕作半径”等数量指标来定量描述、分析玉溪市耕地资源的分布状况及其在利用方面存在的差别。首次明确提出了玉溪市西部地区耕地利用质量明显低于东部地区,其利用途径与东部地区相比也存在较大差别;并对不同海拔区域耕地资源在生产潜力和生产的组织成本存在的差别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定量分析,明确提出1300~2000m和800m海拔以下两个区域的耕地其生产潜力和组织成本均优于800~1300m和2000m以上两个区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玉溪市不同区域耕地利用方向和原则。  相似文献   
14.
云南玉溪-元江高速公路杨武(新平县)山体易发滑坡一泥石流。自2000年通车运营以来,现正遭受泥石流威胁。据2005年现场调查,山体(高程1350m)育上三叠统干海子组(T3g)地层岩性以黑色炭质页岩、泥岩为主,夹煤线及砂砾岩透镜体。因受断裂构造及岩浆活动影响,岩层已轻微变质为板岩、千枚岩,与昆阳群(Ptl)呈不整合接触。  相似文献   
15.
玉溪空气负氧离子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2008~2011年玉溪市9县区及主要旅游景点14台大气负氧离子自动测报系统适时观测数据,使用相关分析、灰度分析、回归分析、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空气中负氧离子变化规律;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空气负氧离子等级标准,对玉溪市8县1区空气负氧离子等级进行区划。结果表明玉溪市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早晨6~7点最高,下午4~5点最低,然后又逐渐升高;有森林地区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明显高于无林地区;湖泊、瀑布等水体所在区域空气负氧离子浓度明显高于无水体区域。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大地电磁测深技术探测了云南玉溪盆地的电性结构及可能的断裂构造分布。在与地质构造近垂直的方向,布设了两条测线进行大地电磁观测,应用Rebocc二维反演方法获得了玉溪盆地两条测线的视电阻率剖面。结果显示,低阻体厚度的变化趋势与盆地第四系沉积层平均厚度的变化类似,在盆地西侧,厚度较深,高阻和低阻界面变化较陡。自西向东,低阻体厚度逐渐减小,高低阻界面变化趋势趋缓。总体来说,低阻体厚度比已有资料给出的沉积层厚度要深,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盆地沉积层厚度在不同的区域变化较大,另一方面也可能和沉积层下的岩层富含水资源有关。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震害经验和研究结果表明,场地效应是引起地表震害和地震动局部变化的重要因素,它主要受场地速度结构的影响。沉积环境是指沉积作用进行时具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它会对沉积层的颗粒大小和圆度、孔隙率、含水率等因素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以沉积土壤为主的地下速度结构。因此,沉积环境会对场地效应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数值模拟方法可以模拟地下具有任意复杂结构的介质中地震波传播的过程,并获得地表的地震动响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场地效应的方法,在工程抗震验算的地震动定量估计、地震震害预测等领域有重要意义。数值模拟需要以准确的地下速度结构模型为基础,模型的准确性也直接影响到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建立准确的地下速度结构模型需要大量的地球物理勘探资料,其中钻孔测井资料最为准确,然而其成本较高,且对于人口、建筑密集的城市,钻探难度大。因此,本文以玉溪盆地为例,分析了该地区沉积层速度结构与沉积环境的关系,发现沉积层的波速与沉积物颗粒大小、磨圆程度有明显的关联,并建立了使用钻孔中沉积环境特征明显的地层估计钻孔等效波速的方法,从而使未进行波速测井的钻孔可以被应用于场地模型的构建。盆地效应作为一种典型的复杂场地效应,通常对地震动有显著放大作用。本文以沉积环境因素的影响为基础,建立了考虑土层横向不均匀性的玉溪盆地速度结构模型,使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其地表的地震动反应,分析了玉溪盆地的盆地效应:具有明显的聚焦效应及边缘效应;其位移峰值放大倍数普遍在1.2~1.6倍之间;对于地震动中周期为2s左右的成分的放大效应最为明显。论文中还将上述结果与未考虑沉积环境的模型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指出沉积环境主要影响了盆地聚焦效应的分布以及加速度反应谱中特定周期的地震动反应分布。本论文中使用的数值模拟方法为基于ADINA软件的显示有限元方法。通过二次开发在ADINA软件中加入了人工透射边界,从而使其可以模拟无限域中地震波向计算区外传播的过程,建立了模拟局部场地地震反应的数值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在云南玉溪抗旱找水定井的工作实例,在地质、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采用电阻率测深法在重点地段开展工作,在充分分析、研究含水层电性特征的基础上,对实测电阻率测深曲线进行对比解释,最后确定井位,通过所施工钻孔验证了物探推断成果符合实际,并且单井涌水量均大大超出当地所需水量,取得了良好的水文地质效果,得到了当地政府及...  相似文献   
19.
《勘察科技》2006,(1):F0002-F0002
在40多年的勘察历程中,工作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热爱本专业,刻苦钻研技术。在专业技术工作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主持完成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攀枝花钢铁公司、昆钢改扩建、云南玉溪卷涸厂、小龙潭矿务局等大型工程勘察,创造性解决本专业的许多技术难题,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1 前言 随着交通运输、矿山、城乡与山区建设的发展,与工程建设有关的人工边坡(铁路路堑、路堤边坡、露天矿边坡、厂房边坡、城市建筑物边坡等)的稳定性及其加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讲究快速迅捷及效益的今天,预应力锚索、锚杆加固技术以其独特的效应、简便的工艺、经济的造价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边坡、深基坑的加固支护之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