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63篇
  免费   2406篇
  国内免费   2625篇
测绘学   1952篇
大气科学   1616篇
地球物理   1395篇
地质学   9173篇
海洋学   2767篇
天文学   105篇
综合类   2674篇
自然地理   4712篇
  2024年   120篇
  2023年   471篇
  2022年   601篇
  2021年   648篇
  2020年   485篇
  2019年   662篇
  2018年   385篇
  2017年   381篇
  2016年   440篇
  2015年   563篇
  2014年   1330篇
  2013年   976篇
  2012年   1075篇
  2011年   1065篇
  2010年   1061篇
  2009年   1113篇
  2008年   1171篇
  2007年   945篇
  2006年   1109篇
  2005年   1147篇
  2004年   975篇
  2003年   888篇
  2002年   860篇
  2001年   870篇
  2000年   623篇
  1999年   584篇
  1998年   590篇
  1997年   557篇
  1996年   486篇
  1995年   450篇
  1994年   375篇
  1993年   306篇
  1992年   326篇
  1991年   255篇
  1990年   267篇
  1989年   145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2年   2篇
  1950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2003年3月15日上午,广西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副主席王万宾到广西国土资源厅调研,并对广西国土资源管理方面的工作作了指导。 在调研会上,王万宾副主席首先听取了张勤铭副厅长关  相似文献   
52.
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极为重要。做好这些工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非常重视,在全国“两会”期间都要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去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亲自出席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并作了重要讲话,提出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并明确了新时期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具体要  相似文献   
53.
54.
在自然因素和人为破坏下,新埠江流域旱涝灾害频繁交替,生活水源严重污染,生态系统结构不平衡,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严重,水资源环境日益恶化.文章根据新埠江流域的水资源特点,从水土资源的利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口素质的提高等几个方面提出该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与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5.
56.
在自然因素和人为破坏下,新埠江流域旱涝灾害频繁史替,生活水源严重污染.生态系统结构不平衡,岩溶塌陷等地质灾害严重.水资源环境日益恶化。文章根据新埠江流域的水资源特点.从水土资源的利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口素质的提高等几个方面提出该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与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7.
58.
宁潭岩体是由马田、亭子、陈冲、老虎头 4个单元组成的遭受了变形变质改造的花岗岩复式岩体。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反映该岩体属后碰撞强过铝花岗岩。其源区既包含有不成熟的富含长英质物质的特性 ,也有成熟的、富含粘土的特性。岩体的形成温度为 85 0~ 92 5℃ ,同位素年龄为 35 4~ 4 4 0Ma。可能是加里东期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碰撞后 ,在拉伸构造作用下岩浆底辟侵位而成  相似文献   
59.
资源环境领域的信息化与本土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重点论述了资源环境领域的深层研究问题;同时提出用信息化推动现代化的观点,进而对地球信息科学与数字地球的战略进行了概要地分析。  相似文献   
60.
地勘工作是国民经济的排头兵,在西部大开发、青海大发展的今天,地勘工作在青海这个资源大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然而,纵观青海地勘行业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人才资源的状况令人堪忧:总量不足,不适应经济发展需求,队伍不平衡,分布不合理,高级人才数量偏少,年龄偏大,人才利用率不高,浪费严重,人才发挥作用及创新、创业的空间和环境不宽松,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进出的逆差较为明显等等。可以说,在国家对地勘队伍管理体制进行重大调整后的今天,在青海地勘单位积极推进企业化进程、融入地方经济建设的同时,青海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