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山西引黄工程无论在工程的建设方面,还是在水保工程的管理方面都取得了让国内外专家、同行业人士赞叹不已的成就.从工程建设之初就高度重视工程沿线的环境治理和保护,环境的治理和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令人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2.
旅游开发中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席娅 《国土资源》2004,(6):32-33
土地资源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载体,其利用要求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选择产业配置。作为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面,旅游业的发展可谓厚积薄发,大到地质、森林公园,小到农家乐、渔家乐,形形色色的旅游开发如火如荼。如何看待这一产业发展中的土地资源利用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为  相似文献   
13.
辽西北是阻止科尔沁沙地侵入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的重要生态屏障,开展该区域生态治理成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加全面地评估沙化土地生态治理成效,本文建立了顾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沙化土地治理成效评估模型。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和地面调查统计,基于建立的综合模型评估辽西北十县沙化土地生态治理成效,并依据遥感数据之间的交叉验证和野外调查结果,分析模型关键技术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1)利用Landsat和Sentinel-2数据,交叉验证模型估算的生态效益单一指标和综合指标,发现相同指标结果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Pearson系数介于0.61~0.84,p<0.01;(2)模型估算的FVC与野外调查的植被盖度间也具有较强的一致性,Pearson系数达0.76,p为0.016,表明了模型关键技术的合理性;(3)利用综合评估模型评估辽西北十县沙化土地生态治理成效时,发现其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不稳定。综上,建立的成效评估模型较好地综合了沙化土地治理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为其他生态治理成效或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提供参考,但针对不同区域时模型参数需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14.
以生态经济学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达拉特旗风沙区退耕还林还草综合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指标体系包括3个层次12项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和AHP确定了各项指标权重。对试验区3种典型退耕模式进行综合生态效益评价,并与未退耕荒地对比研究。评价结果表明:3种典型退耕还林模式与未退耕荒地的综合生态效益指数大小趋势为:沙柳+沙蒿退耕模式﹥柠条+沙蒿退耕模式﹥杨树+沙蒿退耕模式﹥未退耕荒地;3种退耕模式综合效益值均达到未退耕地的4倍以上;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生物效益、土壤效益、小气候效益、防风固沙效益显著;沙棘+沙蒿退耕模式生态效益数值最高,可以作为达拉特旗风沙区或其他风沙区生态建设中最优植被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5.
观测、实验和样品分析结果表明,位于半湿润地区的豫北延津县,其沙地农业综合开发试验示范区的改造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具体表现为:①抑制了风沙活动,防止了风沙危害;②恢复和提高了沙地生产力;③改善了沙地小气候。最终实现了土地风沙化的逆转。  相似文献   
16.
林业及生态效益遥感信息动态监测系统建设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6S”(即:空间信息管理系统的卫星通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三维分析可视化和专家系统)集成信息技术,充分开发现有资料,多学科有机结合,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建立可交互的网络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实现其于地图方式的林业资源环境网络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7.
2021年12月31日,宁海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召开林权不动产权证书集体发证现场会,首次采用集中发证的模式,为一市镇牛台村的村民发放林权不动产权证书35本,这标志着试点村林权不动产权证书发放在宁海县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滨海休闲体育产业绿色发展的研究现状,界定了滨海休闲体育产业绿色发展的概念,论述了滨海休闲体育产业绿色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了绿色发展的制约因素,探讨了滨海休闲体育产业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9.
青海湖流域防沙治沙生态效益现状评价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展秀丽  严平 《中国沙漠》2012,32(6):1773-1778
本研究选择了青海湖周边沙漠化防治区,对研究区内的土壤和植被指标进行了野外观测,并对周边农牧户基本状况及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进行了调查,建立了青海湖沙漠化治理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通过模糊评价的方法计算得出各指标的隶属度,最终得出以下结论:①通过专家系统打分建立判断矩阵,经计算得出生态效益各指标权重,明显看出,植被在青海湖沙漠化防治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②根据模糊评价结果得出研究区内目前防沙治沙生态效益差,说明青海湖防沙治沙工程生态恢复还处于初级阶段,综合治理生态系统建设未达到标准,生态系统仍非常脆弱。③通过农牧户基本情况及生态意识调查,发现研究区的农牧户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较差,对生态环境了解及认识程度远远不够,还需要加强农牧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和计算模型,根据工业生产的特点,计算了1997-2007年重庆市人均工业生态足迹和万元工业产值的生态足迹,并与有关研究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重庆市的人均工业生态足迹约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已超出重庆市总的生态承载力,并呈现出持续上升趋势,工业生产处于生态不可持续状态;万元工业产值的生态足迹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下降趋势明显.表明重庆市通过转变工业发展模式,在不降低生产能力的条件下,减少工业生态足迹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