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46篇
海洋学   25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2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81.
中国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东洞庭湖湿地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是地球上一种很重要的生态系统,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很高的生产力。中国湿地类型多样齐全,东洞庭湖湿地是洞庭湖区湿地的主要组成部分,拥有典型的湿地生态旅游景观和湿地动植物资源,东洞庭湖所在地岳阳是湖南两大旅游增涨极之一,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具备了良好的客源基础和前景,但目前湿地范围不断缩小,湿地动植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科学地开发东洞庭湖丰富的湿地旅游资源显得尤其紧迫。在调查评价东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与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该区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提出开发的对策和建议,着重保持生态平衡,改变当地社会经济增长方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局面,既是防止东洞庭湖现有湿地资源进一步破坏,实现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方法,又是打造湖南旅游强省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82.
本文通过对格萨拉百里长廊旅游资源及气候特征的分析研究,发现它是川滇交汇处旅游资源的富聚地,是进入中国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捷径。格萨拉百里长廊景色优美,景观独特,空气洁净,阳光明媚,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48%~69%,动植物品种繁多,民族风情浓郁,旅游周期长,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应当尽快打造成国家级的精品旅游区。  相似文献   
83.
四川省草科风景区旅游资源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科风景区是贡嘎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南坡的一个景区,面积约1000km^2,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品位高,集雄,险,奇,秀,幽于一地。1994年在地质填图的同时对其进行调查评价,新发现鹅颈项登山探险旅游路线和莲花山宗教文化景区,建议把草科风景区开发成为生态旅游区。  相似文献   
84.
草科风景区是贡嘎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南坡的一个景区,面积约1000km2,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品位高,集雄、险、奇、秀、幽于一地。1994年在地质填图的同时对其进行调查评价,新发现鹅颈项登山探险旅游路线和莲花山宗教文化景区。建议把草科风景区开发成为生态旅游区。  相似文献   
85.
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及开发构想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该区是新疆最重要的自然景观旅游区之一,区内以著名的山峰、气势磅薄的冰川、优美的风景河段,幽密的原始森林、珍鸹的野生动物,奇特的象形山石为特征。凭借资源的独特性和高品位,合理规划,贯彻旅游业持续发展原则,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加强宣传与促销,可以使其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区,并可与库库县以人文景观为主的旅游我互为依托,相互辉映,共创阿克苏地区旅游业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86.
陇南山区生态旅游开发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国靖 《山地学报》2003,21(3):381-381
生态旅游是以高质量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获取经济效益为直接目的,最终使人们树立起正确的生态观,提高人们环境与生态意识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有宣传教育作用,可不断提高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自觉性;旅游业又是投资少见效快,就业容量大和创汇能力强的产业,有强大的关联带动作用,可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对地方经济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发展生态旅游,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对立统一关系,既可保护生态环  相似文献   
87.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初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业,因管理不力,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等诸多原因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为了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好长白山这个世界著名的森林生态系统,必须大力倡导生态旅游,该文就长白山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提出了系列建议,这些策略和措施将有助于长白山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8.
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旅游产品设计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质公园是基于自然保护前提下的以地质遗迹景观为主体,集地学、自然、人文景观为一体,以地学科考为主题,具有一定市场功能的综合性多功能的公园旅游区。地质公园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适宜开发多种多样的旅游产品,可归为6大类。地质公园旅游产品的成功开发在于重视产品市场定位、旅游形象的系统设计和产品创意与创新。  相似文献   
89.
麦嘎生态旅游区是一处以土林,温泉,冰川,草原,野生动物景观为主要特色的生态旅游区。区内景观类型多,品位高,功能齐,融观光,探险,科考于一体,集独特性,唯一性,崇尚性于一身,景区内的核心景观布多藏布万佛壁世所罕见。本文介绍了该区的旅游资源概况,对资源特色作了概要评价。并提出了可持续开发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0.
海螺沟生态旅游景区地质环境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螺沟作为国家级风景区,其地表生态现象和生态过程与其地质环境演变有着密切关系,加之近年来西部大开发中人类活动在沟内陡然增长,人为致灾陆续发生。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该沟的地质环境状况进行了较翔实的评价,分析了孕育这些人-地互馈演变作用的独特地质背景,为下一步的合理开发提出了可行的防治对策。调查表明,沟内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包括雪(冰)崩、融冻、岩土体蠕滑、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和地震等。分析认为导致这些灾害问题的主要作用包括五个方面,即强烈的新构造抬升运动、复杂的地质构造体系、冰川作用显著、强降水丰沛以及人类活动不当等。最后针对海螺沟开发提出了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和整治的建议,对一号营地进行稳定性评价,二号营地进行崩塌与泥石流整治和热泉水开发,三号营地进行泥石流沟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