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26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274篇
海洋学   197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为研究纳米SiO2改良水泥土抵抗动力荷载-海水腐蚀耦合作用效果,通过动三轴、扫描电镜(SEM)、核磁共振试验(NMR),获取不同海盐溶液浓度和时间下动应力参数及NMR曲线图、SEM图,探究海盐溶液浓度和腐蚀天数对改良前后水泥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改良土内部孔隙减少,土颗粒间胶结度提高,土体抵抗动力荷载-海水腐蚀耦合作用能力增强,清水环境下,养护7,14,28 d改良水泥土动强度分别提高了4.8%、6.6%、7.3%;经海水腐蚀后,土体内部结构遭到破坏,土颗粒松动且孔隙增多,水泥土动强度明显下降,腐蚀28 d、清水、1倍、2倍、3倍海水浓度溶液环境下,纳米水泥土相对于普通水泥土动强度分别提高了9.4%、7.3%、6.6%、6.3%。  相似文献   
122.
针对X80腐蚀管道横穿滑坡时所涉及的安全预警问题,提出将极限宽度作为管道安全状态的判别因子,根据具体滑坡工况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管道不同腐蚀尺寸和空间位置对腐蚀管道的力学行为与极限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极限宽度可用于管道安全状态的评判;腐蚀的宽度和深度与管道极限宽度呈负相关,且对于腐蚀深度表现出高敏感性;内腐蚀对于管道安全状态的影响大于外腐蚀;坡度为30°的土质滑坡下,外径10.16 cm的无腐蚀X80管道的临界横穿滑坡宽度为21.2 m,含腐蚀管道横穿滑坡时的临界腐蚀深度为0.25倍的壁厚;腐蚀管道距滑坡区中部的距离大于6 m时对管道的极限宽度影响可忽略;管道应力与极限宽度呈负相关,腐蚀深度为0.2倍壁厚时管道最大应力始终在腐蚀处,其余位置的应力与无腐蚀管道一致。  相似文献   
123.
杨青松 《地质与勘探》2023,59(5):985-999
概率神经网络是一种分类准确率高、泛用性强、可以包容一定数量错误样本的人工神经网络,极其适合勘查地球化学找矿中的预测找矿靶区。本文以四川雅江县木绒锂矿为例,运用概率神经网络搭建智能找矿模型,以已知区的Li元素及与其相关性强的Rb-Cs-Al-Fe元素作为训练指标,对模型进行训练,经过多次训练后将Spread值确定为0.08,使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准确率均大于80%,实现非线性的指标与成矿潜力的对应,得到本矿区的PNN模型,然后对预测区的样本数据进行预测,成功圈定了1处靶区。为检验靶区准确性,以Li、Rb、Cs元素数据累计频率的80%作为异常下限,圈出的异常区域与靶区位置基本重叠。对预测区进行了实地查证工作,发现两条红柱石带,其中一条与靶区位置吻合,表明该神经网络模型准确性高,可用于矿产勘查的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124.
本文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PAN-CF)刷电极用于海水脱硫电化学辅助恢复系统,研究不同初始pH、不同刷电极组合方式、一次海水掺混量、停留时间和二次海水掺混量等参数,在电化学-化学复合氧化和单独化学曝气处理时对SO2-3氧化效率和排水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PAN-CF刷电极对SO2-3具有显著的电催化活性,电化学氧化效率与初始pH(3~6)值无关,而化学氧化则在pH增加时氧化效率升高。在一次掺混比2∶1时,相比于单独化学氧化处理4 min的结果(SO2-3氧化效率仅为88%),采用电化学-化学复合氧化处理2min后SO2-3氧化效率已达91.2%,而后再化学曝气处理2min可使SO2-3氧化效率达到95%,海水的pH值提升到6.04。因此,复合氧化比单独化学曝气处理更易形成有利的二次掺混条件,使二次掺混比低至0.5∶1时,pH、溶解氧和SO2-3浓度就可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5.
二连盆地哈达图铀矿床是我国大型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矿体埋深大、品位富,研究其地电化学等综合物化探特征,可为建立覆盖区航放异常有效查证技术方法提供依据.基于矿床地质及航磁航放特征的分析,开展组合物化探方法测量及特征分析.研究表明:哈达图铀矿床位于受断裂构造控制的北东向、北北东向中等磁场区及中等-弱磁场的梯度带;航空及地面...  相似文献   
126.
主要用圆盘Au电极的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定量分析强碱性溶液中BH4-的浓度。实验采用三电极体系,工作电极为Au电极,参考电极为Hg/HgO电极,分别用铂、石墨作辅助电极,测定了在碱性体系中,不同浓度NaBH4溶液的循环伏安图,得到相应浓度下峰值电流值,并讨论了在同一浓度下扫描速度对BH4-氧化电流的影响。实验还测量了以镍电极、铂电极为工作电极时溶液的循环伏安图,并与Au电极结果做了对比。结果表明,BH4-在Au电极上活性最高,Au电极做工作电极的三电极体系测量BH4-离子浓度是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在测定范围内(10-4~10-2mol/L)线性关系良好。  相似文献   
127.
地电化学法在南澳大利亚寻找隐伏金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美兰 《地质与勘探》2010,46(1):153-159
地电化学法是一种借外加电场作用,将呈活动态的金属离子迁移到特制接收装置,收集并分析接收器上的电解物,可发现与矿有关的金属离子异常,从而达到找矿和评价目的的一种找矿方法。利用地电化学法在澳大利亚干燥近沙漠化钙质层覆盖区的Challenger金矿和Kalkaroo铜金矿进行可行性试验结果显示:在上述已知矿体的剖面上均测出了清晰的地电化学异常,而同时开展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无异常显示。表明利用地电化学法在南澳大利亚干燥近沙漠化覆盖区寻找隐伏金属矿床是有效的。在此基础上,利用该方法在Challenger金矿区外围及深部进行了找矿预测,发现了3个有利的成矿靶区,并经工程验证发现1个金矿体,获得了相应的金储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8.
含砂盐水对钻头钴基胎体材料冲蚀腐蚀磨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洋石油钻井中,经常采用海水钻井液作为循环冲洗介质,但海水钻井液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为了研究海水钻井液对钻头钴基胎体材料的冲蚀腐蚀磨损作用,利用自制的冲蚀腐蚀磨损试验装置,采用含砂盐水,综合摩擦学和电化学腐蚀理论对钻头钴基胎体材料的冲蚀腐蚀磨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钴基胎体材料总的损失量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随着水中盐度从0.5%到3.5%增加而增大,或者在一定盐度条件下随着温度从25℃至50℃增高而增加。在高盐度下,当含砂量从550 mg/L降到150mg/L时,可测得总的质量损失量99%是由于电化学腐蚀及其相关腐蚀引起的。通过数据分析,还发现温度增高时,腐蚀速率增大,当温度以及固体颗粒含量同时增加时,腐蚀速率急剧增大。  相似文献   
129.
谭维林  程海宇  谭琳  程胜 《吉林地质》2010,29(4):158-160
含铁地下水形成于中偏酸性的还原性水文地球化学环境中,人为活动也可引发含铁水的出现。含铁水进入水井附近后,有沉淀析出铁矿物从而堵塞水井附近含水层和滤水管的危险,也因为其偏低的pH值和可能含有硫化物而对金属水井管材具有腐蚀作用。防治含铁水对水井破坏作用的根本方法是采取改善地下水水质的现场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0.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球形氢氧化镍,通过对制备条件pH值、添加剂量、搅拌强度的研究,探讨了其对掺Zn球形氢氧化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