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篇
  免费   400篇
  国内免费   223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598篇
海洋学   81篇
综合类   56篇
自然地理   47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Halite precipitation with water and air temperature was observed in detail, and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 of fluid inclusions in halite formed in ancient and modem Chaka Salt Lake was studied. Halite precipitates mainly in August every year and largely precipitates between 13 and 15pm at one day when water temperatures reach 20℃ but can seldom reach 30℃.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fluid inclusions in halite formed in Chaka Salt Lake range from 14℃ to 38℃ with an average of 23.7℃. The number of inclusions appears an obvious peak value at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between 18 - 25℃, which probably represent the water temperature in which halite mainly precipitates when water temperatures reach 20℃. Therefore,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fluid inclusions in halite formed in Chaka Salt Lake can wall reflect the water temperature.  相似文献   
102.
本文提供了采于1115个水井过滤器的7671个地下水样的分析结果(1993—2001年,丹麦国家地下水监测项目)。在丹麦,地下水被广泛用作饮用水。丹麦国家地下水监测项目的目标。是描述地下水的现状、发育以及地下水受到的影响。本文对丹麦国家地下水监测项目的计划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该项目所获得的相关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被监测地区。所补充的数据包括约6000个供水井的供水系统的监测数据。除了农药(杀虫剂)之外。还必须着重考虑可能引起地下水污染的许多其他有机化合物。以监测项目所得出的监测数据为基础,对这些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及其对地下水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讨论。根据化学性质,对所监测的有机微污染物进行分类:芳香烃;氯酚;洗涤剂;卤化脂族烃;醚(MTBE);苯酚和邻苯二甲陵盐(或酞酸盐)。所监测地区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化合物是:甲苯(18.7%)、苯酚(14.6%)、二甲苯(10.9%)、三氯甲烷(9.5%)和苯(8.8%)。浓度常大于丹麦饮用水的最大残留限量(MRL)的5种化合物是:二丁基酞酸盐(d.buthylphthalate)(28%)、苯酚(14%)、2,4.二氯苯酚(10%)、三氯甲烷(10%)和五氯苯酚(7%)。总的来说。在1993-2001年的监测期间。在1115个被监测的水井过滤器当中,57.8%的过滤器被检测出至少含有一种或者多种化合物。所有有机化合物的年平均出现率为19%。  相似文献   
103.
盐湖卤水中钾的放射性测定是一个复杂的工作过程,有许多因素影响着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必须对各个方面综合考虑,最大限度地降低可能产生的干扰影响。本文分析了引起测定误差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提高测量精度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4.
该项研究成果总结了利用石墨的非还原热离子发射特性所建立的高精度热电离质谱测定硼氯溴同位素的方法,实现了硼氯溴同位素重要突破。该成果对质谱中的热电离理论进行了较深入地讨论,建立了高精度质谱测定锂铟同位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5.
106.
地球上有众多的湖泊,它们像镶嵌在陆地之上的明珠。湖泊若按湖水矿化度的高低,可分为淡水湖、咸水湖、盐湖三类,其中矿化度小于1克/升叫淡水湖,矿化度为1~35克/升是咸水湖,矿化度大于35克/升称盐湖。一般来说,内流区域的湖泊往往发育成咸水湖或盐湖.外藏区域的湖泊往往演变为淡水湖。  相似文献   
107.
徐钰林  孙镇城 《现代地质》1998,12(1):49-55,T002
报导了中国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新疆等地陆相第四纪盐湖沉积中发现的钙质超微化石,它们主要是:Gephyrocapsaoceanica,Cocolithuspelagicus,Calcidiscusleptoporus,C.macintyrei,Reticulofenestraminutula等。上述钙质超微化石群具有以下特征:(1)化石丰度中等,属、种分异度低,化石保存差;(2)赋存化石的层位均为富含石膏盐层的微咸水咸水的沉积物,或为盐湖沉积;(3)产出化石地点远距该地质时期时的古海岸线。它们与古海域既无通道相连,亦非残留海。中国西北地区盐湖沉积中钙质超微化石的发现说明了中国东部地区第三纪沙河街组某些层位中的钙质超微化石不能作为“海相生物”的标志,否定了这些化石层位与“海侵”或“海泛”的关联。  相似文献   
108.
赵凤云 《岩矿测试》1990,9(2):155-155
测定水中Cl~-通常采用K_2CrO_4为指示剂的AgNO_3容量法。在一般天然水或一般地下热水中采用此法可获得满意的结果。但是对于高温地下热水,由于它的特殊性和成份的复杂性,所得结果往往远离其真实值。此时改用Hg(SCN)_2比色法进行测定可获得满意的结果。与离子色谱法比较所测结果基本一致。对于含Cl~-1—20mg/L范围的高温地下热水,取<15ml的水样于25ml容量瓶中,按硫氰酸汞比色法进行。文献报道,试样中的Br~-、I~-、S_2O_3~(2-)和NO_2~-对此法有干  相似文献   
109.
对青海省大柴旦盐湖中晶间卤水提钾后老卤中硼、锂的提取进行了探索性试验,特别是在老卤中添加芒硝以富集硼的试验,具有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   
110.
铷、铯是我国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西藏盐湖卤水中赋存着丰富的铷、铯资源,但是品位普遍低于10 mg/L。根据热泉与盐湖锂、铷、铯等元素的补给关系和含量差异特征及铷、铯极易被黏土矿物吸附等特点,推测盐湖沉积物中赋存一定规模的铷、铯资源。为验证该推测,本文选取西藏拉果错、聂尔错、依布茶卡、当穹错、扎布耶茶卡等5个典型盐湖,采集卤水和沉积物样品各5件,开展水体中铷、铯含量和沉积物矿物成分分析,结合沉积物分相淋滤实验,得出如下结论:西藏拉果错、当穹错、聂尔错盐湖卤水铷、铯含量和资源量与其补给量差异显著,大量的铷、铯资源消耗于盐湖沉积物中;盐湖沉积物中的铷、铯含量远高于卤水。铷、铯在沉积物水溶相、碳酸盐相中含量较低,主要以吸附形式赋存于黏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吸附点位包括基面位置、难解吸的磨损边缘及层间位置。盐湖沉积物铷、铯资源量远超大型矿床规模,黏土矿物中铷、铯含量高达100 n×10-6,超过固体盐类矿产综合评价指标,相较于现有盐湖钾产品中的铷资源、含铯硅华中的铯资源开发,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性,是一种潜在的铷、铯资源。本研究成果有助于完善盐湖铷、铯富集成矿机制,并为高效开发盐湖中的铷、铯资源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