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62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318篇
海洋学   33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7 毫秒
111.
112.
大兴安岭北部霍拉河盆地地质构造在冻土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霍拉河盆地周围山地与盆地的发育过程、构造活动方式,以及经受外营力作用不同,致使它们地质结构、沉积岩相、岩性、裂隙发育程度及地下水赋存规律等呈现明显差异。由此形成自盆地中心向四周山地冻土厚度明显变薄、温度升高,到周围山地某些地段出现融区。  相似文献   
113.
论北京西山南部的盖层构造演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相似文献   
114.
塔里木西南缘(齐姆根弧)前陆构造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齐姆根弧形构造地表地质构造和深部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齐姆根弧形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分段性,提出了齐姆根弧形构造由依格孜牙薄皮推覆构造段、齐姆根主弧形三角带构造段和叶尔羌棋盘对冲构造段组成,各弧形构造段之间以横向走滑斜冲断层为界;发现了齐姆根弧形构造中规模巨大的塔里木西南盆地白垩系新生界沉积盖层向西昆仑帕米尔被动反(逆)冲逆掩构造系统,阐述了齐姆根主弧形构造段由铁克里克主动逆冲推覆系统、塔里木西南盆地被动反冲逆掩系统和深部双重构造组成。齐姆根弧形构造的隆升时期为喜马拉雅运动,新生代,尤其是第四纪以来西昆仑帕米尔向北和北东整体推移导致的深部双重构造是齐姆根弧形隆升的主因。  相似文献   
115.
根据相似性原理,选择橡皮泥和松散的细沙为实验材料分别模拟盆地的基底和盖层,在挤压应力条件下,模拟基底的仰冲—俯冲碰撞对盖层构造的影响。实验表明:①盆地基底在碰撞接触初期因接触面积较小而拼接不稳固,可以导致仰冲—俯冲碰撞,盆地基底碰撞部位的产状可能是决定该侧基底是俯冲抑或仰冲的重要因素。②盆地基底的微弱变形即可引起盖层较大形变;③基底的仰冲—俯冲使盖层的主要构造倾向仰冲基底一侧。  相似文献   
116.
“幔枝构造理论”在花市金矿的找矿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在花市金矿和尖保山金矿得到了很好的验证。花市金矿发现拆离带型金矿脉五条;横张断裂型金矿脉一条;反向铲状断裂控制金矿脉二条。这一理论在马兰峪复背斜的两翼找矿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7.
叠合盆地构造变动破坏烃量研究方法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叠合盆地内源岩生成的烃量在运聚过程中只有1%-10%左右的油1‰-10‰左右的气能够富集成有工业价值的油气资源。除源岩残留、储层内滞留、区域盖层形成前排失、地下水喾解和扩散外,构造变动是造成烃类损耗和破坏的重要原因;探讨构造戏量的研究方法对于油气资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构造变动破坏烃量主要有三种形式:剥离区域盖层、切断区域盖层的连续性和破坏圈闭的有效容积。构造变动破坏烃量随构造变动强度(剥区或盖层的面积、错断区域盖的距离和破坏圈闭的有效容积百分)增加、构造变动前研究区有效运移烃量以及构造变动过程中区域盖脆性增强而增大。本文探讨了构造破坏烃量的研究方法,建立了构造变动破坏烃量与上列三因素的定量关系模式,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塔里木分地。  相似文献   
118.
华南上地壳速度分布与基底、盖层构造研究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华南地区有代表性的几条宽角地震剖面进行了研究,利用初动到时资料拟合剖面地带地壳上部详细的速度分布,结合其他地球物理资料与地质资料对地壳基底和沉积盖层的构造进行了综合解释. 结果表明,浙-闽-粤东部地区在地壳基底上分布一系列中生代火山岩断陷盆地,火山岩盖层厚度变化为1000-4000m. 浙西-皖南以及湘-赣地区地壳基底起伏较大,盖层主要为古生界,并发育许多受基底形态与边界断裂控制的小型中生代白垩纪盆地. 华南西部的楚雄盆地为一构造复杂的深坳陷,其中侏罗-白垩系的厚度超过10km,并被分割为东部斜坡和西部坳陷两个单元,而西部坳陷又被一中央隆起分割为东、西两个更次级的凹陷. 区内一些主要的断裂构造在速度等值线图上均有明显的反映,如东部的江绍断裂、莲花山断裂和吴川-四会断裂以及西部的程海断裂和绿汁江断裂都是重要的构造分界,此外众多的基底断裂多是盆地与隆起的边界.  相似文献   
119.
张万良  付湘 《铀矿地质》2002,18(2):85-88
通过对巴音戈壁盆地沉积盖层的分布,岩性组合及古气候环境分析,提出下白晋统巴音戈壁组上段形成于温湿的古气候环境,泥-沙-泥地层结构清晰,砂岩层中有机质含量较高,是巴音戈壁盆地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的找矿目的层。  相似文献   
120.
气藏盖储层压力配置类型及与储量丰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研究气藏盖层排替压力与储层压力特征,对其盖储层压力配置类型及与储量丰度关系进行了研究,结论为盖高储低压配置类型最有利于天然气富集,其次是盖高储常压配置类型和盖较高储低压配置类型,其它配置类型较差.通过统计得到:我国46个大中型气田盖储层压力配置类型有4种,以盖高储高压配置类型最多,其次是盖高储弱高压配置类型,再次是盖高储常压配置类型,盖高储低压配置类型最少;我国46个大中型气田中低储量丰度的大中型气田个数最多,其次是高、中储量丰度的大中型气田,特低储量丰度的大中型气田个数最少.通过我国46个大中型气田盖储层压力配置类型与天然气储量丰度之间关系研究发现,盖储层压力配置类型为盖高储常压配置类型和盖高储高压配置类型最有利于形成高、中天然气储量丰度的大中型气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