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83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92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79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41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西藏羊八井和纳木错太阳辐射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青藏高原地区太阳短波辐射,特别是其与大气因子、天空状况定量关系对高原辐射收支及其对东亚天气气候的作用,利用羊八井和纳木错2个高原腹地站一年的高时间分辨率观测资料并结合NCEP/DOE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太阳总辐射的变化特征,并通过短波通量透过率分析了各因素对短波辐射的作用.结果表明,羊八井和纳木错晴天通量透过率均较高,分别达0.807和0.817,且变动性很小,与两站地形高度和纬度有明显关系;云的存在使两站接收到的短波辐射的差异减小,羊八井和纳木错的年平均通量透过率分别为0.674和0.675,高原云的存在与变化使通量透过率产生强烈的时间变化.与地面观测的太阳短波辐射资料相比,在完全无云的晴天,NCEP同化太阳短波辐射资料对高原地区的模拟效果较好,但存在偏小的误差,羊八井和纳木错分别平均偏小5.74%和8.49%;考虑云天后,NCEP再分析值与实测值对比关系的离散度大,并总体偏高,在应用时需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32.
短波辐射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阐述太阳短波辐射研究在陆面过程及陆气相互研究中的重要性,全面回顾了有关短波辐射的研究成果,结合目前在陆面过程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短波辐射研究方案,指出当前在这一领域研究中有待于解决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研究太阳短波辐射状况和特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3.
说明     
<正>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承担国家的授时任务,保持着我国高精度的原子时基准,负责目前由国家授时中心(NTSC)、上海天文台(SO)、北京天文台(BAO)、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武昌时辰站(WTO)和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BIRM)共同组成的我国综合原子时TA(JATC)的归算工作,通过专用长、短波授时台发播我国的标准时间与标准频率信号,并通过本刊向用户提供广泛的授时业务信息。表A、B、C分别给出了我国BPL长波授时台时间信号、BPM短波授时台的UTC(记为BPMc)和UT1(记为BPM1)时号、中央电视台在我国广播卫星转发的电视信号中插入的时间信号,以及美国罗兰C西北太平洋链导航信号中标志时间的信号、美国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时间  相似文献   
34.
本文讨论了在南极长城站收测BPM授时台时号场强的实验数据并和国际广播行政大会推荐的计算方法得到的预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此条电路上两者较吻合,均方根偏差为6.9dBμv/m,从而在实验上初步验证了FTZ方法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35.
Gamma—Ray Bursts:Afterglows and Central Engine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Gamma-ray bursts (GRBs) are the most intense transient gamma-ray events in the sky; this, together with the strong evidence (the isotropic and inhomogeneous distribution of GRBs detected by BASTE) that they are located at cosmological distances, makes them the most energetic events ever known. For example, the observed radiation energies of some GRBs are equivalent to the total convertion into radiation of the mass energy of more than one solar mass. This is thousand times stronger than the energy of a supernova explosion. Some unconventional energy mechanism and extremely high conversion efficiency for these mysterious events are required. The discovery of host galaxies and association with supernovae at cosmoligical distances by the recently launched satellite of BeppoSAX and ground based radio and optical telescopes in GRB afterglow provides further support to the cosmological origin of GRBs and put strong constraints on their central engine. It is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to review the possible central engines, energy mechanisms, dynamical and spectral evolution of GRBs, especially focusing on the afterglows in multi-wavebands.  相似文献   
36.
中国城市场强格局演化及空间自相关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金川  孙贵艳  闫梅  刘涛  肖磊 《地理研究》2012,31(8):1355-1364
将城市场强与空间自相关结合起来,研究中国661个城市辐射场强和城市间的互动关联强度。从场强看,北京、上海、广州等超大城市辐射作用增长迅速,已形成全国性的辐射圈层结构;围绕沿海特大城市及武汉、郑州、重庆、成都等中西部的区域中心城市,已具备孵化若干区域级城市群的城市化土壤;在地区尺度范围,全国大量地区性中心城市所形成的辐射场强,则培育了都市区发育的城市化土壤。从互动关联强度看,沿海地区城市间相互作用和互动关联性明显高于内陆地区,不仅促进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超级城市群的日趋成熟,而且推动辽中南、山东半岛等次级城市群发展壮大。然而,内陆地区大部分城市目前还处于相对孤立发展状态,城市间互动关联性较弱,城市群发育潜力尚未得到真正激发。  相似文献   
37.
WRF模式模拟的地表短波辐射与实况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明欢  赖安伟  陈正洪  白永清  成驰  李芬 《气象》2012,38(5):585-592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V3对2009年1、4、8和10月进行了约4个月的逐日(0~36小时)到达地表短波辐射模拟,将输出结果转换成逐小时太阳总辐射,并以武汉站为例,与地表实测逐小时总辐射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模拟结果与观测结果有较好的对应关系,4个月的日间模拟和观测值的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均通过了置信度0.01的显著性检验。(2)日间各时刻模拟值与实况相比,平均预报误差早晚小,中午大;平均绝对误差变化趋势与平均预报误差相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则一般早晚大,09—15时较小且变化幅度小,可信度高于其他时刻。(3)WRFV3模式对太阳总辐射,在各种气象条件下均有一定预报能力,尤其以晴天表现最佳。距直接使用模式输出的地表短波辐射结果作为光伏发电系统初值用于发电量预报还有一些误差,可以尝试采用误差订正等方法修订,提高数值预报结果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38.
基于美国AMF寿县观测的云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能源部大气辐射观测计划移动观测ARMAMF(atmospheric radiation measurement mobile facility)2008年首次在我国寿县开展综合观测,为研究云特性提供了很好的资料平台。本文在此次云雷达等观测资料基础上,研究了寿县秋末冬初云高、云厚、云量及其辐射特性,结果发现,寿县有76.3%的观测日有云出现,54.0%的观测时间有云覆盖,中云(以下简称M云)和高云(以下简称H云)出现频率占全部云系的76.7%,天气系统对寿县云系形成有较大影响;云底高度大于3km的降水性云(以下简称P云)出现频率占全部P云的67.7%,是云底高度小于3kmP云的5.3倍,发生在下午的降水占全部P云的47.8%,气溶胶可能对P云的这种分布有较大影响;云和气溶胶减少地面短波辐射的日均值达一99.1W/m。,其中气溶胶减少约占25.1%。不同高度和厚度云对地面辐射通量的影响有较大差异,P云产生最大的冷却效应(一201.9W/m。),厚度小于2km的H云对地面辐射通量的减少量最少(一32.9w/m。)。另外,用地面单点云辐射观测与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资料估计结果对比发现,两种资料有较大差异,差异可达-1.9~-36.9W/m。  相似文献   
39.
说明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承担国家的授时任务,保持着我国高精度的原子时基准,负责目前由国家授时中心(NTsC)、匕海天文台(SO)、北京天文台(BAO)、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武昌时辰站(WTO)和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BIRM)共同组成的我国综合原子时TA(JATC)的归算工作,通过专用长、短波授时台发播我国的标准时间与标准频率信号,并通过本刊向用户提供广泛的授时业务信息。  相似文献   
40.
臭氧层是指距离地球表面15千米至30千米处臭氧分子相对富集的大气年流层。它能吸收99%队上对人类有害的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因此被誉为地球上生物生存繁衍的保护伞。早在1985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在9月至10月平均臭氧含量减少50%。1995年1月2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规定,从1995年起,每年9月16日为“国际保护臭氧日”,以增加世界人民保护臭氧层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