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56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239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31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45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黄河河口延伸与下游淤积关系研究中的问题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师长兴 《地理科学》2005,25(2):183-189
阐明了黄河河口延伸与下游淤积关系问题的实质,指出了黄河河口延伸与下游淤积关系对时间尺度的依赖性,进而深入探讨了以前研究这一问题所用论据的合理性题。分析结果揭示,那种认为黄河下游淤积由河口延伸控制和河口延伸作用局限于近口河段的说法都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2.
石羊河流域平原地下水位动态特征与监测网观测频率优化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在阐述石羊河流域平原地下水位动态特征的基础上,采用频谱分析方法对研究区的地下水水位进行周期分析,并开展了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的观测频率优化。结果认为:昌宁盆地水位动态存在4个周期成分,民勤和武威盆地水位动态存在2个周期成分,水位动态主要以年动态和月动态为主,动态类型主要有入渗径流开采型、开采型和补给开采型3种。昌宁盆地的水位监测频率每月可为2次,民勤和武威盆地的每月可为3次。  相似文献   
103.
90年代黄河下游暖冬气象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梅香  刘萍 《山东气象》2000,20(1):21-24
90年代以来黄河下游地区凌汛期气温发生了气候突变,气温较常年明显偏高,为解放以来最暖的十年,由于气温异常偏高导致了下游地区凌汛期冰情有不同程度的减轻。造成暖冬的主要影响系统是亚洲地区冬季极涡面积小而深厚,中纬度地区盛行纬向环流,东亚槽偏 东偏弱,影响下游地区的强冷空气次数偏少,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北、偏强,热带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偏高,ENSO事件频繁发生所致。  相似文献   
104.
水沙条件对黄河下游河道输沙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许炯心 《地理科学》2004,24(3):275-280
提出河道输沙功能指标Fs为进入某一河道的泥沙总量(干流与支流输入沙量之和)与输出这一河道的泥沙量之比。河道输沙功能与来水量和来沙量有密切关系,若来水减少,来沙增多,则河道输沙功能减弱。来沙中大于0.05 mm粗泥沙含量百分比与河道输沙功能指标成负相关。来沙系数、特别是粗泥沙的来沙系数,是决定黄河下游输沙功能的重要因子;来沙系数越大,则河道输沙功能指标越低。场次洪水的输沙功能指标随场次洪水最大含沙量的增大而降低,历年河道输沙功能指标随各年中高含沙水流频率的增高而降低。小浪底水库修建后,为我们通过调水调沙提高河道输沙功能提供可能。研究表明,场次洪水平均含沙量35 kg/m3,或场次洪水平均来沙系数为(0.015 kg·s)/m6,是在调水调沙中实现河道输沙功能优化的最优含沙量和最优来沙系数,平滩流量则是实现河道输沙功能最大化的最优流量级。  相似文献   
105.
石羊河流域及其典型绿洲景观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1986年和2000年的TM影像数据,利用GIS技术和景观结构分析软件FRAGSTATS,分别在类型和景观两个水平上分析了石羊河流域及武威和民勤两个典型绿洲近15a来的景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流域水平上,虽然发生了景观结构的空间变化,但总体上相对稳定.在典型绿洲区,特别是民勤绿洲景观格局的变化较大,表现为景观的破碎化,形状的简单化和景观多样性的降低,以及耕地、沙地的增加和林地、草地的显著减少,沙漠化趋势加剧.  相似文献   
106.
107.
黄河下游河道改道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黄河下游华北沉降盆地的基底构造,河沙淤积、地貌形态特征诸方面论述了黄河下游河道改道的必然性,指出黄河下游决堤改道的危险河段在河南、重点花园口至高村河道段。为了防止黄河河道失控,避免决堤改道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提出了黄河下游局部改道(花园口一张庄闸人工造黄河河道)的设想,对黄河下游防洪治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8.
论澜沧江下游地区外向型热区工业的发展与布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盛和 《热带地理》2000,20(2):88-92
分析论证了澜沧江下游地区发展外向型热区工业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认为在建设中的老缅泰国际经济合作区的宏观背景下,澜沧江下游地区应充分利用其独特而又丰富的热区生物资源和显著的边疆优势,发现和建立一个以糖、茶、橡胶、南药与香料、林等热区资源加工基地为主体,进出口加工为指向,地域功能分工明确的外币型热区工业体系,以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9.
郭晓寅  陈发虎 《地理科学》2000,20(5):422-426
首次利用GIS技术并结合沉积学研究结果,计算全新世两个时段石羊河流域终闾湖泊的面积,建立石羊河流域水热平衡模型,进而恢复全新世两个时期的降水量。  相似文献   
110.
不同水沙条件下黄河下游二级悬河的发展过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大量实测横断面资料为基础,研究了1973~1997年不同水沙过程对黄河下游二级悬河形成过程的影响。发现花园口至高村河段二级悬河集中形成于1985~1997年的枯水阶段。高村以下河段二级悬河的形成可分两个阶段,1973~1985年大水条件下是冲刷主槽和淤积滩地的时期,但是由于泥沙主要堆积在靠近滩唇的部位,造成河床横比降增大;1985~1997年枯水条件下泥沙在主槽中大量淤积,导致二级悬河的形势更加严重。生产堤限制了泥沙的堆积范围,导致生产堤内滩地平均高程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生产堤外滩地平均高程增长速度,生产堤距较窄的河段生产堤内滩地平均高程增长速度较快,显示了生产堤对二级悬河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