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8篇
综合类   40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41.
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提升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锋 《国土资源》2002,(3):30-33
资源型城市是城市职能分类中的一个重要类别,它是反映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要职能的城市。资源型城市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以自然资源为开发对象的资源产业(资源生产和资源初加工产业)及相配套的社会劳动集中到一定规模后所形成的。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大量产生,既是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加速工业化进程的需要,也是我国“把消费城市改造成生产城市” 的城市建设方针的必然产物。资源型城市特别是矿业城市在支撑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以及大量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业的出现,广…  相似文献   
42.
基于脆弱性与耦合度之间的内在联系——低耦合度意味着高脆弱性和不协调性,没有或低脆弱性则意味着高耦合度和协调度,从脆弱性的视角剖析矿业城市人地耦合系统的内部诸要素及其结构特征。通过构建脆弱性评价指标,借助物理学中的容量模型,选取中国第一个资源枯竭经济转型试点城市——阜新市为样本城市,进行矿业城市人地耦合系统的时序动态耦合度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从各子系统的序参量来看,系统内部结构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向协调、可持续发展方向演变的趋势,且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大体可分为4个阶段,同时也体现了一种经济主宰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的内在关联;(2)从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度来看,整体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并由前期拮抗、低水平的耦合阶段向磨合、高水平耦合阶段转变,但整体水平偏低,在耦合时序变化中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与子系统的序参量变化阶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3.
辽中地区矿业城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顾康康  刘景双  陈昕 《地理学报》2008,63(5):473-481
辽中地区矿业城市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和重工业基地,研究其水资源供需变化有利于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化管理,促进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分析了水资源供需平衡框架,可利用水资源和需水量的计算方法,以及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997-2005年,辽中地区矿业城市水资源供需区域差异明显,鞍山市水资源供需失衡明显,但缺水量逐渐降低,2005年仅缺水0.32×108m3,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平均达到65.56%,用水属于高度紧张;抚顺市水资源供需基本持平,近几年余水量逐渐增大,2005年余水5.25×108m3,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平均达到35.11%,用水属于中高度紧张;本溪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可利用水资源大于需水量,2005年余水8.65×108m3,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平均达到27.96%,用水属于中高度紧张。鞍山的需水结构以农业需水和生态环境需水为主,两者达到总需水量的76%;抚顺以生态环境需水为主,达到60%,农业需水次之,达到23%;本溪生态环境需水达到67%,工业需水次之,为15%。自然条件的差异是水资源供需变化差异的基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政策法规是水资源供需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44.
精彩点映     
《国土资源》2005,(8):1-1
2005年7月,第七届中国矿业城市论坛在西部名城甘肃省白银市举办,人们又把目光聚焦白银。  相似文献   
45.
46.
李兰 《西北地质》2003,36(C00):62-66
矿业城市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活动强烈,地质环境破坏严重,地质灾害频发。本文以辽宁抚顺煤田为例,概述了抚顺市地质环境背景,论述了矿业城市地质灾害的特征,分析了城矿台一城市地质环境的特殊性及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恢复的紧迫性,简要分析了矿山地质灾害的诱发机理,提出了矿山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7.
资源枯竭城市衍生灾害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将有大量的各类矿业城市资源全部或部分枯竭。在资源枯竭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新的衍生灾害。文中介绍了资源枯竭城市继续大规模损毁土地、岩层结构抗震性能降低、水资源流失、塌陷区积水、废旧地下采场积水形成地下暗湖、固体废矿渣积存污染、有害气体污染、大型露天矿闭坑后对环境影响等主要衍生灾害类型和现象;分析了资源枯竭城市衍主灾害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根据灾害现象,探讨了资源枯竭城市地层结构,水、气循环系统,生态系统与降雨(雪)、地震、地应力场调整等多种、多相复杂环境耦合作用而导致灾害的原理;提出了研究资源枯竭城市衍生灾害演化的复杂巨系统模型,多相、多场耦合作用下大面积采动地层结构演变与灾变机理,地表及地下水系破坏动态演化机理及地下水的污染、扩散与迁移规律以及废弃矿山有害气体生成、迁移、致灾机理及控制等几方面科学技术难题;该科学难题具有非线性、随机性、复杂性等特点,须深入开展以现代科学交叉、融合为特征,以现代高新技术为标志的资源枯竭城市衍生灾害机理与控制的基础理论研究,为科学有效地防灾减灾、保护环境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8.
中国资源型城市的职能分类与演化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资源型城市是中国式"问题城市"的代表,但它本质上不属于同一职能类型.随发展阶段的不同,资源型城市表现出不同的职能特点.本文利用全国城市职能分类的成果,按照优势职能、突出职能、职能强度和职能规模四要素对中国资源型城市的职能特征进行了整理.按照优势职能将资源型城市划分为典型期资源型城市和变异期资源型城市,按照突出职能划分为采掘业城市、制造业城市和商业城市,按照职能强度和职能多样化程度划分为职能专业化和职能多样化的资源型城市.中国资源型城市的职能具有多样化的趋向,但多数城市仍囿于采掘业城市和制造业城市的范畴,并且职能演化缓慢反复.这说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仍将是一个长期的政策命题.  相似文献   
49.
六盘水市位于喀斯特山区,地形复杂,稳定性差。因大量开采矿产资源,地质灾害较为严重。根据其地质灾害现状和成因,探讨了六盘水市地质灾害治理方案,以期为六盘水市的总体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The economic system of mining city is of typical vulnerability characteristics that can be manifested by its high economic sensitivity and lack of response capacity to the gradual depletion of regional mineral resources. Taking Fuxin City of Liaoning Province as a case, this paper established an economic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method integrating BP neural network with vulnerability index, then carried out an economic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Fuxin during 1989–2006.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Affected by the gradual depletion of regional mineral resource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Fuxin had kept high economic sensitivity from 1995 to 2001, and the response capacity to cope with and adapt to the impacts of the perturb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was weak and relatively lag. The evolution of economic vulnerabilit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in 1989–1994, the economic vulnerability of Fuxin City decreased slowly; in 1995–2001, the beginning stage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he economic vulnerability of Fuxin City went up rapidly; in 2002–2006, the economic vulnerability of Fuxin City descended and showed a trend to be stable. 2) The influence of economic sensitivity on Fuxin’s economic vulnerability is more evident than that of response capacity. 3) The decreasing supply of mineral resources and the simple industrial structure are main factors leading to the economic sensitivity of Fuxin. 4) The improvement of economic response capacity of Fuxin has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nput-driven growth, and external assistance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rapid improvement of economic response capacity of Fuxin. And 5) the change from the simple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diversified one of Fuxin is still unaccomplished,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non-coal-based industry to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relatively limited. Foundation item: Under the auspices of Key Program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40635030), Knowledge Innovation Program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o. KZCX2-YW-342, No. KZCX2-YW-3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