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172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494篇
海洋学   38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10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81.
锂(Li)和硼(B)同位素是地质作用过程中良好的示踪剂,被广泛应用于岩石起源、矿床成因和环境演化等领域。但锂、硼在MC-ICP-MS仪器分析中的“记忆效应”明显,不同实验室已报道的MC-ICP-MS分析中锂、硼背景占信号比变化范围大(0.01%~5%),所采用的背景控制方法和效果也各不相同,因此给锂、硼同位素的准确测定带来困难。为研究MC-ICP-MS锂、硼同位素记忆效应及其抑制方案,提高测试的稳定性,本文参考前人研究成果,设计不同背景清洗方案,并对各种国际标样(IRMM-016、JG-2、ERM-AE121、ERM-AE122、NASS-7)和实验室内部标准(Alfa Li、Alfa B)进行长期测试,检验实验方案的长期重现性。结果表明:仅使用0.3%氯化钠溶液清洗背景可以显著降低锂背景信号,从20mV下降至4mV,并保证7Li背景值在24h内低于5mV,实验室内部标准溶液Alfa Li的δ7Li长期测试外精度为0.13‰(2SD,n=73)。氟化钠、氨水等清洗液并不能显著降低本研究所使用仪器的硼背景,因此选择使用灵活的空白扣除方法来保证数...  相似文献   
682.
营口后仙峪硼矿床,是一处已开采40余年的大型硼矿床。硼矿体赋存于古元古界辽河群里尔峪组蛇纹石化菱镁大理岩中,通过对该区构造、地层、岩性、变质作用等控矿条件的分析,并根据目前矿山及周边开采情况,对矿区深部与周边资源潜力进行了预测。综合研究表明,预测矿区混合岩下部有矿体存在。通过钻探验证,已证明预测区混合岩下部赋存有硼矿体,且矿体厚度较大,老矿山深部找矿潜力可观。  相似文献   
683.
【研究目的】硼是重要的非金属关键性矿产资源,也是新技术产业重要的工业原材料。中国硼矿资源储量2400万t,位列世界第五,中国既是硼矿生产大国,也是硼矿进口大国,82%的硼矿来自国外。研究硼矿床的成因、分布及其找矿远景,是解决中国硼资源大量依赖进口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保障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研究方法】本文通过搜集公开资料,对硼矿的成因类型、分布及应用等进行了归纳总结。【研究结果】硼矿按成因可划分为火山沉积型、沉积变质型、矽卡岩型、现代盐湖型、地下卤水型、海相蒸发沉积型等六类;主要分布于环太平洋沿岸及地中海沿岸,如土耳其的凯斯特莱克、埃梅特、比加迪奇等矿床,美国的克拉默矿床,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湖等,储量占全球储量的90%左右。【结论】其中火山沉积型硼矿床占全球总量的75%左右,品位最低可达25%(B2O3),是全球重要的矿床类型;现代盐湖型硼矿床约占20%,品位8%~30%(B2O3)不等;沉积变质型硼矿床是中国重要的硼工业矿床,矿石品位11%(B2O3)。根...  相似文献   
684.
苏北东海水晶矿床的形成机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大中  郑若锋 《江苏地质》2009,33(3):239-244
通过对硅的迁移形式和条件、苏北东海水晶矿床中石英流体包裹体的化学成分、部分飘动气体自然、晶洞与水晶的密切相关性以及水晶的共生伴生矿物等的研究,提出该矿床的形成机制为:在地球深部高温高压强还原富氢环境下,硅呈气态硅氢络合物活化并纯化、迁移至地壳浅部低温低压氧化环境,硅氢化物较快氧化形成石英脉,并在有利部位形成石英外壳(晶洞壳),晶洞内的硅氢化物在温和稳定环境中缓慢氧化,并自由结晶分异纯化形成水晶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