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1篇
  免费   119篇
  国内免费   254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218篇
地质学   645篇
海洋学   329篇
综合类   76篇
自然地理   10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2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2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2篇
  193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太平洋西部深海沉积物中有机质、氮、磷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鲍根德 《沉积学报》1987,5(1):114-124
本文通过对太平洋西部(南纬2°-8°,东径170°-173°20')水深在3800-5200米7个站位柱状样中有机质、氮、磷的含量分析,并与沉积物中粒度、微古、底栖生物、矿物资料的对比研究,指出了太平洋西部深海沉积物中有机质、氮、磷的分布规律,控制因素及地球化学特征。资料研究表明:有机质、氮主要来自海水的化学作用及生物作用的沉淀物,而磷同时又有火山喷发时颗粒无机磷的加入;有机质、氮的含量分布与沉积物类型密切有关,在某种程度上,对太平洋西部的沉积环境起了标志作用。  相似文献   
92.
第三系红层中石膏溶蚀特性及其对工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三系红层中石膏分布比较广泛,大量的实验证明,石膏发生溶蚀的主要是含Ca2 的物质,并且溶蚀速率和与水接触的方式以及水头压力大小有直接关系。结合现场资料,将渗透系数K=10-5cm s作为石膏在第三系红层泥岩封闭下发生溶蚀的判据。同时针对水利工程中石膏溶蚀以及对砼的腐蚀性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3.
苏北潮滩湿地不同生态带碳、氮、磷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苏北潮滩湿地不同生态带的表层以及柱状沉积物中总有机碳、总氮、总磷和有机磷含量,并结合不同植被不同植株部位中碳、氮、磷的含量变化,分析了潮滩沉积物中碳、氮、磷的垂向和水平分布特征与规律,探讨了不同生态带以及潮滩植被对碳、氮、磷等生源要素的富集作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苏北潮滩湿地各生态带对不同的测量指标有着不同的富集作用,互花米草滩的总有机碳、总氮和有机磷含量要远大于其他几个生态带,光滩沉积物中总磷的含量最高; 粒度效应是控制互花米草前缘地带以及互花米草滩沉积物中有机碳和氮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盐蒿和芦苇滩中有机碳和氮的分布更多的是受粒度之外的其他因素影响; 不同生态带表层沉积物中的C/N比值分布,大致可反映其有机物来源的差异,而不同生态带中柱状沉积物中的C/N比值相对接近,很难根据C/N比值大小来对不同生态带中的有机物来源进行判断,这可能是埋藏在柱状沉积物中的有机物更多的受到了早期成岩作用造成的。植被对潮滩湿地中碳、氮、磷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3种物质在互花米草、盐蒿和芦苇中的含量差别不是很大,因此潮滩植被对沉积物中上述3种物质的贡献差别主要是由不同植被的生物量和其所处环境的沉积动力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94.
光照强度对隐藻吸收铁和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模拟条件下,通过深入研究光照强度对隐藻生长率的影响,以及不同光照强度下藻细胞对Fe和P的吸收差异,提出了光照强度控制藻细胞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最终限制赤潮藻爆发性增殖的作用途径.研究表明,藻细胞的生长率与光照强度之间呈指数相关关系;隐藻生长的光饱和值与光半饱和值分别为150 μmol/(m2·s)和47 μmol/(m2·s);在低光照强度下藻细胞的生长率较低,但是藻细胞却需要吸收更多的Fe和P,以及Zn、Mn、Co和Mo等微量元素,在光照强度为10 μmol/(m2·s)时,藻细胞生长率仅为光照强度150 μmol/(m2·s)时的十分之一,而藻细胞对Fe和P的吸收量分别提高了1.5倍和1倍.这些研究结果为揭示导致赤潮常在光照良好天气后发生的根本原因提供了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5.
磷矿石中磷、钙、镁、锶、氟测定方法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琳 《贵州地质》2007,24(4):322-324
本文系统分析了磷矿石高含量磷、钙、镁、锶、氟诸元素存在时对其测定的相互影响及其测定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国内分析工作者针对该问题,对诸难测元素在常规分析方法方面的工作进展。  相似文献   
96.
许可 《岩矿测试》2002,21(3):212-214
对黄磷电炉烟尘中各种形态的磷化合物进行了化学物相分析,得出元素磷、水溶性低价磷化合物、水溶性高价磷化合物、酸溶性高价磷化合物、酸溶性低价磷化合物、酸不溶性磷化合物在黄磷电炉烟尘中的含量,并对黄磷电炉烟尘的综合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7.
宿松群、红安群、海州群的时代归属与讨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系统介绍了分布于大别山—苏鲁造山带南部的原红安群、原宿松群、原肥东群、原海州群的最新研究进展,在将其分别解体为变形变质侵入体及含磷变质火山沉积岩系的基础上,对有关地层时代及其中磷矿层位归属提出了新的论证。  相似文献   
98.
99.
100.
张福祯 《江苏地质》1995,19(3):189-192
江苏化工原料矿产资源及开发利用张福祯化工部地勘总院江苏地勘大队,徐州,221006关键词:化工原料,矿产资源,化学工业,开发利用,江苏.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ofRawChemicalMineralsinJiangsuP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