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89篇
  免费   1309篇
  国内免费   989篇
测绘学   5240篇
大气科学   719篇
地球物理   1297篇
地质学   2596篇
海洋学   691篇
天文学   340篇
综合类   1795篇
自然地理   5809篇
  2024年   201篇
  2023年   634篇
  2022年   837篇
  2021年   982篇
  2020年   637篇
  2019年   861篇
  2018年   545篇
  2017年   654篇
  2016年   662篇
  2015年   772篇
  2014年   1144篇
  2013年   848篇
  2012年   939篇
  2011年   903篇
  2010年   824篇
  2009年   860篇
  2008年   878篇
  2007年   729篇
  2006年   636篇
  2005年   598篇
  2004年   536篇
  2003年   534篇
  2002年   519篇
  2001年   348篇
  2000年   240篇
  1999年   179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一般性问题     
  相似文献   
902.
刘妍  司海燕 《测绘工程》2009,18(5):34-37
结合常见的三表数据结构,构建二表数据结构,在二表数据结构的基础上,探讨适应TIN模型的空间索引方法,提出重心空间索引和顶点空间索引两种算法,同时比较各空间索引算法的优劣,为提高空间数据查询的效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03.
京杭大运河是独特的超大型文化遗产,其保护工作面临着复杂的形势和问题,需要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支持。以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为核心的空间信息技术在空间信息获取、处理、管理和分析上有着强大的优势。本文根据空间信息科学和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结合京杭大运河保护实际业务需求,探讨了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京杭大运河保护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思路和建设方法,设计和开发了京杭大运河保护地理信息系统并实际应用于京杭大运河历史文化环境保护工作中,产生了一系列专题研究成果。结果表明:空间信息技术可以为大运河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904.
针对使用传统的编程方式进行空间回归分析过于繁杂的问题,本文提出将Python函数式编程引入空间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和探讨脚本语言+函数式编程方式在GIS数据分析中的推广应用前景。编程实践证明,采用Python函数式编程,结合既有的开源软件包,可以有效提高编程效率,减少代码量,将实践人员的注意力集中在问题本身。  相似文献   
905.
空间数据挖掘是解决海量空间数据利用瓶颈的技术之一。本文综述空间数据挖掘的研究与应用进展。首先,分析空间数据挖掘的缘起。其次,研究空间数据挖掘的本质及其特点。再次,基于理论技术,分类总结空间数据挖掘的研究和应用的成果,并探讨其研究方向。最后,总结全文。  相似文献   
906.
基于ArcSDE的地理数据入库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GIS开发中空间数据的导入原理和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ArcSDE的自建命令,实现了一种简单高效的空间数据入库方法。  相似文献   
907.
介绍了基于Geodatabase的空间数据牢设计方法,设计了城市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并实现了城市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的整合与共享。  相似文献   
908.
一种自适应匹配子空间亚像元目标探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克服基于线性混合模型的高光谱遥感影像亚像元目标探测方法的缺陷, 提出了一种基于全限制性线性分解的自适应匹配子空间探测方法。首先利用交叉相关光谱匹配技术求得各个像元所含端元类别信息, 然后根据端元类别信息和全限制性分解的结果构造自适应匹配子空间探测算子, 利用端元类别信息在探测中动态选择端元, 降低端元数目估计偏差对探测结果的影响, 提高探测器对目标与背景的可分性。实验证明, 该方法与其他基于线性混合模型的亚像元目标探测方法相比, 可以更好地克服端元数目估计偏差对探测结果的影响, 无论是端元个数低估还是  相似文献   
909.
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空间邻域分析和瑞利-高斯模型(Rayleigh-Gauss models, RGM)分布的多时相遥感影像自动变化检测方法。该方法把自适应空间邻域信息和改进的差值影像与比值影像乘积变换融合 法(improved multiplying transform fusion, IMTF)结合构造差异影像, 可以有效地抑制噪声和消除多时相影像之间配准误差的影响, 具有更强的鲁棒性。在对差异影像的分割处理中, 运用瑞利和高斯模型分别模拟变化类像元和非变化类像元的分布情况, 然后估计出两类像元的概率  相似文献   
910.
基于开放互操作标准的分布式地理空间模型共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单机环境和封闭式网络环境由于有限的资源利用能力, 难以充分支持分散地学数据、模型等资源的共享与应用集成。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交换特点, 提出了分布式地理空间模型共享的服务体系。该体系以数据、模型、元数据等互操作要素为核心, 通过网络将数据、模型等网络节点进行开放式耦合。针对地理空间模型服务的互操作问题, 提出了分布式环境下的模型共享服务交互接口, 该接口定义了模型服务元数据、模型服务的交互操作、模型服务的通讯方式等交互规则, 尽可能地降低模型服务与模型终端之间在数据交换、功能调用等方面的互操作困难。为了降低将模型共享为模型服务的实现难度, 设计和开发了地理空间模型共享平台, 并介绍了在该平台上发布地理空间模型的2种方法。最后介绍了研究成果在Prairie生态模型共享方面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