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79篇
  免费   1309篇
  国内免费   986篇
测绘学   5240篇
大气科学   719篇
地球物理   1297篇
地质学   2591篇
海洋学   691篇
天文学   340篇
综合类   1795篇
自然地理   5801篇
  2024年   201篇
  2023年   634篇
  2022年   834篇
  2021年   972篇
  2020年   637篇
  2019年   861篇
  2018年   545篇
  2017年   654篇
  2016年   662篇
  2015年   772篇
  2014年   1144篇
  2013年   848篇
  2012年   939篇
  2011年   903篇
  2010年   824篇
  2009年   860篇
  2008年   878篇
  2007年   729篇
  2006年   636篇
  2005年   598篇
  2004年   536篇
  2003年   534篇
  2002年   519篇
  2001年   348篇
  2000年   240篇
  1999年   179篇
  1998年   167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51.
民宿实践与乡村发展有着显著的交互关系,已成为助力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渠道。以空间表征和非表征为视角,借助Rost CM6语义分析软件进行网络文本数据处理,深入探讨民宿对乡村空间的地方再生产问题。以成都市蒲江县甘溪镇的明月村为典型案例,基于民宿改造引发的新旧空间转变分析,研究地方空间的创新发展。结果发现:(1)民宿实践对地方具有重要的表征与非表征建构作用,且经由景观功能的差异化塑造和具身体验实践路径实现对地方空间的表征与非表征,塑造了新的地方空间形象;(2)民宿空间表征与非表征过程中实现了对地方空间意义的叠写与再生产,实现了地方空间的创新发展;(3)媒介宣传与地方的互动构建过程通过协商得以固化。  相似文献   
952.
运用定量和质性研究方法,以大运河文化遗产无锡市南长街为例,对居民感知视角下的旅游空间生产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在与居民身份重构的关联分析中,居民对旅游影响下的社会空间、生态空间、文化空间3种类型空间演化感知影响度呈现逐渐递减的状态。(2)旅游空间生产下社区性的转变对居民主体产生了明显的“挤出与吸纳”效应,使得南长街居民类型更加复杂化。(3)旅游发展过程中居民对旅游空间生产存在被动性的心理审视视角,同时对南长街旅游空间生产存在“我者、他者”并存的感知心理。(4)对南长街居民在旅游空间生产过程中“游离或融入”的心理定位分析发现,居民在旅游空间生产过程中对社会空间演化存在感知度、融入性均较高的表达状态,而对生态空间与文化空间的旅游实践则持以游离性的旁观者角色。  相似文献   
953.
基于上海市2004—2021年的12 520宗土地出让样本,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揭示土地出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上海市土地出让总体呈现中心城区聚集程度高、外围地区聚集程度低的特征;土地出让地块沿主要交通干线呈轴带状分布,具有明显的交通指向性;住宅、商业和工业用地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差异特征。(2)住宅和商业用地的地价呈一定的圈层结构,多中心特征明显,而工业地价尚未形成多中心结构;地价由高值中心向外围地区呈现圈层式递减,且在递减过程中部分地区出现凸起、跳跃,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3)土地利用强度呈现多中心的空间结构,且利用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4)不同用地类型的冷热点区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住宅用地热点区域集中分布在商业区的外围地区,逐渐向郊区拓展;商业用地核心热点和次核心热点地区集中分布在大型商圈分布地带;工业用地热点区域向工业园区聚集。  相似文献   
954.
<正>1研究背景青藏高原受到欧亚大陆挤压和印度次大陆碰撞发生隆升,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构造最为复杂的高原地带。复杂的构造也让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成为我国中强地震的易发区,2021年5月22日玛多MS 7.4地震就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955.
<正>1研究背景冯德益等(1994)研究发现,在中强地震发生前后地震波参数和地脉动参数都会有各种异常形态出现,且短周期地脉动参数异常可用于地震短期预报。李志雄等(2008)编制了海南数字地脉动参数处理系统,系统自动计算2005—2007年海南地震台网各个台站的地脉动参数,发现在海南及邻区显著地震前和地震活动活跃时,地脉动参数有一定异常变化。2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主要采用地脉动运动学参数,如地脉动的视出射角、方位角、时间线性度、空间线性度、频谱参数等,其中频谱参数包含卓越频率或顶峰频率、最大谱值、最大频率、最小谱值、高频衰减系数等,上述各种地脉动参数的定义详见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956.
陈建军 《湖南地质》2010,(10):93-93
地理信息资源是信息资源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提带有地理坐标或与地理空间位置相关联的信息资源,例如各种比例尺的基础测绘成果(4D产品)、工程测量成果、增值地理信息成果。  相似文献   
957.
莫知 《海洋世界》2012,(6):30-33
海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空间,从滨海岸滩到深海大洋,每一处都会是某一类型生物赖以生存的天地。在不起眼的海滩礁石丛中,有样貌不甚讨喜的各种海洋节肢动物;在浅海能够透射阳光的美丽珊瑚群中,有欢快游戏觅食的小丑鱼家族;在冰冷刺骨的极地大洋海域,有无法计数的磷虾集群;而在水温高达三四百摄氏度的海底热液喷口附近,  相似文献   
958.
959.
莫洛金斯基公式用于X,Y,Z到B,L,H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国君 《测绘通报》1989,(3):8-10,13
本文利用同心相似椭球的特性,对莫洛金斯基公式进行改化,成功地解决了由X,Y,Z到B,L,H的转换。  相似文献   
960.
本文基于Haskell的3源辐射谱模型,加上介质非弹性吸收项,几何扩散项和自由面放大效应,推演出峰值加速度和均方根加速度表达式。据此,建议一种考虑震源破裂方向的地震动衰减模型。用Morgan Hill和Imperial Valley两地震的峰值加速度资料,单震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文中建议的地震动衰减模型是合理的。与Joyner和Boore所用的衰减模型相比较,剩余标准差可减少0.1——0.2。本文所考虑的震源破裂的地震动衰减模型,可分别用于不同断层类型的地震,如单侧和双侧走滑型地震及倾滑型地震,分别建立地震动衰减关系,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文章最后给出了美国西部考虑震源破裂方向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均方根加速度的衰减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