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9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测绘学   48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62篇
地质学   455篇
海洋学   49篇
综合类   83篇
自然地理   16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3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40年   1篇
  1935年   2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谷秀英  曲兴辉  王立强 《水文》2007,27(1):26-29
本文通过建立模糊带权马尔柯夫链模型,预测径流量未来的丰枯变化情况,评价运行期供水水源系统的可靠性。以供水工程承担的供水外来负荷大于工程本身的承载能力的概率定义了平原水库供水水源系统的风险,阐述了供水水源系统风险分析及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62.
冀中滨海平原大雾的形成特征及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冀中滨海平原区廊坊市1971-2000年9个观测站大雾资料,对该区域大雾、浓雾的形成特征及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出结果:(1)大雾尤其浓雾是冀中滨海平原区秋、冬季发生频率最高的灾害性天气之一;(2)大雾、浓雾除具有低能见度外,其连续性、持续性和大范围同日出现等也是不容忽视的具有灾害性影响的特征;(3)自1990年以来,年平均大雾日的变化有明显加剧的现象,相比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浓雾日数有明显增加的趋势;(4)影响大雾日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天气、气候条件的变化,浓雾日数的增加还与城市经济化发展、空气污染程度加剧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3.
论太湖平原防治地面沉降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地下水开采-水位降落漏斗-地面沉降相关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防治太湖平原地面沉降的根本途径在加于强水资源统一规划和管理,加速引用长江水,大力治理水污染,最大限度地压缩地下水开采量。认为以“警戒水位”和“危险水位”作为控制指标,用时空信息系统进行动态管理,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4.
课文提到:“由于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的不均匀,造成高低纬间的热量的差异,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这容易引起“以偏概全”的误解,建议在教学中将其改为“由于太阳辐射对地面加热的不均匀,造成地区间的热量差异,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这是因为太阳辐射对地面加热不均匀造成热量差异,并不仅仅表现在高低纬度间,也表现在同一纬度的不同地区间,如海洋与大陆之间、山地与平原之间、有林地与无林地之间等。  相似文献   
65.
淮北平原节水型灌溉单井可灌面积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振龙  丁必然 《地下水》1998,20(3):101-103
本文对淮北平原常用的渠灌、管灌和喷灌工程系统单井可灌面积进行计算确定。  相似文献   
66.
中国地貌基本形态划分的探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李钜章 《地理研究》1987,6(2):32-39
本文从地貌学的性质出发,确定形态分类的指导原则应着眼于反映成因的形态。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形态基本类型的分类系统。给出进一步划分基本形态类型的两个分类方案,并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67.
GPS技术在杭嘉湖平原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浙江省杭嘉湖平原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西起莫干山东麓,北部、东北部分别与江苏、上海接壤,南濒钱塘江河口和杭州湾,总面积约6490km~2。该区水网密布,地势低平,仅在嘉兴、海宁、澉浦、乍浦等地及西部山前地带有零星残丘分布,海拔在100 m左右;平原区地面高程在2~4m,环太湖周围,地势低洼,高程仅1~2m,长期以来内涝严重。  相似文献   
68.
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测流仪器,水平式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Horizontal 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H-ADCP) 因其精度高、速度快等突出优势在河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在航运业发达地区,由于受船行波的影响,很难得到稳定可靠的流速数据,阻碍了H-ADCP在平原河网地区的应用和推广。目前技术上很难做到完全消除船行波的影响,本文将H-ADCP应用在平原河网地区对流速进行测量,并分析了船行波对测量精度的影响。从H-ADCP设备选型、测量和安装方式、测量预处理、数据后处理等多方面入手,可以有效消减船行波对H-ADCP 的影响,从而提高测流精度。同时,通过实验测量断面一天内平均流速变化情况,得到受船行波影响后的流速波形,然后采用数据处理手段,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9.
70.
王岩  范子贤  李成名  戴昭鑫  吴政 《测绘通报》2021,(7):117-120,125
在城市内涝模拟研究中,汇水区划分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同时对大尺度平原城市进行汇水区精细划分也是研究者共同研究的技术难点。针对现有基于DEM流向分析的划分方法存在的无法正确反映实际城市复杂地形和流向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顾及地类和流向,适用于大尺度平原城市的精细汇水区分级划分方法。首先,从城市自然地形和主干河流出发,进行一级宏观尺度划分;然后,依据城市主次干道,干渠和管网实现二级中观尺度划分;最后,在二级划分的基础上,结合流向和地类做精细的三级子汇水区微观尺度划分。本文选取东营市30 km2核心主城区进行了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划分结果跟实际地物类型和真实流向相吻合,该方法对于大尺度平原城市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