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10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农村居民点斑块为研究单元,在分析海棠镇农村居民点斑块综合影响力的基础上,基于不同地貌,制定差异化的空间布局优化策略,并应用加权Voronoi图指导居民点斑块的迁移方向。结果表明:1海棠镇村级影响力居民点斑块面积183.57 hm2(183个);社级影响力居民点斑块面积206.86 hm2(391个);零星居民点斑块面积31.49 hm2(118个),影响力较大的居民点斑块主要分布在海棠镇中东部地势较平缓的区域;2通过布局优化,全镇农村居民点斑块总面积从优化前的421.92 hm2减少到优化后的353.73 hm2,减少了16.16%;居民点斑块密度由优化前的14.74个/km2降低到8.94个/km2,降低幅度达39.35%;居民点斑块平均面积从优化前的0.61 hm2增大到0.84 hm2,增加了37.70%。海棠镇农村居民点"小散乱"的空间分布现状得到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72.
空港经济对推动城市产业空间调整和城市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以首都机场为例,运用Ripley’s K函数及核密度估计法分析机场周边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空间布局特征。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区位布局均呈现出明显的向心性,其中,物流业、制造业和金融业的向心性最强。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空间集聚强度呈先增后减的倒"U"型特征,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集聚强度明显高于制造业企业集聚强度,不同行业企业空间区位选择距离阈值存在差异。不同行业空间分异特征显著,集聚模式不同。制造业呈"大分散、大集聚"模式;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及物流业呈"小分散、大集聚"模式;金融业呈"大分散、小集聚"模式。城市主要交通干线附近及成熟的产业园区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主要集聚地,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以及科技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具有较强一致性。  相似文献   
73.
依据房价网和搜狐焦点长春地产等网络数据,借助反权重分析方法及GIS技术平台,对1991~2011年长春市新建的住宅分布格局进行分析,得出长春市住宅空间分布特征:①住宅的郊区化趋势日趋明显;②住宅沿城市主干道轴向布局和以城市绿地及水面为中心环状布局特征鲜明;③住宅价格总体上呈单中心多极核圈层分布;④价格重心相对于城市原有的几何中心南移等。同时,在对新建住宅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这种空间布局的效应: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的郊区化、职住分离加剧、城市交通压力的增加以及城市商业空间的郊区化和多中心化。  相似文献   
74.
广场是城市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和城市中重要的文化生产空间.在甄别广场概念的基础上,给出了广场的新定义,之后选择大连市市内4区广场作为研究对象,对市内4区广场进行逐一调查,概括出大连城区广场的分布状况,并结合人口分布对广场布局进行了评价;详细调查了大连市内4区典型的5个广场,共发放1 800份问卷对广场活动者进行了调查,进而确定了每个广场的空间辐射范围的平面形态;最后对广场的使用频率和广场的社会文化意义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建议,以供相关研究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5.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演变与空间布局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任务之一是建成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依据国家统计局编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试行),选取了1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大类行业,运用地理集中指数方法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程度及演变趋势进行分析,并进一步考察其区域分布特征,进而根据测算结论提出中国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应以点状模式为主、中部地区应以点轴模式为主、东部沿海地区应以网络模式为主的空间布局模式构想,以及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一带、两区、多点”的空间布局方案构想,以期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现阶段所面临的区域间同质化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提供突围良策.  相似文献   
76.
中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布局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蔷 《地理科学进展》2013,32(8):1227-1236
城市文化创意产业正日益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第三产业的支柱,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提出了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决策,研究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对促进城市产业升级转型、推进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基本内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从国家宏观层面及城市层面揭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布局特点和模式。结果表明,中国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呈持续快速发展态势,已成为大城市经济的支柱产业和转型发展的新动力,初步形成了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以及中心城区、中心城区外围、邻近高科技园和远郊县(区)四大空间布局模式。未来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着力将其培育成为城市经济的支柱;将创意人才培养作为发展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首要智力支撑;继续加强城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形成集群化的空间发展格局;制定优惠政策,设立发展基金,为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推动建立国际文化创意城市联盟,加速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步伐。  相似文献   
77.
贾若祥 《今日国土》2014,(11):40-43
山地地区推进城镇化,既要符合城镇化的自身规律,还要符合山地的自然规律,在推进山地城镇化的同时,更好统筹山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要按照内聚外迁、集约化、特色化、差异化的思路来推进山地城镇化,在促进山区居民向山区内重点城市内聚的同时,还要积极推进山区外出务工人员在务工地落户发展,实现外迁式的异地城镇化。在空间形态上,山地城镇化要沿主要交通通道,形成点状式组团式的空间布局形态,形成都市区带动、节点支撑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78.
基于山东半岛港口资源的农产品外贸物流空间及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和强省,既有丰富的农业物源,又有突出的区位优势,基于港口资源的农产品物流统筹规划,将农产品外贸物流纳入山东区域物流的框架体系之中,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加大农产品物流的增值服务功能,提升山东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构建农产品产地物流、中转物流及港口物流供应链的集成化系统,以适应农业产业体系建立的国际化合作与竞争之要求,探索农产品外贸物流的空间布局及优化问题就成为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79.
针对大城市的总部经济浪潮引发对我国大城市生产性服务业规模体系与空间布局的思考,以经济普查资料为分析基础,探讨广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目前的规模体系及空间布局特征。然后,分析借鉴了西方生产性服务业发达地区的产业规模体系、空间布局经验与趋势。最后,针对产业规模及布局,提出广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80.
本文在对山东半岛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布局的类型、特点和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山东半岛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协调布局的战略,为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竞争力以及为其他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带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