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测绘学   2篇
地质学   13篇
海洋学   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1.
李克先 《水文》2007,27(4):35-37
径流资料匮乏的中小河流纳污能力计算问题,可通过常规的技术处理方法得到解决,但较为烦琐。针对区域中小河流特性和水文学原理,构建设计流量计算模型,并与改进的水质模型耦合,获得简易的径流一纳污能力计算耦合模型。经分析验证,该耦合模型的计算误差不大于设计流量计算的导入误差,可用于匮乏径流资料区域的中小河流纳污能力计算。  相似文献   
12.
象山港水文特征及纳污能力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使用近期准同步调查资料,叙述象山港水温、盐度、潮流等的水文特征,并讨论象山港的纳污能力,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和保护该港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邢台市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河北省水功能区划》,对邢台市水功能区纳污量及现状水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以COD、NH3-N为控制目标,计算平水年份枯水期纳污能力、应削减量,在此基础上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将纳污控制理论数学模型和GIS技术相结合,应用于水功能区纳污控制及水质管理,建立基于ArcEngine的黄河重点水功能区纳污控制及水质管理系统,实现了水质评价相关数据输入与管理、水质环境信息统计与查询、水功能区纳污量及限排量的空间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制图输出等功能。最后将该系统应用到黄河中游龙门至三门峡干流区间水质综合评价,实现了水质评价结果的可视化显示。  相似文献   
15.
陈素平 《地下水》2010,32(6):83-84
通过水功能区纳污能力的计算,提出应尽可能地加大河道的流量,如限制取水、增加排水、适当降低排污浓度、适当调配等措施以提高河道的纳污能力。并建议排污口集中在功能区上游大约在区间的2/3处。  相似文献   
16.
威海湾位于山东半岛北部,海湾南北长约9km,东西宽约7km。由于人口增加和工业迅速发展,1989年开始威海湾南部投入开发,排海河南省的大增,造成涨局部地区超标,超过海洋物理自净能力,形成污染。本文依据海上实测潮流和COD资料,利用数学模型计算的威海湾潮流分布和物质扩散特征,讨论了威海湾南部纳污量,指出威海湾西部海域潮流较小,海洋物理自净化能力弱,近岸一些地区纳污量已达到或接近饱和,今后新开发区大量  相似文献   
17.
赵雪松 《地下水》2020,(1):204-206
采用改进的S-P模型对营口地区主要水功能区河流的降级及纳污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S-P模型,改进模型在营口地区河流降解及纳污能力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主要污染物降解系数计算误差降低14. 1%和14. 8%。通过分析,营口地区远景年份污染物的削减率可达分布达到39. 9%和48. 4%。  相似文献   
18.
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红线划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环境特征的基础上,从生态弹性力、生态敏感性和社会经济影响力三方面构建了生态红线划定评价体系,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构建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的空间属性数据库,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运用空间分析、叠加分析技术将黄河水源补给区分为生态红线区、生态黄线区和生态绿线区,最终确定了各区的生态保护重点及管护对策。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红线区占整个区域的38.4%,主要分布在玛曲境内的黄河及其支流的源头、甘南临夏两州农牧交错带和白龙江沿岸地区。生态红线区应该实行最严格的管控措施,严禁各种开发活动。生态黄线区占整个区域的39.1%,主要分布在临夏州南部,甘南州西北部和南部,因其生态战略地位重要,以生态修复和治理为重点,严禁有损主导生态功能的开发建设活动。生态绿线区占整个区域的22.5%,主要分布在临夏州的北部和甘南州的中部,这些地区可进行适度开发,通过生态产业的发展带动经济转型升级和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9.
不确定性信息下的河流纳污能力计算初探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河流水文、水质条件等因素的变化,在考虑参量取值可信度的基础上,运用未确知数学中有关盲数理论对不确定性信息下河流纳污能力计算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以实际水体为例,求得相应可信度水平下纳污能力的未确知期望值.研究表明,运用未确知数学计算不确定信息下河流纳污能力,理论上是可行的,计算结果是可信的.为水质管理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