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7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段雯娟 《地球》2019,(7):16-17
6月2日,世界资源研究所于杭州举办了"愿景2050"圆桌论坛,正式启动"愿景2050"项目,旨在推动经济圈协同创新,引领低碳高质量转型。该论坛聚焦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就中国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深度脱碳的关键政策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2.
曹妃甸建港条件优越,曹妃甸工业区已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天津滨海新区和唐山曹妃甸工业区的开发建设,势必带来京津冀乃至整个环渤海区域发展格局的重大变化。“面向大海有深槽,背靠大陆有浅滩”,曹妃甸的开发对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和工业布局、航运中心的确立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曹妃甸是环渤海经济圈起飞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73.
为了解东营河口浅海贝类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的环境现状,2009年9月底对保护区物理、化学、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丰度及组成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期为保护区的建设和维护提供基础资料。保护区秋季表层水盐度在30.0~31.0之间,溶解氧平均值6.31 mg/L(6.05~6.53 mg/L),pH平均值8.61(8.51~8.71),生物需氧量平均值2.02 mg/L(1.60~2.32 mg/L),化学耗氧量平均值1.61 mg/L(1.05~2.42 mg/L),氨氮平均值0.206 mg/L(0.008~0.613 mg/L),活性磷酸盐平均含量0.021 mg/L(0.001~0.08 mg/L),叶绿素a平均值2.833 mg/m~3(0.746~6.166 mg/m~3),检测到浮游植物2门58种,其中硅藻门为51种,甲藻门7种。浮游植物总丰度为4.96×10~4个/m~3,硅藻门丰度占81.0%。硅藻优势种为线形圆筛藻、辐射圆筛藻、中肋骨条藻、丹麦细柱藻等;甲藻优势种为夜光藻和三角角藻。检测到浮游动物4门38种,其中节肢动物30种,腔肠动物6种,毛颚动物和尾索动物各1种。浮游动物总丰度为4.3×10~3个/m~3,其中节肢动物的丰度占到87.7%,节肢动物优势种有小拟哲水蚤、真刺唇角水蚤、中华哲水蚤、克氏纺锤水蚤等。腔肠动物优势种为八斑芮氏水母和四叶小舌水母。  相似文献   
74.
《海洋世界》2006,(8):24-25
提起渤海,您一定不会陌生。中国近海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省以东太平洋一隅等5个海区。渤海位于中国近海的最北部,为半封闭内海,并不算宽广的海域却对中国东北乃至整个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渤海毗邻黄  相似文献   
75.
渤海是我国惟一的半封闭内海,三面环陆,海域面积7.8万平方千米。这方富庶的海湾与簇拥在她周围的城市一起,形成了我国著名的环渤海经济圈,带动了渤海区乃至我国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年来,渤海海洋开发规模迅速扩大,成为我国海洋石油开发的重点区域,已建成的固定生产平台占全国同类平台总数的90%。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5年末,渤海已有海上油田17个,生产平台145座,生产油井1080口,目前在建油田6个。  相似文献   
76.
长江口岸带经济圈地质工作及其服务领域拓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岸带经济圈的发展趋势,探讨了长江口地区地质工作及其服务领域开拓的若干方面。  相似文献   
77.
分析环南海经济圈有关条件,建立环南海经济圈可增加该地区的经济实力,扩大共同市场,提高整体效应,成为世界第四极,探讨其作为我国实现亚太经济战略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78.
北部湾经济圈的形成和开发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中越关系的改善以及南昆铁路即将通车,大西南与北部湾的联系日渐密切。以北部湾 中心,将迅速形成区域合作体系-经济圈。文中分析了北部湾的战略区位及其形成经济圈的区域环境的条件,认为其区位优越,且无论是国际大环境还是区域内部小环境都有利于经济圈的形成;还分析了北部湾经济圈形成所必需的物质基础,认为其具有大储量的现代共业资源、曲折的海岸线和众多的优良港湾、丰富的热带来势带作物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以及特有  相似文献   
79.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海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现状,根据环渤海经济圈地区特点及区域优势,以循环经济的理念,提出发挥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优势,采用高新技术对传统的海水制盐、卤水化工进行嫁接改造,并将其和上下游产业进行链接的建议,以期培育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推动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0.
渤海治理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的经济热点地区之一。环渤海的河北、山东、辽宁和天津四省市以占全国1.8%的土地、6.1%的人口,创造了约占全国23%的国内生产总值。渤海是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系统。2003年环渤海经济区海洋产业总产值2778.53亿元,占全国海洋产业总产值27.6%。渤海的生态环境健康在我国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它不仅关系到环渤海经济圈今后的继续繁荣,而且关系到整个东北、华北,乃至广大西北地区的发展。因此,保护和治理渤海环境是关系到环渤海地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