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从开发经营主体的维度对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开发模式进行了分析。针对目前关于旅游目的地开发模式比较研究中定量研究的不足,采用奖励分析法对乡村旅游开发绩效进行评价分析,从乡村旅游目的地社区农牧民主观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的角度切入,对于西藏乡村旅游目的地不同类型的旅游开发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农牧民主观幸福感知与生活满意度的乡村旅游开发绩效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原因在于开发过程中的民主权利——利益分配机制与社区参与程度。因此要兼顾乡村旅游目的地农牧民的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就要思考以人为本的乡村旅游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42.
《海洋测绘》2015,(3):70
<正>日前,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给《海洋测绘》编辑部发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收录证书》,表明本刊正式成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海洋测绘》创刊于1981年,由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主办。于2001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公开出版发行,为技术性科技期刊。自创刊30余年来,始终坚守办刊宗旨和服务方向,秉承专业特色,及时反映我国  相似文献   
43.
黄河三角洲盐渍土区土地整理实施及绩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以垦利县永安镇五村片省级土地整理项目为例,在对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实施管理和效益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黄河三角洲盐渍土区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的重点内容、主要指标和基本思路,对于丰富黄河三角洲盐渍土区土地整理理论,规范和指导黄河三角洲盐渍土区土地整理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4.
集成水资源管理(IWRM)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有效方法.根据IWRM总体框架要求和《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总体目标,构建石羊河流域IWRM绩效评价体系,从调查问卷、水资源公报等获取数据,运用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运用多指标加权综合指数法计算石羊河流域IWRM绩效.结果显示:2000、2007、2017年石羊河流...  相似文献   
45.
构建合理的旧村庄改造项目绩效评价体系是推动城市更新发展的路径。从目标实现、土地管理及开发效益三方面构建旧村庄改造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德尔菲法、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值,以综合评价法和TOPSIS模型评价法评价广州市白云汇项目、安华汇项目,以Pearson、Spearman相关系数法检验差异度。研究发现:构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被验证,不同指标权重方法和评价方法计算的结果差异大;白云汇项目比安华汇项目综合得分更高,旧村改造效果更明显。建议建立旧村庄改造项目绩效评价制度;定期对基层人员进行评价方法、结果解读等培训;开展绩效评价指标的弹性调整研究。  相似文献   
46.
本文从地质调查项目绩效评价的涵义、内容、原则意义出发,探究了地质调查项目绩效评价的现状及其评价体系的建构,指出了绩效评价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7.
刘洋  樊胜岳 《干旱区地理》2017,40(6):1298-1306
构建了生态治理政策的成本结构指数和过程绩效指数,将生态治理结果纳入绩效体系,形成“过程+结果”的综合绩效评价模型体系。对翁牛特旗的生态治理政策绩效进行了计算:中德合作造林的综合绩效指数为0.877 2,退耕还林的综合绩效指数为0.822 9,小流域治理的综合绩效指数为0.716 9,草原禁牧的综合绩效指数为0.411 2。这四种生态治理政策的过程绩效和终端绩效存在差别:中德合作造林、退耕还林工程、小流域治理项目、草原禁牧政策的过程绩效分别是终端绩效的99.86%、91.76%、84.57%和49.75%。该绩效评价模型是不同生态政策绩效分析的新视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8.
李善贵 《江苏地质》2005,29(4):246-249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研究建立符合国家财政改革总体要求的地质调查项目绩效评价制度以及组织实施地质调查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已成当务之急。从地质调查项目绩效评价涵义及内容、重要意义、工作思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9.
基于产业生态转型内涵,从发展态势和转型幅度两个方面综合构建分析框架与评价模型,并从多源数据视角下对2006—2018年山东省限制开发区产业生态转型的时空异质性及障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 研究期限内产业生态化呈先升后降态势,总体水平变幅不大,说明限制开发区产业生态化发展具有稳健性特征;转型幅度得分优良与较差县域占比稳定在50%左右,折射出集约化内涵式产业发展道路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尚未改变限制开发区产业系统生态环境负外部性的本质。② 整体而言,研究期内产业生态转型成效尚不突出,空间上东高西低的两极化发展格局愈加凸显;产业生态化发展对转型绩效提升的贡献度较大,转型幅度尚未发挥重要驱动作用。③ 影响产业生态转型的主要障碍因子为地方财政收入、绿化面积、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外资依存度。  相似文献   
50.
成长型资源城市产业转型事关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国计民生和区域绿色发展,尤其在“双碳”目标下,亟需统筹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能源结构优化和接续产业发展。采用产业经济学和地理学相关方法,以陕西省榆林市县域为例,分析了其转型能力时空演变特征,确定了榆林市产业转型方向和具体优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① 2008—2018年榆林市县域产业转型能力呈北高南低的空间特征,要素投入的使用效率和技术利用程度是产业转型能力提升的关键。② 县域产业转型方向应依据产业转型能力和地域资源优势,合理选择主导产业,如北六县(市、区)为能源化工产业、装备制造业、新兴产业、物流业,南六县为特色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旅游业、盐化工产业。③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更适宜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多种产业协调发展的复合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