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7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130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371篇
地球物理   42篇
地质学   165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61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81.
沙区绿洲人地系统演进探讨——以民勤盆地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源与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代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它通过人地系统中人与地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各种方式和强度作用于人类。人地系统有其运行规律和演进机制,要建立协调的人地关系、促进沙区绿洲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清楚地了解其人的地系统的动态演进机制。通过分析民勤盆地人地系统的演进过程,提出了人地系统演进的机制和驱动力,从而为更好地调控沙区绿洲人地系统的演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2.
石河子绿洲空气湿度和降水的长期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石河子绿洲3个地面站(炮台、石河子和莫索湾)41a(1964~2004年)的温度、相对湿度和降水,发现随着石河子垦区绿洲面积的扩大以及新疆增温增湿的气候变化趋势,石河子绿洲也有其比较独特的区域气候特征。主要表现在:(1)41a来温度、降水量呈增加趋势,但空气湿度比较稳定,没有明显的变化;(2)石河子绿洲的温度、降水量以及空气湿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秋季的温度变幅最大,冬季最小。这与新疆大部分地区冬季增温幅度最大有所不同。空气相对湿度变化的季节差异不明显。(3)以莫索湾站代表绿洲边缘,石河子站代表绿洲区,其降水、温度和空气湿度变化有明显差异,显示了比较明显的绿洲“冷岛”和“湿岛”效应。  相似文献   
83.
宁夏南部山区天然草场不同植被覆盖度的小气候特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不同季节小气候加密观测和小气候常规观测资料,通过分析西吉月亮山禁牧草场和鸦儿湾荒地近地层气温、地温、风速、相对湿度等要素的差异和日变化特征,探讨了不同下垫面下小气候变化的趋势。结果表明:封山禁牧后,下垫面随之变化,会产生所谓的“绿岛效应”,尤其在植被生长旺盛的夏季,气温明显下降,空气湿度增大。说明封山禁牧这一措施对脆弱生态的恢复改造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84.
不同下垫面空气动力学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茅宇豪  刘树华  李婧 《气象学报》2006,64(3):325-334
文中利用中国科学院沙漠研究所与日本国家农业环境技术研究所合作于1990—1994年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奈曼市半干旱地区沙丘和植被区下垫面观测的微气象数据,根据Monin-Obukhov相似性理论,计算了重度干扰草原、中度干扰草原、轻度干扰草原、无干扰草原、沙丘、沙丘内地、草地、稻田、小麦田、大豆田和玉米田11种下垫面的空气动力学参数粗糙度长度z0,零平面位移d,摩擦速度u*,并分析了它们与水平风速u和Richardson数的关系,比较了不同人为干扰草原生态系统条件下的空气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地表生物量和覆盖率随着人为干扰强度的增加而减少。不同人为干扰下垫面的粗糙长度与生物量和植被高度以及地表起伏程度有着密切关系;Richardson数也是其影响因子。风速、粗糙度都与摩擦速度成正相关,但对于不同下垫面有所不同,从中可以看到草地对沙漠化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同一种下垫面不同时期的空气动力学参数也存在差异。这些结果对建立陆面过程和区域气候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5.
根据三工河流域绿洲1978,1987年航片、1998年TM影像以及土壤、水文与社会经济资料,综合运用遥感、GIS、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指数模型、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及所提出的因子加权和指标,分析表征影响因子对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影响程度,比较小规模家庭承包和大规模农场耕作的两种典型土地经营模式下的LUCC过程和驱动力.耕地、草地控制全区土地利用的基本格局,耕地、城镇村工矿用地面积逐年增加,家庭经营区林草地面积均大幅度减少,而农场经营区仅草地有所减少(减幅12.0%),林地却增加了(增幅13.7%);研究区前期(1978~1987年)土地利用变化比后期(1987~1998年)剧烈,家庭经营区土地利用变化比农场经营区剧烈.政策是土地利用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水资源是土地利用的先决条件,在政策的宏观控制和水资源的约束下,全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为人口和经济,主要的限制因素为土壤肥力和地下水埋深;家庭经营区人为驱动占主导地位,农场经营区自然因素的限制作用更加突出.影响因子波动越大的区域或时段,其土地利用的变化也越显著.  相似文献   
86.
额济纳荒漠绿洲植被生态需水量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荒漠绿洲的生态需水量主要指维持荒漠绿洲植被正常生长所需要消耗的水量.采用3S技术与野外生产力测定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建立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生产力、蒸腾系数之间的关系方程, 计算了额济纳荒漠绿洲的植被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 维持额济纳绿洲现状的需水量为1.53×108 m3, 若使现有的植被恢复到目前最高生产力水平的生态需水量为3.49×108 m3. 考虑到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河道输水损失、绿洲植被耗水、绿洲内农田用水和降水补充等, 额济纳旗绿洲维持现状需要黑河下泄水量(狼心山)为1.93~2.23×108 m3之间, 若使现有的植被恢复到目前最高生产力水平, 需要黑河下泄水量(狼心山)为4.28~5.17×108 m3之间.  相似文献   
87.
通过对流沙、戈壁地表风沙流中风速特征研究发现:对于特定的下垫面, 风沙流中各高度层脉动风速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随不同高度间距离增加, 瞬时风速在时间序列上波动的均一性呈递减趋势; 瞬时风速的波动性主要与其所在高度层的沙粒数量和运动状态有关, 二者存在一种动态的互馈关系; 脉动强度随进口风速的增加而增大, 而脉动风速的相对值与进口风速无关, 只是对应高度的函数.  相似文献   
88.
Aerodynamic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zero-plane displacement (d), roughness length (20), and friction velocity (u*) on the different underlying surfaces of heavy-grazing site, medium-grazing site, light-grazing site, no-grazing site, dune, inter-dune, grassland, rice paddy site, wheat site, soybean site, and maize site have been computed based on the Monin-Obukhov similarity theory by utilizing the micrometeorologically observed data of dune and vegetation in the semi-arid area at Naiman, Inner Mongolia of China, conducted jointly by the Institute of Desert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Agro-Environmental Sciences of Japan in 1990-1994.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between wind speed and Richardson number are analyzed.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man-made disturbed grassland ecosystems are also compared. Result shows that the vegetation coverage and the above-ground biomass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in man-made stress of the grassland. The roughness length for different underlying surfaces is closely related to vegetation height, above-ground biomass, and ground surface undulation, and Richardson number Ri is also its influencing factor. The friction velocity varies largely on different underlying surfaces, and it is positively proportional to wind speed and roughness length. The aerodynamic parameters of various times on the same underlying surface are different, too. Above results indicate that grassland and vegetation are of significance in preventing desertification, especially in the arid and semi-arid land ecosystems. And 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are also important for constructing the land surface physical process as well as regional climate model.  相似文献   
89.
策勒绿洲与荒漠交错带达木沟剖面近4ka来干湿波动记录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钟巍  熊黑钢 《中国沙漠》1998,18(3):205-209
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策勒绿洲与荒漠交错带的达木沟剖面高分辨率地记录了这一区域近4ka来的环境演变历史。虽然,可以反映干湿波动的Rb/Sr比值曲线明显地反映了近4ka来本地区持续干旱化的特征,且有后期加剧的趋势。但年代学及剖面沉积特征的研究还表明,在此期间仍有若干次相对湿润与干旱化加剧时期的波动。  相似文献   
90.
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环境退化及综合治理*   总被引:64,自引:13,他引:51  
黑河下游的额济纳绿洲是内蒙西部阿拉善高原的主要天然绿洲。近半个世纪特别是近10年来,由于不合理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双重作用,黑河下泄水量不断减少,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到本地区乃至周围广大地区的持续发展。通过分析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和原因,提出了生态环境的治理必须以水为中心,加快中游地区节水农业的发展步伐,保证下游一定量的供水,并严格控制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力争在10~15年内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