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2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296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13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安平 《海洋信息》2001,(2):10-11
2月26日,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由科技部、解放军总装备部主办,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承办的“863”计划15年成就展览,展示了我国实施这一计划15周年取得的丰硕成果。海洋高技术是国家高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展览会上,参观者们饶有兴趣地参观了令人瞩目的海洋高技术。 发展海洋高技术,是揭示海洋奥秘、维护海  相似文献   
12.
1988~1989年,作者在山东省海阳县进行树脂涂料器材的采苗和养成筛选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990年,将海区试验移到了浙江省乐清湾进行,经过棚架式采苗和浮筏式养殖,附苗密度、生长速度,都能达到生产要求。1990年9月4日,对采苗情况进行验收,得到了专家及同行的好评。1991年扩大试验到1000片,与橡皮条交叉分挂在同一棚架上采苗,然后移到同一浮筏上养成。养成期间,几次抽样检测,分别测量其密度和大小。1992年4月9日,委托专家和同行再次验收,以检测的结果,推算出一台筏架树脂纸板和一台筏架橡…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以鲍鱼的上足分化幼虫和围口壳幼虫作试验对象,用土霉素、氯霉素、盐酸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作防治幼鲍病害的试验,结果表明:0.5 ̄5g/m^3浓度的氯霉素浸浴48h,1 ̄10g/m^3浓度的土霉素浸浴48h,0.25 ̄0.5g/m^3浓度的盐酸环丙沙星浸浴24h都能有效地抑制或杀死细菌;而幼鲍及饵料硅藻的生长和发育均不受其影响;但这些物对原生动物、线虫和桡足类均无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4.
魁蚶生产性间断升温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魁蚶间断升温育苗方法,从改善亲贝蓄养条件入后,促使亲贝快速成熟自然产卵,并进行洗卵。在幼虫培育时,加强营养,加大换水,及时筛选不同大小的幼虫分池培养。严格海上中间培养管理,使每立方水体出苗量达31万个,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2000年笔者在日照市水产研究所利用1450m^3水进行梭子蟹全人工工厂化育苗生产,共出Ⅱ-Ⅲ期幼蟹512.7万只,创造了出苗量为3500只/m^3,总产值为150多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同时对幼体培育的密度进行了初步试验,结果表明:从Z1至M期幼体培育密度10-15万/m^3为宜,M期以后密度以0.8-1.5万/m^3为宜。  相似文献   
16.
响螺人工育苗获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响螺(细角螺)人工育苗丌发应用》项目阶段性验收会上获悉,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科技人员开展响螺(细角螺)人工育苗获成功。该项成功,使我国海洋单壳类养殖又增加一个养殖新品种,经济和养殖意义远大。  相似文献   
17.
18.
中华绒螯蟹人工半咸水工厂化育苗试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盐度为14—19‰的人工海水中,温度20—25℃条件下,189只平均体重100g的抱卵亲蟹产蚤状幼体4025万只。布苗密度为50—100万只/m~3为宜。必须经常换水,保持水质良好。人工饵料以单胞藻和丰年虫无节幼体为主,可适当加喂蛋黄。  相似文献   
19.
针对海带夏苗致病与育苗水系中细菌大量繁殖有密切的关系,于1984年在福建三沙海带育苗室同时从微生物、生理生态和培养技术三个方面对水系中微生物进行监控,具体步骤为:1.小心地抽出,古海况及气象条件不佳时,即停止抽水;2.育苗海水要经黑暗沉淀和过滤;3.种海带必须健康清洁,将首批放散的孢子水排掉不用,而以第二批孢子水采苗;4.育苗苗帘须经过严格漂洗和消毒。通过以上措施取得育苗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From a stock culture of Cylindrotheca sp., non-motile colony-forming cells were observed and isolated.Colony-forming cells produced both single cells and colony-forming cells in liquid medla.the rate of single cell production varied among clo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