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2篇
地质学   46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地区A型花岗岩位于索伦山-贺根山构造带内。高精度锆石SHRIMPU-Pb测年结果显示该花岗岩的侵位年龄为222Ma±4Ma。其成因可能与中亚造山带碰撞造山后的岩石圈伸展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2.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两种不同成因类型金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南部,近年来发现了白音宝力道和巴彦哈尔等多处金矿床。白音宝力道金矿位于苏尼特左旗蛇绿混杂岩带北侧,而巴彦哈尔金矿位于该蛇绿混杂岩带西部。苏尼特左旗蛇绿混杂岩带被认为是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的苏尼特左旗-贺根山缝合带的组成部分。通过综合研究认为,苏尼特左旗存在两种不同成因类型的金矿:一种是以白音宝力道金矿为代表的、与形成于早古生代岛弧的花岗斑岩有关的中温热液型金矿;另一种是以巴彦哈尔为代表的、与侵入于蛇绿混杂岩带中的晚古生代中晚期花岗斑岩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33.
苏尼特左旗扎拉格沃博勒卓铁矿位于内蒙古中部,地处卡巴-红格尔庙铁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区内的铁矿主要赋存于蓟县纪温都尔庙群上部哈尔哈达组中,发育的温都尔庙式褐铁矿,属沉积变质型,是以往铁矿勘查的重点。该次勘查除发现上述类型铁矿外,在矿区及外围广泛分布的中元古代变辉长岩中,发育有具工业意义的磁铁矿体,矿床成因为岩浆熔离型。因此,今后在该地区进行铁矿勘查关注沉积变质型铁矿的同时,也应注意后期岩浆熔离型铁矿的寻找。  相似文献   
34.
内蒙古北部苏尼特左旗蓝片岩岩石学和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备  J.Charvet  张福勤 《地质科学》2001,36(4):424-434
苏尼特左旗以南地区的中古生代造山带的混杂岩带内发现了以岩块形式出现的蓝片岩,其矿物组合为斜长石+阳起石+蓝闪石+绿帘石+榍石。蓝片岩化学成分说明由基性火山岩变质而成。矿物化学分析表明,蓝片岩中角闪石可分为钙质、钙钠质和钠质3类。钙质闪石均为阳起石,钙钠质闪石为蓝透闪石和冻蓝闪石,钠质闪石为蓝闪石和青铝闪石及少量镁钠闪石。利用Na(M4)和Al的含量推测本区钙质、钙钠质和钠质3类闪石的压力从0.3~0.7Gpa,表明蓝片岩相变质作用的压力约为0.7GPa。用化学反应限定蓝片岩的形成温度为200~375℃左右。40Ar39Ar同位素年代学测定蓝闪石的等时线年龄为383±13Ma(1δ)。这些结果进一步证实沿贺根山—苏尼特左旗南是一条中古生代的缝合线,其俯冲—碰撞的标志即为混杂岩带以及其中的蓝片岩。  相似文献   
35.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地区二叠纪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蒋干清  张维杰 《现代地质》1995,9(2):149-161
本文讨论了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地区二叠纪地层单元的划分及其接触关系,认为本区二叠纪地层应包含大石寨组与哲斯组,缺失晚二叠世沉积;描述了代表本区地层序列演化的典型剖面,并对各单位在区域上的延伸及其对比关系进行了简述,认为本区二在纪地层的区域对比应以火山事件沉积为主线,以地层序列演化及生物化石为标志,而不应以岩性相及厚度为主要依据;根据区域地层序列演化分析,认为大石寨组与哲斯组之间的不整合是本区构造事件的代表性界面。  相似文献   
36.
钱迈平 《地质学刊》2008,32(1):11-11
2001年,内蒙古国土资源厅地质古生物研究中心张晓红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徐星等古生物学家,对发现于内蒙古苏尼特左旗赛罕高毕上白垩统二连组的镰刀龙类化石研究后,认为是已知镰刀龙类恐龙中第一件在同一个体中保存了大多数脊椎和几乎所有肢骨的标本,是一个新的属种。为纪念中国恐龙研究的开拓者杨钟健先生,故命名杨氏内蒙古龙(Neimongosaurus yangi)。  相似文献   
37.
孙立新  任邦方  王树庆  许新英  张云 《地质学报》2018,92(11):2167-2189
内蒙古锡林浩特地块位于兴蒙造山带中部,地块前寒武纪岩系由宝音图群和片麻状花岗岩等组成。锡林浩特地块~1.4Ga片麻状花岗质岩石的发现为古老地块提供了佐证,但其岩石成因及大地构造意义不清。苏尼特左旗地区中元古代花岗岩主要由片麻状正长花岗岩和片麻状二长花岗岩组成。4件样品的LA- ICP- MS锆石U- Pb年龄为1373~1399Ma,属中元古代中期。片麻状花岗岩具有高硅、富碱、K2O/Na2O比值>1和过铝质等特征,并且稀土总量高、Eu负异常明显、轻稀土富集且重稀土亏损,属于A2- 型花岗岩。总体具有弱亏损的同位素组成,全岩εNd(t)除一个样品为负值(-0.2)以外,均为较小正值(+0.3~+1.0),两阶段Nd模式年龄tDM2 为1.88~1.97Ga,锆石εHf(t)值均为正值(+0.8~+11.1),tDM2 大多介于1.45~2.17Ga之间,表明主要源于古元古代末期新生地壳的部分熔融。区域上~1.4 Ga钾质花岗岩类的广泛出现表明为一次陆壳伸展作用引发构造岩浆事件,它是对全球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事件的响应,锡林浩特地块中元古代(~1.4Ga)A- 型花岗岩的发现表明中元古代中期华北克拉通和锡林浩特地块同处于大陆伸展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38.
摘要:本文概述了在苏尼特左旗地区进行8幅1:5万地质旗图过程中所取得的新发现和重要进展。在变质地层方面:发现了早前寒武纪中深变质岩系,划分出中元古代浅变质地层,重新厘定了温都尔庙群的内涵;沉积地层方面:测制了下二叠统大石寨组和哲斯组的连续剖面,发现其底界与下元古界呈不整合接触;对新生代地层进行了较系统的专门研究,取得了不少新进展;侵入岩方面:进行了岩石谱系研究,划分出6个岩石超单元(序列);构造方面:发现了3条韧性剪切带和一个大型推覆构造;在区内还发现了广泛分布的古人类活动遗址,采获了大量新石器。在此基础上,描述了主要形成于晚古生代末至早中生代的全区构造格架,初步总结了全区主要地质事件和区域构造演化概况,探讨了本区构造局性,认为本区仍位于古华北大陆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39.
苏尼特左旗乌日尼图钨钼矿床的发现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矿工作是非常辛苦和枯燥的,在跨跃千山万水的找矿中,既需要对工作的热爱与坚持,又需要科学的探矿手段和总结成矿规律,才能使工作达成"四两拔千斤"的成效,这是我探矿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早在2003年,我参加二连——东乌旗成矿带铜多金属矿评价项目。该成矿带东西长约  相似文献   
40.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第三纪地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龙吟  李述靖 《现代地质》1995,9(2):179-183
本文探讨了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地区第三纪地层划分问题,阐明了区调工作中所取得的新进展。利用新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证明了始新统伊尔丁曼哈组的存在,并将中新统通古尔组细分为三段。运用不整合面、古地磁、孢粉和化学分析资料对必鲁图东南的新第三系进行了分解,从原定的通古尔组中划分出了宝格达乌拉组。对原定的宝格达乌拉组进行了重新认识,将其更名为塔木钦塔拉组,其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