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2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地震活动资料表明:苏州市及周围邻近地区,历史上没有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现代仅仅有中小震活动.已经布设有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上海市数字地震台网,比较而言苏州附近是全国地震台网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32.
钱佳  汪德根  牛玉 《地理研究》2014,33(2):358-371
城市公共自行车因其零排放、灵活性强和可达性高等优点,成为城市公交和地铁之间转换和衔接的重要市内交通工具,也是短距离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了影响使用公共自行车满意度的结构方程假设模型,并以苏州公共自行车为研究对象,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实证研究城市居民使用公共自行车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灵活便捷、设计布局、舒适环保和安全是居民使用公共自行车满意度的关键因素,经济成本和运营服务是重要因素。②灵活便捷对满意度影响程度最大,其影响路径系数为0.40,其次为设计布局和舒适环保,路径系数分别为0.39和0.36,安全、经济成本和运营服务影响程度相对较小。③灵活便捷、设计布局、舒适环保、安全和运营服务与满意度表现为正相关,而经济成本与满意度表现为负相关。最后,提出了完善城市公共自行车建设和发展的相关对策,以期为提高公共自行车利用率,真正实现节能环保绿色出行的目标。  相似文献   
33.
高度城镇化背景下水系演变及其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长江三角洲地区高度城镇化对水系剧烈影响的事实,以该区太湖平原苏州市为例,选取河网密度、水面率、分形维数和支流发育系数作为水系变化指标,运用GIS分析近50年来河网的时空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水系变化对于城镇化及降水变化的定量响应,分析高度城镇化下水系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①近50年来研究区水系呈衰减趋势,河网密度、水面率、分形维数和支流发育系数分别下降5.6%、19%、1.2%和3%;区内水系禀赋差异大。②近50年来水系衰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城镇化,气候变化对其影响相对较弱;在水系变化中,城镇化的贡献率在67%以上。③随着城镇化率增加,研究区河网密度、分形维数、支流发育系数呈现先增长后衰减的"倒U型"曲线特征;苏州的高度城镇化与其水系表现出"先松弛,后紧密"的关系,二者的发展目前处于曲线右侧;未来将过渡到"高水平适应阶段"。本研究的结果丰富了城镇化与水系发展关系研究,可为其他地区水系系统的健康、绿色发展和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文章对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苏州投资的空间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跨国公司在苏州投资的区域影响进行了研究,总结出跨国公司在苏州投资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对苏州区域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5.
苏州人居环境建设中创业文化氛围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分析苏州近代历史,探讨了苏州人居环境中优越的物质和自然环境与创业精神缺失的矛盾及其产生根源,并对新经济时代苏州人居环境建设中创业文化氛围培育的需求和具体的做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6.
以航空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介绍了《苏州市影像地图集》的设计与编制思想,以及利用计算机辅助制作影像图的关键技术,体现了计算机辅助制图技术在地图制作过程中提高成图速度、质量以及降低成本等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7.
随着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和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完善,建立适合现代化的不动产信息管理系统成为管理部门的迫切需求。本文基于.net开发平台与GIS技术,从体系结构、系统分析设计、数据库设计和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流、系统的扩展性等方面进行考虑,建立了一个兼顾方便和安全的应用系统,不仅可以提高不动产信息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和数字化水平,同时为智慧城市打下坚实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38.
杨洁  许有鹏  高斌  王跃峰  徐羽  马倩 《湖泊科学》2017,29(4):827-835
以河流近域景观格局与水环境质量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基于2001年及2010年两期土地利用类型以及7条典型河流的溶解氧、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总磷、总氮5项水质指标,分析城镇化下苏州市河流水质与景观格局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苏州市河流水质状况总体较差,但呈现一定的好转趋势.(2)河流水质受到城镇用地、旱地及水田的综合影响,并表现出尺度效应.其中城镇用地与旱地对河流水质恶化具有明显的作用,水田则反之.2001-2010年城镇用地及水田对水质的影响程度有所减弱,旱地则增强.(3)蔓延度指数、最大面积斑块比例对河流水质呈现负相关,斑块数量、斑块密度、香农均匀度指数、香农多样性指数则与水质呈现正相关.景观格局对于水质的影响在大范围缓冲区更为显著.研究结果可为苏州水环境管理及太湖流域城市空间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9.
湿地是苏州市最重要的生态资源,以“国土三调”成果为基础开展湿地资源调查是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文中将苏州市“湿地二调”与“国土三调”湿地资源调查数据进行叠加分析,两次调查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国土三调”较“湿地二调”湿地面积减少7 816.29 hm2,两次调查均为湿地的面积为288 648.93 hm2,“湿地二调”为湿地而“国土三调”为非湿地的面积为51 137.75 hm2,“湿地二调”为非湿地而“国土三调”为湿地的面积为43 321.46 hm2。从调查对象尺度、湿地分类标准、遥感影像数据、湿地开发利用等角度分析存在差异原因,为未来湿地资源专项调查与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衔接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根据最大熵原理,建立了最大熵模型,计算出9个环境因子对模型的贡献率,确定了对苏州市湿地生态敏感性影响较大的4个因子;利用该模型的输出结果,将环境因子对模型的贡献率作为权重,计算出生态敏感性指数,生成2017年苏州市生态敏感性指数分布图;对苏州市具有代表性的8处典型湖泊,进行生态不敏感、低敏感、中敏感、高敏感和极高敏感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