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37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8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4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51.
世界自然地理图显示,除寒漠外全球大沙漠大部分位于热带。科学文献划分出极端干旱沙漠、半干旱沙漠和边缘沙漠带,但这些带之间的界线并非固定不变,并且常常受不同的观察者的主观和经验所影响。例如,相对于撒哈拉大沙漠区的居民来说,北美沙漠的许多地方似乎有很丰茂的植被。可见人们对于沙漠的理解有多大的相对性。  相似文献   
52.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优劣与大地热流的高低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大地热流较高的西南地区生态环境优良,孕育了我国最好的生物多样性;而大地热流较低的西北地区环境恶劣,生态脆弱,荒漠化严重。大地热流的脉动影响区域大气系统下垫面的热力背景和气流运动,从而影响降水的分布和区域气候的干湿程度;大地热流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地区地表生态系统能量供给的下限,是生态系统演变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物种限制因子,制约了一些地区生态系统物种的多样性,进而影响到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健性。对大地热流影响生态系统发育和演变机理的研究将为人类科学干预地表生态系统的演化、恢复与重建退化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方案。提出了西部生态环境整治的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3.
本文简要介绍香港"LIVING GEOGRAPHY"(<生活地理>)教材(以下简称"教材").列举一些章节内容,体现地理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各种现象的紧密联系,打破以往地理学的逻辑系统,摆脱从理论到理论传统的束缚,摒弃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为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兴趣,提供了一套素质教育的范本.  相似文献   
54.
阜康典型荒漠C3植物稳定碳同位素值的环境分析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通过对阜康典型荒漠C3植物稳定碳同位素值的分析。叶片炭同位素值在-23‰和-29‰之间变化,其中主要在-27‰附近波动。这与前人报道的世界上其他地区荒漠植物碳同位素值的变化非常一致。降水可以改变叶片碳同位素值的大小,降水越多,叶片碳同位素值越负,它们的变化幅度有物种的依赖性。叶片碳同位素值也受植物生长形式或期望寿命的影响,木本植物或寿命长的植物叶片碳同位素值要高。分析表明,利用该区土壤或陆相沉积中有机质碳同位素值可以判断气候的干湿变化:土壤或陆相沉积中有机质碳同位素值越高,气候则越干燥。  相似文献   
55.
荒漠戈壁区地表疏松层中元素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荒漠戈壁区不同矿区地表疏松层中元素的分布规律研究发现:主要成矿元素和指示元素均在近地表疏松层中富集,同时,在粒级分布上又倾向于细粒级(-160目)富集,可见,在对荒漠戈壁区进行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中,采集弱胶结层(10~40 cm)细粒级样品(-160目)为最佳采样介质,这样能有效地捕捉深部含矿信息。  相似文献   
56.
在青藏高原的北缘,坐落着我国四大盆地之一的柴达木盆地。在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盆地里,海西气象宛如一朵盛开奇葩在戈壁荒漠中尽情展放。海西气象人,这支风雨无阻、严寒无惧的队伍,发扬老一辈“扎根高原、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柴达木精神,战天斗地、耕云播雨,谱写了新时代壮美的诗篇!  相似文献   
57.
策勒绿洲与荒漠交错带达木沟剖面近4ka来干湿波动记录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钟巍  熊黑钢 《中国沙漠》1998,18(3):205-209
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策勒绿洲与荒漠交错带的达木沟剖面高分辨率地记录了这一区域近4ka来的环境演变历史。虽然,可以反映干湿波动的Rb/Sr比值曲线明显地反映了近4ka来本地区持续干旱化的特征,且有后期加剧的趋势。但年代学及剖面沉积特征的研究还表明,在此期间仍有若干次相对湿润与干旱化加剧时期的波动。  相似文献   
58.
鄱阳湖滨沙山地区景观结构及土地荒漠化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鄱阳湖周围分布着一系列砂山,由于历史时期人为不合理的经营活动,加之该地区特定的自然环境,荒漠化发展迅速,其标志是流沙面积的扩大,对当地群众产生生活构成新的威胁。本文以江西星子县和都昌县砂山为例,运用卫星像片初步分析出星子县流沙面积占其砂册面积的12.08%,都昌县流沙面积比重为20.3%,处于中度荒漠化发展阶段,最后进一步分析分析了荒漠化发生与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59.
绿洲与荒漠相互影响下大气边界层特征的模拟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用发展的二维中尺度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数值模式模拟了绿洲与荒漠相互影响下的大气边界层特征。得到了绿洲和临近荒漠之间的边界层高度、风螺线、风速廓线、位温廓线和比湿廓线的差别,并给出了绿洲对其上游和下游荒漠大气的不同影响。基本再现了白天绿洲大气逆温和临近绿洲的荒漠大气逆湿。模拟实验研究不仅验证了外场观测结果,而且也使我们对复杂下垫面边界层结构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0.
尽管凝结水在干旱生态系统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已被广泛关注,但对其在固沙灌丛下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仍然比较薄弱。为探明固沙灌丛对地表凝结水的影响,在毛乌素沙地南缘沙区选择3种典型固沙灌丛(沙柳Salix psammophila、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和油蒿Artemisia ordosica),以无固沙灌丛影响的裸沙作为对照,用微型蒸渗仪测定了固沙灌丛下不同位置(根部、1/2冠幅和外缘)和不同方向(东、南、西、北)上地表凝结水的形成和蒸发特征。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固沙灌丛的存在显著降低了地表凝结水量,沙柳、油蒿和柠条灌丛下凝结水量分别降低了29%、32%和33%;(2)不同类型固沙灌丛下地表凝结水量由里向外均呈显著增加的趋势,但不同方向上地表凝结水量差异不显著;(3)固沙灌丛的存在减缓了凝结水的形成和蒸发过程,即凝结水自19:00开始形成,到次日08:00基本结束,至13:00—15:00蒸发殆尽,其形成过程整体上表现出增加—平缓—增加的趋势,柠条和油蒿灌丛下地表凝结水在03:00—05:00甚至有少量蒸发,而蒸发过程呈稳定下降趋势;(4)凝结水的形成过程与空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