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7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蔺文静  董华  王贵玲  Z.Su  陈立 《国土资源遥感》2008,(1):86-90,I0007
地表能量平衡系统(SEBS)是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的区域地表通量估算模型,能够对区域蒸发蒸腾进行精确估算.在SEBS模型的基础上,以河北平原为例,采取中分辨率成像光谱辐射仪(MODIS)产品影像,根据研究区下垫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参数估算,区域实际蒸发蒸腾量计算及模型精确度评价,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的地面覆盖,对河北平原区域蒸发蒸腾分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2.
刘长 《中国地名》2013,(6):31-33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于1921年游历中国,曾途经长沙。他这样描绘1921年的长沙:"这是一座在大街上执行死刑的城市,一座霍乱和疟疾肆虐的城市,一座能听得见流水声音的城市,一座即便入夜之后石板路上仍暑气蒸腾的城市,一座连公鸡报晓声都像在威胁着我的城  相似文献   
63.
农田生态系统二氧化碳通量与群体水分利用率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本文利用二氧化碳分析系统,配合波文比装置,测定了夏玉米农田群体二氧化碳浓度差及农田小气候特征,并计算了农田冠层瞬时的二氧化碳通量和群体水分利用率。结果表明,夏玉米群体二氧化碳通量、二氧化碳浓度差及群体水分利用率存在明显的日、季节变化规律。其中水分利用率呈“L”型曲线,上午8时左右达到一天的峰值。拔节后随着作物生长发育水分利用率逐渐增大,灌浆后期由于群体光合能力下降、呼吸消耗增强而逐步下降。太阳总辐射、二氧化碳浓度、空气饱和差及土壤水分等环境因素以不同机制及过程影响水分利用率。在生产实际中,可通过秸秆覆盖、喷灌等措施降低蒸腾驱动势,提高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64.
多功能防旱剂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进行的小麦喷施多功能防旱剂的试验结果表明,光合作用强度较对照提高14%~28%,气孔阻力较对照提高24%~51%蒸腾强度降低1%~9%,水分利用效率2%~27%,千粒重提高2%~6%,产量增加1.8%~7.1%,说明喷施多功能防旱剂后,对促进小麦生长,降低蒸强度,提高产量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66.
田间冬小麦蒸腾量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彭曼-蒙蒂思(Penman-Monteith)模式对田间冬小麦蒸腾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对计算模式中包含的两个主要参数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讨论.提出了冬小麦冠层截留的净辐射(Rn')和冠层整体气孔阻力(r8T)的经验表达式,对模式的计算精度作了检验,并分析了缺水条件下冬小麦实际蒸腾量与充分供水条件下潜在蒸腾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67.
植被蒸腾与蒸散的比值(transpiration/evapotranspiration, T/ET)表征了植被蒸腾对生态系统蒸散的贡献率,是准确量化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的关键参数,对研究植被水分运移的生理生态机理以及碳水循环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站点数据验证PT-JPL模型(Priestly-Taylor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Model)模拟精度,集成遥感数据和气象栅格数据模拟中国东部南北样带森林生态系统2001-2010年T/ET,并分析其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① PT-JPL模型适用于中国东部森林生态系统蒸散及其组分模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② 中国东部南北样带森林生态系统T/ET空间差异显著,整体呈南部低、北部高,主要由夏季T/ET空间格局主导;样带整体T/ET均值为0.69,2001-2010年呈显著缓慢上升趋势,增幅为0.007/yr(p < 0.01);③ T/ET季节和年际变异的主控因子不同:温度和EVI是影响T/ET季节变异的关键因子,两者均可解释T/ET季节变异的90%左右(p < 0.01);而T/ET的年际变异则主要受EVI影响,解释率为53%(p < 0.05)。  相似文献   
68.
邱清文  张文杰  程泽海 《岩土力学》2012,33(Z1):283-289
蒸发蒸腾覆盖层相比传统覆盖层有许多优势,目前这种覆盖层主要应用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但研究湿润地区垃圾填埋场蒸发蒸腾覆盖层的水分运移规律和工作性能很有必要。通过二维饱和-非饱和模型,分析覆盖层厚度、土壤类型、植被条件、气候条件等设计参数对蒸发蒸腾覆盖层防渗性能的影响,并对覆盖层中的水分运移规律及其工作性能和适用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覆盖层厚度和叶面积指数LAI增加,蒸发蒸腾覆盖层的最终透水量(穿过覆盖层水分)呈减小趋势,但覆盖层厚度和叶面积指数较大时透水量减小趋势不明显;拥有较大储水能力和适当渗透系数的覆盖层能够有效地减少透水量;降雨的季节性分布对蒸发蒸腾覆盖层性能有很大影响,当多雨期与高温期分布一致时,蒸发蒸腾覆盖层的性能可满足设计要求;在非饱和条件下,毛细阻滞型覆盖层利用粗-细粒土之间水力特性的差异形成毛细阻滞效应减少水分向下入渗,其防渗性能优于单一土层型覆盖层,但在不利气象条件组合下,该毛细阻滞作用可能失效, 其防渗性能将大大下降。  相似文献   
69.
遥感反演土壤蒸发/植被蒸腾二层模型在华北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田静  苏红波  孙晓敏  陈少辉 《地理研究》2009,28(5):1297-1306
利用一种可操作的地表蒸散遥感反演二层模型,以我国华北平原为研究区,选择2004年的3月至6月华北地区主要农作物冬小麦的生长季节作为研究时段,利用MODIS遥感卫星数据,结合地面130多个气象台站的空气温湿度实测数据,实现了土壤蒸发和植被蒸腾的反演。采用国家生态网络禹城综合试验站利用涡度相关系统观测的地表总蒸散半小时平均的数据进行了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模型估算的地表可利用能量与地面实测数据的相关系数可以达到0.92,均方差为30.4w.m-2;模型估算的地表总蒸散值与地面实测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85,均方差为21.3 w.m-2,由此证明了模型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70.
遥感区域地表植被二氧化碳通量的机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提出了一个计算二氧化碳通量的遥感模型和根据遥感数据和辅助的微气象参 数估算区域分布的算法.在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利用光谱仪、红外测温仪、波文 比和涡度相关测试系统,在冬小麦生长期进行了连续的野外观测.二氧化碳通量和地 面模拟遥感数据2种信息流同时获取.从而建立了遥感模型,开展了与卫星的地面同步 观测.利用NOAA-AVHRR数据和地面辅助数据,作出了华北地区白天的二氧化碳通 量区域分异影像图.根据此图地表植被二氧化碳的汇可以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