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地质学   8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中国北方几种主要森林群落表土花粉组合特征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北方68个不同森林群落表土花粉研究表明,东部森林区森林群落中乔木花粉百分比多数大于30%,草本花粉百分比小于50%;草原区河谷林和低山林带乔木花粉百分比低于30%,草本植物花粉高于50%。松、云冷杉林和桦木林花粉组合中的优势成分也是群落中的优势植物;落叶松林中蒿花粉含量最高,其次为松、落叶松;山杨林中松、桦是最主要花粉类型;栎、胡桃、鹅耳枥及青檀林中,除建群种外,松是最主要的乔木花粉类型,中华卷柏也较多;阔叶杂木林与油松阔叶混交林花粉组成相似,松、桦、中华卷柏是最主要的花粉类型。降趋对应分析、主坐标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表明云冷杉、落叶松和桦林花粉组合及所代表的生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为最耐寒喜湿类型;沙枣、榆树疏林和草原区人工杨树林花粉组合及所代表的生境为最喜干旱类型;山杨林较桦木林略喜暖干,栎林、鹅耳枥林和青檀林较山杨林更喜暖干,胡桃楸林为所有森林类型中最喜暖类型,但喜湿性低于桦木林高于栎林。森林区松蒿比(P/A)大于0.1,草原区松蒿比小于0.1。松林、油松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杂木林以高松蒿比、高蕨类与草本比值(F/H)和低蒿藜比(A/C)为特征,云冷杉、落叶松和桦林以低松蒿比、低蕨类与草本比值和高蒿藜比为特征,栎、胡桃、鹅耳枥、杨、青檀等阔叶林以高松蒿比、高蒿藜比和低蕨类与草本比值,可与落叶阔叶杂木林、油松阔叶混交林、松林、桦林和针叶林区分开。但这些比值的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大约在亿万年前,天台是一个有湖、有平原的山间盆地,湖间碧波荡漾,四周生长着大片大片的蕨类和苏铁类植物,湖深滩窄、气候炎热潮湿、林木繁茂。这里是恐龙的乐园,形体庞大的乌臀目恐龙生活在湖水里和岸滩上,体态笨重的甲龙生活在湖边和湿地上,它们在湖岸沙滩下蛋,茂盛的蕨类和苏铁类植物延续着它们的生命。就这样,它们主宰地球长达1.6亿年。  相似文献   
13.
14.
禄丰是滇中高原上具有悠久历史,远古曾在这里留下过足迹而诉说过的神奇地方。早在地史的中生代晚三叠纪时期,也就是一亿八千万年前,在这片红土地上曾留下了茶盘大的足迹,也曾布满了茂密的苏铁、银杏、蕨类等植物,气候温暖湿润,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生存过一种可怕的巨兽——禄丰恐龙。  相似文献   
15.
云南昆明西山蕨类植物区系地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光飞  苏文华 《山地学报》2004,22(2):193-198
昆明西山地处滇中高原,位于102°37`~102°38`30"E,24°57`~24°59`20"N,海拔1 890~2 358.3 m,面积16km2。其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共31科64属133种。其中优势科是水龙骨科、鳞毛蕨科、中国蕨科、蹄盖蕨科、金星蕨科、铁角蕨科、凤尾蕨科、卷柏科,优势属为鳞毛蕨属、铁角蕨属、蹄盖蕨属、卷柏属、凤尾蕨属、粉背蕨属。根据区系分析的结果,该蕨类区系具有下列7个区系特征:(1)种系密度大,成分多样;(2)具有热带亲缘关系;(3)特有现象明显:有2属为中国特有属,30种为中国特有种;(4)与旧大陆其它地区的联系较广泛;(5)与喜马拉雅山地区的联系较密切;(6)属内种系贫乏(单种属占62.5%,2~3种的属占21.9%);(7)是滇中高原蕨类植物区系较典型的缩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