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7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测绘学   52篇
大气科学   180篇
地球物理   144篇
地质学   212篇
海洋学   5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71篇
自然地理   8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01.
利用2011—2021年安徽省地闪资料,对全省闪电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负地闪为安徽省地闪主要类型,占地闪总数的94.02%,每年5—9月是闪电活动高发期,8月闪电频次最大,但地闪回击电流峰值最小,正地闪比例随总地闪发生次数的减少而增多。日变化特征中,闪电多发时段为14—19时,与强对流天气活跃时段对应,平均地闪回击电流峰值波动相对较小,最大值出现在06时。全省地闪平均密度为1.72次/(km2·a),空间分布呈南高北低特征,与地闪回击电流峰值分布大致相反。对安徽省总地闪频次进行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特征向量累计方差贡献达到90.05%,能够全面反映安徽省闪电整体异常结构,全省闪电活动及频次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南北存在明显差异,空间分布型可划分为全省一致型、大别山区型、江淮东部型、江南江北型和沿淮型,安徽省南部地区的水汽条件、热力条件和触发机制均优于北部地区,更易发生雷暴等强对流天气。  相似文献   
802.
基于天山山区11个国家气象站2012—2018年夏季(6—8月)逐小时降水资料,使用百分位法计算极端降水阈值,分析极端降水特征量(包括极端降水量、极端降水频次、极端降水强度、极端降水贡献和极端降水量最大值)的日变化特征,揭示极端降水与海拔高度的关系。结果表明:87°E以东地区,极端降水量最大值出现的时间大致都存在自西向东顺时针变化的特点。极端降水主要以短持续性为主,极端降水贡献和极端降水量最大值的谷值都出现在白天。极端降水与海拔密切相关,总极端降水频次更多发生在高海拔地区,在海拔2 000 m左右存在一个极端降水最大值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