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6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十载风雨几沧桑,服务国土谋中兴。报刊才俊出中原,保护资源图民强。大笔如椽绘华章,铺就平台惠民生。喜闻导刊传佳汛,感慨良多作此章。  相似文献   
52.
<正>~~  相似文献   
53.
<正>~~  相似文献   
54.
中国历代诗人创作的大量诗词时常提及的地名是诗人空间感知的自然流露。研究历代诗人创作诗词涉及的地名,有助于认识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变化过程。目前少有研究涉及这一范围,分析也有待深入。本研究基于GIS技术,以中国历代著名诗词为数据源,提取地名3 657个,按朝代先后分为9组,应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平均中心、标准差椭圆等点分布模式分析算法,研究其时空格局及原因。结果表明:(1)时间上,历代空间感知重心存在绕历史总重心逆时针旋转的趋势,靠后朝代的感知格局除反映自身外还受到过往朝代的叠加影响。(2)空间上,中国诗人空间感知呈核心—轴线—背景面格局,核心是诗人的常住地,轴线是诗人在常住地间流动留下的迁徙轨迹,背景面是核心和轴线围成的弱感知区。(3)诗人的生命历程决定其空间感知,而个人的生命历程又处于社会历史大环境之中,因此,历代诗人的空间感知时空格局与中国经济、政治、文化重心时空格局基本一致。这一研究对分析中国历史重心的转移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5.
第一回:斗柄回寅 金钩垂钓青白鱼 一吟诗 七绝·金钩垂钓青白鱼 张镇庚寅年(2010年)春  相似文献   
56.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首《暮汀吟》是白居易约于唐代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在赴任杭州剌史途中的汀畔,随口吟成的。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白居易渚塔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相似文献   
57.
张开读 《地理教学》2012,(15):61-61,53
白居易的《暮江吟》全诗为:"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首诗情景交融,展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美妙意境,同时交代清楚上蛾眉月的形状,以及开始出现的时间是农历初三四黄昏。  相似文献   
58.
诗词咏天     
二.题解与句注 ①初夏中 赤县双逢节日:初夏,指立夏、小满到芒种之前,在农历中阳历的巳月及公历5月当中,时段多在农历中阴历四月。  相似文献   
59.
丁毅 《今日国土》2011,(11):44-45
《三国演义》是一部充满政治、军事智慧的长篇历史小说,毛泽东早年到韶山井湾里私塾读书时就喜读此书,三国故事从此"在毛泽东生命中扎下了根"。这部小说是否影响到他的诗词创作呢?笔者看来,这种影响不但有,而且是深层次的,已经到了"水中着盐不留痕迹"的程度。一、"金沙水拍云崖暖"之"暖"  相似文献   
60.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夫子这段关于春天的境界,被用烂了,但是,我还是想用,因为,没有比这更美的境界了。其中,“浴乎沂”,就是在沂水里洗澡。凉凉的春水,淡淡的情感,蓝蓝的天空,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