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27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我到过全国不少地方,也感受过这些地方雨的洗礼,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豫北平原的雨。豫北平原位于河南北部,我的故乡就坐落在它的东北角。这里气候适宜,四季分明,一望无际的原野苍茫俊逸,充满激情和活力。这一优越的地理环境,赋予了春夏秋冬雨季不同的精彩。我喜欢这里春雨的温柔细腻。它像是一群宛若天仙的少女洒下的琼浆玉液,细如蚕丝、淅淅沥沥,缠缠绵绵、忽隐忽现。  相似文献   
32.
永逝的菜园     
我的故乡是坐落在豫北平原的一个小村庄,卫河从村庄的北面流淌而过。在河流与村庄之间是一块平坦而肥沃的土地,村里人称之为"后园"。  相似文献   
33.
豫北平原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调度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重要的自然环境要素,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条件,是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的核心.本文论述了豫北平原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的必要性及其理论基础;分析了利用地下水库蓄洪的可行性和技术思路,探讨了可能产生的生态系统平衡、调水随机性及泥砂问题;提出了豫北平原联合调度科学利用水资源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34.
正位于鹤壁市浚县西南的白寺乡白寺村,全村有1350多户6700多人,是鹤壁市乃至豫北地区第一人口大村。白寺村村大人多,人口居住比较分散,管理起来难度极大。但是,近年来白寺村发展日新月异,正跨步迈入新型城镇小康村。说起白寺村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国土资源协管员靳良。现年56岁的靳良,高高的个儿,为人和蔼可亲,逢人说话脸上总是挂着朴实的笑容,村里老百姓都亲切地称呼他"老靳"。老靳担任国土资源  相似文献   
35.
分析了常规地质测量技术在豫北露天矿测量中存在的不足,并根据矿业权人在外业测量及内业管理中的技术需求,探讨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该测量应用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6.
谢智  谢健健  王磊  龚倩 《华南地震》2010,30(3):42-52
利用豫北地区1485年至今M≥4.7级地震和1970年以来ML≥3.0级地震资料,采用了地震活动韵律、6级地震的减震效应、P轴方向变化等方法,对豫北地区,特别是聊兰地震带近几年地震活动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剖析了其与1983年菏泽6.0级地震震前异常的差异。  相似文献   
37.
文化适应研究需要同时考虑人和地2个方面的因素,关注“地理因素”的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为了分析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散杂居情景下社亲文化的产生原因及地理因素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作用,以豫北地区的社亲文化为案例,采用文献法、参与观察与半结构访谈等研究方法,对2组文化适应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豫北不同群体间的社亲文化是在特定的散杂居地理情景下形成的。豫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地理区位是社亲村落之间交流的前提,而特定距离范围内的祈雨仪式路线和共同的信仰是维系社亲联系、延续社亲文化的纽带。2)社亲双方在发展过程中基本遵循“分离、碰撞、汇融、延续”的文化适应过程,在维护基层团结、实现社会稳定的过程中,“整合策略”在这种特有的文化适应形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在文化适应的不同阶段,不同的地理要素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对于社亲双方而言,空间距离和文化距离都需在特定范围内才能维系社亲文化。4)在散杂居情景下,同一文化群体与不同村落群体的交流中均采取“整合策略”实现了较好的文化适应效果,拓展了文化适应在特定情景下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38.
豫北平原是河南省重要的能源、冶金和纺织等工业基地,也是粮棉油料作物的主要产区。同时,又是水资源较匮乏的地区。但大量咸水(矿化度>1 0g L)资源得不到开发利用,且广泛分布的咸水已日益突出地成为环境水文地质问题。根据大量实地调查资料和地质成果,文章较详细地论述了豫北平原咸水含水层分布、富水性、补给、径流和排泄、水化学和同位素、利用现状及动态等水文地质特征。为缓解豫北平原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压力,变害为利,根据咸水的分布状况、咸水农业利用和咸水养殖利用的适宜性、咸水改造方法和补源条件等,提出咸水开发利用与改良规划应"以用为主,以用促改"。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对不同矿化度的咸水应采取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改良方案和措施。  相似文献   
39.
张旭东  吕文德 《华北地质》2004,27(4):273-273
河南省焦作-新乡平原地区位于太行山南冲洪积平原的西部,黄河北岸。今年,河南省地矿局地质二队张旭东等人在济(源)-东(明)高速公路修武-获嘉段进行公路工程地质调查时,首次在第四系全新统地层中发现石膏矿层。  相似文献   
40.
张建斌 《地下水》2004,26(3):179-180,193
豫北平原地热资源以低温的热水型为主,地层的富水性是地热开发成败的关键所在。本文作者搜集了大量地热井、油井资料和深部地层储水结构特征资料,通过对不同地层热水孔隙度、渗透率等储集空间特征的研究.分析了不同地层、不同地区富水性的差异.指出本区主要热水储层为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新生界古近系和新近系,指明了本区地热资源勘查、凿井的目的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