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3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188篇
测绘学   111篇
大气科学   195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657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97篇
自然地理   48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贵州南部山区的石漠化是在亚热带湿热气候条件下和脆弱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基础上,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造成地表植被破坏,水土严重流失,导致大面积溶岩基岩裸露或砾石堆积的一种荒漠化生态现象。  相似文献   
992.
基于GIS的祁连山区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基于ArcGIS平台Geostatistical Analyst中的Kriging插值方法,和Spatial Analyst中的Surface Analyst,分析了祁连山区18个气象站点1960\_2005年气温、降水的数据,并且空间化显示了各年代间的气温、降水变化。结果表明:①1960\_2005年祁连山区的气温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升幅基本在0.5 ℃/10a左右,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气温上升最为明显,变幅最大超过1℃。②祁连山区的气温变化和西北地区的气温变化有很好的同步性。冬季气温分布趋势与夏季相同,但冬季南北坡的温差明显小于夏季。各月的平均气温直减率差别大,冬季气温直减率较低,春季气温直减率较大。③分析了祁连山区降水的累积距平,祁连山的东、中、西三段的降水在80年代以前都是呈下降的趋势,在80年代以后表现为显著增加,并且中部表现最为明显。在祁连山的北坡、南坡和的降水总体趋势变化也是在80年代,在80年代以前呈下降趋势,而80年代后为上升趋势。④祁连山区的降水呈上升趋势,降水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季节性, 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冬季降水均在13 mm以下,而在夏季降水量最高可达247 mm。  相似文献   
993.
以豫西北太行山地丘陵类型区为例,采用比较法和模型法探讨了耕地整理等级目标的确定问题。研究内容:(1)基于农用地分等的方法,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通过耕地建设等级影响因素标准组合研究,可以确定耕地建设等级的评价方法,进而确定耕地整理的质量等级目标。(2)根据影响因素标准组合,结合土地整理设计工作,确定出影响耕地质量的因素所能达到的标准,该标准能够为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和工程标准编制提供依据。研究结论:农用地分等成果与等别评价方法可作为确定耕地建设等级目标的方法与成果基础。  相似文献   
994.
量化中国山区范围——以四川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区范围较之山地范围更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同时山区在空间分布上更为连续和完整.在计算中国山地范围的基础上,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和统计模型中的聚类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技术,选择人口、土地利用、GDP、道路等社会经济因子,构建了计算山区范围的边缘生长模型,同时运用该模型计算出四川省的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76.77%,较之四川省的山地面积增长了3.21%,主要分布在川西及盆地周边区域.  相似文献   
995.
基于人地关系的西部山区抗震减灾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山区是我国地震多发地带,山区地形环境复杂,生态破坏严重,系统脆弱,稳定性差,抗干扰能力弱.与平原地区地震相比,山区地震更易带来各种次生灾害.根据山区地理环境特点,从人地关系角度探讨了西部山区抗震减灾对策.以期为山区抗震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山区挡土墙土压力的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衡林  余天庆 《岩土力学》2009,30(12):3771-3775
结合某山区高速公路多个挡土墙墙背水平土压力的监测数据,对挡土墙墙背的水平土压力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详细地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施工期间,不同深度的土压力随着上部填土高度增加而增长的速度不同,愈是接近墙顶,其增加越快;施工期间实测水平土压力介于静止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之间,在墙身的3/4以下与静止土压力接近,在墙身的1/2以上与垂直土压力接近。刚施工完的挡土墙土压力为非线性分布,近似成双直线,实际土压力合力介于静止土压合力和垂直土压合力之间,更接近静止土压合力,其大小约为库伦主动土压力的2.5倍,为库伦被动土压力的0.3倍。土压力合力作用点在0.38倍墙高处。土压力随着时间而变化,在测量期间土压力变化规律为先减少后增加,总的趋势是不断增加,且随时间的变化量较大。  相似文献   
997.
我国喜马拉雅山区冰碛湖溃决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冰碛湖溃决灾害正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在我国喜马拉雅山区尤其突出,对冰碛湖溃决灾害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基于大比例尺地形图、DEM和2004-2008年间的ASTER影像等数据,应用直接判别方法和基于事件树模型,通过确定不同类型冰碛湖溃决模式发生的定性描述和概率转换关系,对我国喜马拉雅山地区冰湖进行潜在危险性冰碛湖的识别和危险性冰碛湖溃决概率等级估算.结果显示,在2004-2008年间,我国喜马拉雅山区共有143个具有潜在危险性冰湖,其中溃决概率等级为"非常高"的44个、 "高"的47个、"中"的24个、"低"的24个、"非常低"的4个,溃决概率为"非常高"和"高"等级的91个潜在危险性冰碛湖亟需进一步进行溃决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中国的边远山区大多是经济不太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这些地方的自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经济基础差,区位上远离发达地区和大城市,经济发展的限制条件较多.本文通过对市场和消费者呼唤绿色无污染的安全产品这一趋势的分析,提出了生态信誉的概念;认为树立和实现良好的生态信誉,是边远山区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所在.文章也对边远山区如何树立良好生态信誉、加快经济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