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孙洁 《海洋世界》2012,(2):18-21
在大自然的生物中存在着一种巨大的"退化驱动力",简单地说,只要环境允许,生物在繁殖后代这件事儿上极爱遵循"能简单就简单,能懒就懒"的原则。因此,很多生境中的动物都会退回"不用交配就能生育"的状态,也就是"孤雌生殖"。  相似文献   
12.
关于“豹皮灰岩”的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战杰  张镔 《矿物岩石》1991,11(2):41-46
襄汾县浪泉乡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灰岩中皮灰岩的斑是虫孔内的碳酸盐物质在成岩期经白云岩化作用而成,在碳酸盐沉积物的形成和改造过程中,生物起了巨大作用。斑的整体形状保留了遗迹化石的形态。  相似文献   
13.
豫西登封地区寒武系第二统朱砂洞组发育了大量形态极具特色的斑状构造。斑为灰-深灰色,呈管状、斑块状或网状分布,主要成分为半自形-自形的白云石;而基质为灰白-浅灰色,主要成分为微晶方解石,与斑界限明显。根据其形态及发育特征,这些斑构造可分为条带状、花斑状、网格状3种类型。根据白云石及方解石含量,含有这3类斑构造的岩性分别定名为云斑状灰岩、灰质斑状白云岩、斑状白云岩。研究表明,斑是由Thalassinoides造迹生物对沉积物扰动改造形成复杂的潜穴系统,并在成岩期优先发生白云岩交代作用所致。朱砂洞组发育的斑自下而上从条带状经花斑状演化为网格状,反映其沉积时的水动力逐渐降低、环境更加稳定,潜穴系统趋于复杂化、生物扰动强度增大,后期白云化程度也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名》2010,(1):22-22
别墅在福建永定县下洋镇中川村,是著名爱国侨领胡文虎先生生前建造的三个别墅之一。虎别墅系土木结构,部分用砖、钢筋结构,三层,它揉合了永定土楼与南洋建筑的风格,气势雄伟。1991年3月11日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9月18日胡仙博士投资220万元整修后,交永定县政府管理,并作为旅游景点正式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名》2010,(1):11-11
在甘肃省靖远县城偏西、黄河大桥上游,有一处濒临大河、被茂密的梨树掩映的村庄,它以“虎口”的地名被装订进中国革命的红色史册:1936年10月24日,中国工农红军一部从这里强渡黄河,在景泰县的赵家水组建西路军,从而开始了中国革命史上最为悲壮的征程。那么,“虎口”这个地名是不是以前的老地名呢?若不是靖远当地的老地名,它又是怎么出现的呢?  相似文献   
16.
碳酸盐岩流体包裹体测温过程中宿主矿物的准确鉴别和包裹体形成期次的确定尤为关键,将包裹体测温与其他技术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包裹体的生源和属性。本文以川西北中二叠统栖霞组斑灰岩晶洞充填物中鞍形白云石和方解石为研究对象,在岩石学特征研究确定二者形成顺序基础上,借助茜素红染色正确区分流体包裹体的宿主矿物。研究结果表明,染色剂的使用对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无影响,染色前后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测量差值在1℃以内,而染色剂配制比例(尤其是盐酸浓度)、染色时间和染色液清除方式是茜素红染色技术能否成功应用于碳酸盐岩流体包裹体测温的关键。本研究准确获得了鞍形白云石和分布于鞍形白云石晶间和晶内的方解石的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分别集中在110~190℃和70~130℃区间,二者具有40~60℃的温度差。研究认为,方解石的沉淀时间晚于鞍形白云石,鞍形白云石的沉淀可能与峨眉山玄武岩喷发热事件有关,热事件后的温度降低导致鞍形白云石的溶解并伴随方解石的沉淀。  相似文献   
17.
兴仁围滑坡2018年8月9日晚23时20分左右发生,损毁3栋民房、损坏50 m通村公路以及部分耕地;通过对滑坡区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等地质环境背景研究,分析该滑坡平面形态特征、规模情况、滑体结构特征、滑动带(面)特征和滑床结构特征;采用极限平衡分析方法,选取平面滑动模型,对两种不同工况条件下计算滑坡的稳定性系数,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表明:工况1条件下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工况2条件下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说明在不同工况条件雨水对滑坡稳定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