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16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福建省地震局FTP服务器的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省局FTP服务器技术系统的构建和管理 ,以及如何在地震监测预报的业务处理工作中更有效地利用该系统进行数据和信息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42.
通过回顾和总结10年来华东地震科技信息工作区域协作化建设的经验,提出在经济和科技高度发达的形势下,地震科技信息工作走区域作化之路,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应是上佳选择。  相似文献   
43.
军地共享地理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从智力支撑、技术保障和安全保密3个层面上构建军地共享地理信息服务体系,是有效利用国家资源,为国防和经济建设提供地理信息服务保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4.
网格计算及其在气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学胜  张卫民  陈德辉 《气象》2005,31(2):79-82
网格是近年来最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计算技术。通过使用一组开放标准与协议,各机构能够通过互联网或内部网访问数据、存储介质和其它异构计算资源,最终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网络、数据、计算资源、存储、应用等在内的资源整合成为一个无缝的计算环境。气象以其高计算量、高吞吐量和密集型服务在美国、欧洲、日本等网格应用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ECMWF的EcAccess,美国超级计算应用中心的MEAD等。这些计划的实施将有效地聚合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高性能计算资源与人力资源,实现计算资源和气象数据的共享,为数值预报乃至地球系统模拟提供一个远程的协同攻关环境。  相似文献   
45.
基于WebGIS的基本农田土地整理与规划网络信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应用正在全球得到飞速的发展,在信息管理方面,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技术相结合即所谓的W ebGIS技术,为GIS信息的获取、发布和共享开拓了新的空间。本文通过对基本农田整理与规划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对基本农田整理的数据资料的处理、建库以及利用ArcIMS平台建立基本农田土地整理与规划网络信息应用系统理论。  相似文献   
46.
《中国测绘》2009,(2):28-29
德阳,一个镶嵌在成都平原腹地的明珠,成都平原经济圈和成德绵高新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国家重大装备基地,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它在四川省范围内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2006年,在国家测绘局的组织下,德阳市成为四川省第一个进行数字城市建设的城市.  相似文献   
47.
业界动态     
国家测绘局与中国地震局加强合作为促进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加快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建设,国家测绘局与中国地震局签订了加强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共享与合作协议。双方将建立稳定的数据交换和更新机制,国家测绘局向中国地震局提供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相似文献   
48.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in China, the seismic network has been changing rapidly, in that the capability of instruments, technological systems and network density are approaching thos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a large quantity of observation data has been accumulated. How to apply these resources to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public safet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worth studying. In order to improve earthquake prediction and earthquake emergency response, it is suggested in this paper that extracting valuable precursor information, improving earthquake rapid reporting ability and extending rapid intensity reporting function are key issues. Integrating network resources, building unified standards and a multifunction seismic monitoring network are preconditions of establishing a public safety service platform and earthquake observation resources will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 fields of engineering, ocean, meteorolo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us, the future directi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ismic network are exploring monitoring resources, enhancing independent innovation, constructing a technological platform and enlarging the service field.  相似文献   
49.
“3S”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P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遥感技术(RS)的统称和技术集成,是当今构筑信息化、数字化的重要技术手段。“3S”技术能使数据的采集、变化通过图形及属性快捷地、直观地表现出来,为生活生产、研究决策提供便捷的服务。 “3S”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才进入我国,目前已广泛地应用在土地、林  相似文献   
50.
地震系统数字图书馆是地震系统图书资源信息化的重要方式。本文分析了数字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提出了一些设想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