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9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1.
胡志丁  黄艺丹  张喆 《热带地理》2023,(6):1146-1159
在借鉴哈特向对国家内部向心力-离心力思想的基础上,以地缘环境评估框架为指导,从影响世界上不同地缘政治区聚合-分离情况的要素进行考量,搭建了具有全球普遍适用性的国家及地缘政治区2个尺度的聚合-分离指数评价体系,以期从国家和地缘政治区2个尺度定量衡量向心凝聚或离心分裂的倾向,并以东南亚区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东南亚地区整体的向心凝聚力较高,但随年际变化呈现跌宕下行的态势;2)老挝、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柬埔寨、缅甸聚合-分离指数较高,为强聚合型国家;越南、文莱、菲律宾3国的聚合倾向较低,为弱聚合型国家;而东帝汶长期处于与东南亚地区游离的状态,属于弱分离型国家。总体上,东南亚呈现大多数国家聚合且数值较为接近、少部分国家出现断层型分离趋势的特征,属聚合-分离兼备型地区。  相似文献   
22.
广州市跨国制造企业研发模式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丽丽  林子棋 《热带地理》2014,34(2):191-198
跨国资本对发展中地区创新过程的影响已获得学术界高度关注,但对跨国资本在发展中地区研发模式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仍然有限。通过半结构式问卷调研与深入访谈,对广州市跨国制造企业研发模式演变及引致其模式变迁的本土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制造企业研发模式的演变主要表现为本地研发人员比例逐步提高,开始构建包含本地创新主体在内的多渠道技术获取网络;调整新产品发布策略,加大对核心技术的保护;增加对研发资源的投入,“独立”和“辅助”母公司技术研发的职能显化,开始将本土企业纳入创新链条等。市场规模扩张、本土企业技术能力增加导致的市场推力和珠三角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规制是引发跨国资本研发模式演变的主体因素。  相似文献   
23.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日本外相重光葵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9月3日,中国国民政府下令全国欢庆三天,  相似文献   
24.
胡锦涛总书记2005年7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实现、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讲话强调了法制是和谐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严格土地管理执法,敏事善为,坚持不懈地推进土地法治进程,是依法治国建设“两富”浙江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5.
论跨国水体及其和谐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跨国水体除了具有一般水体的共性外,还具有一些重要的特性。跨国水体在空间上跨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使其在开发利用和管理中产生的问题变得复杂。要解决这些问题,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科学开发、和谐开发,本着友好合作、互利互惠、尊重自然、合情合理等原则处理好一系列关系。本文从分析跨国水体的自然属性和政治社会属性出发,探讨了这些问题,提出了和谐开发跨国水体的八大原则。同时,提出应重视开发跨国水体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以适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  相似文献   
26.
刘博  朱竑 《热带地理》2016,36(2):174-180
全球化使品牌与地方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西方国家的快时尚品牌实行全球同价、全球同款和标准化的经营模式,被认为具有消极的品牌形象,然而却在异源文化背景的中国实现品牌升级。以ZARA为例,从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出发,描述其品牌空间发展史,分析品牌源地、空间发展、店铺选址等参与快时尚品牌的文化生产过程。结论如下:1)快时尚品牌与全球时尚城市建立积极联系,将全球时尚城市想象写入品牌发展史中,品牌空间发展史比品牌源地对品牌形象的影响更大;2)ZARA与全球时尚城市互动成功塑造全球时尚品牌形象,“全球”品牌头衔对于中国本土向往全球化的消费者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于其跨国升级有积极影响;3)ZARA在中国大陆的品牌空间发展依然延续“下沉式”模式,利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地在全国时尚产业中的引领地位影响二级城市消费者的品牌选择,实现其跨国品牌升级;4)专卖店选址于高端消费街区,在跨国过程中重新定位于中高端消费群体,使得ZARA实现跨国品牌升级。  相似文献   
27.
新华网北京5月24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4日上午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28.
跨国零售企业在华区位研究——以沃尔玛和家乐福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制造业外资高度集聚在沿海地区不同,服务业外资则沿着中国城市体系布局,消费者外资服务业在渗透大城市市场的同时,以等级式扩散方式向内陆地区城市扩张,以蔓延式扩散方式在都市圈内扩张。本文以沃尔玛和家乐福为例,研究跨国零售企业在中国的空间扩张。截止到2009年,沃尔玛超市已经渗透到许多中等城市,主要以等级式扩散方式进行空间扩张。家乐福超市则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都市圈,在各都市圈内部蔓延式扩张。二项式逻辑模型分析表明,家乐福更重视本地化零售业市场规模与潜力,偏好零售业开放时间较长的城市,同时也关注竞争对手沃尔玛新开门店的城市选择。沃尔玛则重视利用零售业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以及家乐福门店城市选择策略,但不在意本地零售业市场规模及其开放政策制度的影响。综合其空间扩散模式、物流配送以及区位选择行为,本文认为两个企业在中国采取了全球化与本土化兼顾的战略,从而得以在中国实现快速扩张。  相似文献   
29.
人文主义地理学以"我向"角度研究人地关系。人类为逃避自然和逃向自然从而迁徙和改造自然环境,自然环境逐渐被人为改造成各类含有特定文化意义的景观,逃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景观形成演化的过程。地方感同样是人文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地方感是个人情感的依恋,是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利用的重要依据。近代建筑文化景观真实记载了近代城市发展的轨迹,具有较大的历史、文化、艺术和旅游开发价值。以逃避主义与地方感为研究视角,将大连旅顺太阳沟地区建筑文化景观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近代建筑文化景观形成演化过程及其原动力,以及逃避主义和地方感理论在太阳沟旅游开发中的具体指导和应用。  相似文献   
30.
汽车工业是世界最重要的产业部门之一,其发展已近一个世纪,并始终处于不断创新、发展壮大的进程中,被视为“朝阳产业”。本文在回顾汽车工业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从宏观的角度着重分析了当代汽车生产的三足鼎立局面,以及跨国生产及战略东移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