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马凌  谢圆圆  张博 《地理学报》2022,77(6):1430-1445
知识经济时代,地理学与世界移民研究越来越重视知识移民及其流动。本文以广州市高校海外留学回国的知识移民为例,采用深度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从多维视角探讨其回流和嵌入母国和回流地的动态过程及结果。研究发现:① 高校海归知识移民的回流动力机制主要包括工作机会和跨国比较发展优势,以及家庭关系和文化归属等;② 回流后高校知识移民面临着工作、生活、社会关系网络等方面的再嵌入;再嵌入的过程和结果受到工作及工作环境等结构因素和日常生活等非制度情感因素的共同作用;③ 由于拥有较高的跨境智力资本和较强的跨地方社会关系网络,其地方嵌入过程体现出较强的能动性。跨国流动背景下,他们的身份认同表现为混合文化身份的跨地方主体性,其“家”的意义建构也呈现出一种多元的特征。研究指出,多地方的社会嵌入通过跨地方的社会关系使得海归知识移民产生归属感,而并不完全依附于有边界的地理空间,这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以往地理位置所定义的“地方”,而将关注点放置于基础的工作、社会关系网络与日常的生活实践。从微观和主体视角细致探究海归人才回流嵌入的过程与结果,可以进一步完善转型期知识移民的理论和研究框架,也可以为中国人才政策和发展战略提出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42.
随着新文化地理学对流动研究的持续关注,家逐渐成为理解跨国移民日常生活实践的重要概念。本文回顾了家的地理学与跨国移民研究的文献,结果发现:首先,跨国移民家的研究开始吸收物质、情感地理学及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文化地理学者可以结合物质、情感与权力创新“家”的理论;其次,跨国移民家的空间政治主要是基于女性、边缘化阶层以及形式上的公民权,有关男性、精英阶层、内容上的超公民权等研究不仅会成为跨国移民研究的趋势,也会为流动性背景下家的研究提供更多的视角。最后,本文提出跨国移民“家”的实践三要素(物质、情感与权力)概念框图,强调从住宅空间、城市空间与跨国空间尺度对家的实践及尺度互动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3.
万蕙  朱竑 《地理科学》2013,(5):570-575
随着"文化转向"和"空间转向"思潮的推进,地理空间被赋予了主观色彩,并参与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建构中。其研究从宏观尺度转向微观,更关注"另类群体"在小尺度场域中被主流社会排斥而游走"边缘"的事项。中越边境地区存在大量跨国通婚现象,缺失合法身份的越南女性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往往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社会排斥理论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欧洲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研究,如今它已经成为解释诸多社会问题的一个核心概念。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以云南省河口县桥头行政村为研究案例地,探讨微观尺度下越南女性配偶遭遇社会排斥的空间表现。研究发现:①越南女性的活动在公共空间内受到限制;②越南女性和本土居民在当地形成了"他者"和"我者"两相对立的空间;③劣势的家屋空间方位对越南女性的社会排斥有加剧作用。研究对于丰富微观空间层面的社会排斥理论与实证研究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4.
黄颖敏  薛德升 《热带地理》2016,36(5):795-80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央―地方政府之间的分权化和分税制改革,地方政府在推动城市与经济的发展中通常表现为企业主义行为,并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经过30 多年的发展,地方政府企业主义是否仍然行之有效?文章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东莞厚街镇的赤岭社区为例,对中国地方政府企业主义行为发生的源头--半城市化地区社区发展与转型进行研究,解析新时期地方政府企业化的特征、作用机制及应对危机的方式。结论认为:1)地方政府企业主义行为推动了改革开放以来半城市化地区社区(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转型,但是在外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企业主义行为在社区尺度不再行之有效;2)社区(村级)体制改革也是一种城市管治方式,半城市化地区的社区发展适时需要管治的进入;3)全球化是影响地方政府企业主义行为的直接动力;4)在中国的城市管治中,社会力量还相对较弱。在未来地方政府企业主义的研究中,应更多关注来自基层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45.
实施山丘型林业血防工程建设疫区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兴林抑螺是指在血吸虫病疫区利用人工造林及配套管护措施,改变钉螺孳生环境,降低钉螺密度,切断人畜接触疫水途径,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血吸虫病流行,保护疫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疫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具有复合效益的林业血防工作。  相似文献   
46.
一、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与目的 多元文化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的热点问题之一,它所带来的不仅是一股强劲的理论思潮,也是一场深刻的实践变革。多元文化教育是基于文化平等与文化多元主义理念之上,其实质是文化公平和文化多元,是文化上充分个性化的教育。随着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发展,有学者针对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多元文化教育实践模式,将多元文化教育概括为四种理论范型:温和同化论、激进同化论、温和多元文化论和激进多元文化论。但每种理论又都面临着相当大的挑战,即如何在保持异质文化彼此间文化独立性的同时,又要兼顾各文化发展的文化共性和价值追求,因此,科学处理文化个性和共性的统一才能使多元文化教育克服目前困境,构建符合时代需要的理论范型和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47.
作为一个前沿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社会地理计算彰显出巨大的发展前景。然而由于过度关注方法和技术本身,缺乏对“是什么”和“为什么”等底层理论问题的探讨,社会地理计算的发展面临着泡沫化、碎片化和无根化的突出困境,引发了学术界对其理论“合法性”的质疑。针对这些学术挑战,本文首先在学术史回溯中寻绎社会地理计算的理论逻辑。通过考察社会学、地理学以及地理信息科学源流演化与互动融合的发展脉络,揭示出社会地理计算的逻辑理据根源于“空间转向”与“计算主义”两大标志性学术事件的碰撞;其次,以“游牧空间”反谱系学的思维模式划分了社会地理计算的概念域,进而从横向分化与融接、纵向交叉与拼装两条路径阐释其“根茎”结构;再次,立足于范式的基本准则和框架,通过系统性“理论演绎与归纳”的方式,在认知论层面界定了社会地理计算的概念范畴与核心特征、在本体论层面确立了社会系统中的何物存在、在方法论层面提出了“理论与算法双重驱动”的分析方法及具体的研究路径;最后,将社会地理计算放置于后疫情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考验的现实语境下,廓清了社会地理计算所肩负的使命担当,以期为当代地理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美国的"都市区域主义"及其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以来在西方国家掀起了"都市区域主义"复兴的热潮,美国的实践具有代表性。文章批判地总结了美国历史上"都市区域主义"的发展,从多个角度对当前大都市区域合作的复兴和区域管治进行分析,并对其引发的思考和对中国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9.
文章介绍了德天瀑布的基本情况及该地区的地质特征,并对瀑布的分级及地质成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其形成与所处的地层岩性、断层构造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0.
矿业企业跨国并购发生在企业跨国并购的一些特定行业,是矿业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标,通过一定的支付手段或渠道,买断国外矿业企业的部分或者全部份额的股份、资产,以便对后者生产经营管理实施完全掌控的一种有效方式。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配置和市场配置矿产资源趋势显化,跨国公司之间加速并购并加强全球重要矿产资源的控制,世界各国以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为主的跨国并购为主要形式的矿业跨国投资日趋活跃,引领了矿业发展的长远战略和最终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