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刘立新 《地理教学》2011,(18):11-13
20世纪30年代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者提出“开放式教育”主张,7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欧洲被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开放式教育,意味着打破传统的封闭教育体系,以创新、包容、灵活的方式充分利用及调动课堂内外的教育资源,使师生在教与学中得以相互学习、提高。开方式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性,体现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92.
正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以下简称"中国院")一直肩负着"传承中华文化,打造中国设计,促进科技进步,引领行业发展"的企业使命。这四句话体现了中国院做优做强主业,促进社会与行业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国院必须传承深厚的文化哲学底蕴,传承与拓展中国设计,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引领建设行业发展,这是我们的社会责任。中国院不断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  相似文献   
93.
刘晔  王晓歌  管靖  古恒宇 《地理学报》2022,77(10):2409-2425
把握亚洲内部跨国/地区人口迁移规律,有助于新时期中国制定合理的国际移民政策,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迈向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1990—2015年国际双边移民流量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空间滤波面板负二项引力模型,阐明亚洲内部跨国/地区人口迁移的时空格局与驱动因素。研究发现:① 1990—2000年亚洲主要迁移流集中在西亚、南亚和东南亚各区域内部,且大多发生在邻国之间,2000—2015年出现多条横跨上述三大区域的大规模迁移流;② 人口迁移网络强度相对较低,联系紧密程度先升后降;③ 政治不稳定与战乱冲突是人口迁移的重要推动力,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国民收入差异是重要驱动力,多维邻近因素(经济邻近和文化邻近)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④ 25年间,经济差异的影响先增后减;政治不稳定一直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且对人口迁出的影响更大;进出口贸易发展在部分时期积极促进人口流动,留学吸引力影响呈波动趋势;⑤ 非经济和结构性力量在亚洲内部跨国/地区人口迁移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94.
通过梳理国际连锁酒店跨国扩张时空演变过程,选择万豪酒店集团作为典型案例,对其跨国扩张空间范围演变进行了描述,采用ArcGIS聚类分析法对其跨国扩张方向特征进行了刻画,采用空间分布碎化指数、均匀度指数和集聚力指数,对其跨国扩张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进行了测度和解释。研究发现(:1)国际连锁酒店跨国扩张空间范围不断拓展,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2)国际连锁酒店跨国扩张在早期呈现接触扩散特征,后期加速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扩张,逐渐呈现接触扩散和等级扩散相混合的特征(;3)国际连锁酒店跨国扩张呈多中心趋向均质发展,向更多的核心国家和非核心国家分布的空间格局演变(;4)国际连锁酒店跨国扩张从核心区向腹地扩散(;5)国际连锁酒店跨国扩张空间差异主要受政府干预、市场需求、产业环境驱动,政府干预起最为关键的作用;外部机遇、区域竞争力和资源条件的驱动触发机制表现出明显滞后性和迟缓性。  相似文献   
95.
研究以广州为案例地,通过半结构化访谈、观察法和追踪法,借助日常生活的微观视角探究从全球北方流动到全球南方的跨国精英移民扎根的日常策略和家的营造过程。研究发现:(1)“扎根的家”是一个过程性和综合性的概念,扎根的实现需要通过具体和细小的日常实践来完成,而家庭要素、外部环境要素、情感要素以及日常便利性等综合要素成为跨国精英移民决策扎根的主要因素;(2)扎根类型的跨国精英移民通常使用在地化的日常实践策略来实现地方融入,包括住房策略、食物策略、语言策略和身份策略,实现从陌生到熟悉再到扎根的转变;(3)流动性改变了扎根类型的精英移民对于过去的家、现在的家和未来的家的意义感知和理解,重构了“与家人同在”的认知。研究发展了“扎根的家”的概念,并将日常生活嵌入家的地理学研究中,具有创新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6.
区域发展研究一直都是包括地理学在内的多个学科的重要研究方向。经济地理学对于区域发展研究由来已久,过去30年更是相关研究的黄金时期,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可以将过去30年的研究概括为两个主要方向:一个是"新区域主义"兴起背景下的地方发展内在动力机制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地方综合的视角;另一个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全球与地方的相互影响,主要是基于尺度关联的视角。相对而言,地理学家忽视了另外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即区域相互依赖性。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生产活动专业化分工加深,地区间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逐渐增强并已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地区间相互依赖对于理解当今的区域发展格局和区域差异具有重要意义,是地理学需要加强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和方向。  相似文献   
97.
正一日与友人小聚,在藏式风情餐厅里,莺莺燕燕,歌舞升平,空气中弥漫着酥油茶的香味。人们侃侃而谈,隔座传来喝酒划拳的声音。我忽然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朋友问我,你现在有没有特别想去旅行的地方。我说有,尼泊尔和印度。朋友不解的说:"怎么不去高大上的欧洲和美洲?"我说:"因为我想体验一番生活在有信仰的国度,拥有着平静的心灵的感觉。"看看周围的世界,每个人都在追求着物质化的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  相似文献   
98.
跨国银行在华发展区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自中国对外开放以来,跨国银行积极在华开拓业务,目前已有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68家银行在中国设立了158家分行。本文阐述了在华跨国银行的发展规律及区位指向,并初步分析了跨国银行来华发展的区位行为和动机,展望跨国银行在中国发展的策略取向。  相似文献   
99.
王立  薛德升 《地理研究》2018,37(1):81-91
全球化空间是中国大城市发展新阶段的空间问题,它是城市经济、社会、生活全球化在内部空间的表现、状态和结果。全球化下跨国要素与地方制度的互动,引导城市向(国内)内生因素和(国际)外生因素深度交互作用的方向发展。为此,基于空间生产理论视角,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网络舆情相互结合相互佐证的方法,对广州天河北地景变化的跨国要素、制度解绑与全球化空间生产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了国家权力、地方政府、(跨国)资本在全球化空间生产中的作用模式。研究表明:① 天河北全球化空间的跨国资本是在国家政府推动的渐进式制度变革过程中介入的,并与政府结成被管理、配合、合作的关系,是一种国家全球主义的空间生产模式;② 节事活动、跨国职业阶层赋予了天河北全球消费主义的“文化符号”,实现了空间的跨国生产;③ 天河北全球化空间经历了去地方化—跨国化—全球化—再地方化的数次重构,既是政治性空间生产过程,也是工具性空间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100.
2015年全球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数据为基础,对近十年来世界及主要国家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出全球土地利用的五大趋势:一是耕地面积普遍减少,土壤恶化严重;二是森林面积逐年减少,下降速度明显减缓;三是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城市人口密度总体下降;四是土地利用效益提升,地均GDP和粮食单产普遍提高;五是跨国土地交易活跃,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和国内外对比,提出未来我国应加强土地领域国际合作,从人类长远利益出发,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推动我国乃至全球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