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刘昕晔  李煜斌 《气象科技》2024,52(3):434-445
稻麦轮作农田是我国典型农田类型,其模拟效果对我国农田气候模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气候中尺度模拟结果对近地层通量极为敏感,选择合适的通量计算方案对模拟效果至关重要。因此,对比分析稻麦轮作农田下不同的通量计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了8种具有代表性的近地层湍流通量计算方案,采用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实测资料对比分析了各方案在稻麦轮作农田的计算特征和差异。结果表明,在不同稳定度和不同风速情况下,各方案的误差特征各异。本文基于归一化标准差综合评价了各方案的准确度,总体而言,所有方案的动量通量总体平均归一化平均差为0.536,其中SS14(Sharan和Srivastava,2014年)方案最大为0.575,SS20(Sharan和Srivastava等,2020年)方案最小为0.517;所有方案的感热通量总体平均归一化标准差为0.638,其中GLGS20(Gryanik等,2020年)方案最大为0.871,SS14方案最小为0.476。此外,本研究还给出了稻麦轮作农田不同稳定层结和不同风速情况下各通量计算方案的误差特征。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为准确计算近地层湍流通量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2.
大气CO2浓度升高和秸秆还田对稻麦轮作农田N2O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大气CO2浓度的逐渐升高,CO2的施肥效应很可能对陆地生态系统的N2O地气交换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江苏北部的中国稻麦轮作FACE (Free-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 实验平台上,采用静态箱暗箱-色谱法,研究了一个稻麦轮作周期(2005年6月中旬至2006年6月中旬)3种小麦秸秆还田水平处理(全还田、半还田和不还田)和CO2浓度升高200 μmol·mol-1对稻麦轮作农田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当地传统农田管理方式下的砂性土壤稻麦轮作农田N2O排放而言,所采用的观测方法未能检测到显著的秸秆还田效应和大气CO2浓度升高效应。  相似文献   
23.
华东地区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N2O5排放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勾继  郑循华 《大气科学》2000,24(6):835-842
利用DNDC(DeNitrification and DeComposition)模式,对华东地区典型稻麦轮作农田生态系统的N2O排放特征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能模拟出轮作周期中N2O的主要排放峰值和排放趋势,但与实测值相比,模拟结果普遍有些偏小。相对而言,该模式对旱地阶段的模拟结果比较理想,尤其是对春季小麦返青至成熟期的模拟最好。因此,我们就该阶段影响N2O排放的主要因子进行了敏感性研  相似文献   
24.
3S技术在农业气候论证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江西省会昌县实施烟稻轮作为实例,阐述了应用3S技术进行烟稻轮作农业气候论证的技术方法,并根据气候论证结果提出了会昌县不同小气候地域的单、双季水稻田改制为烟稻轮作的建议,该建议已被当地政府采纳。该方法同样可用于其它农作物种植的气候论证。  相似文献   
25.
本文针对徐州市农业发展情况,具体提出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建设各级农林牧渔商品基地,实行农牧轮作,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强水利建设与保护耕地等7项措施,以促进农业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26.
刘绕  李煜斌  高志球 《气象科技》2017,45(3):526-534
利用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寿县稻麦轮作农田区观测站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观测的高时间分辨率温度廓线资料,结合位温梯度法,计算了该站点的大气边界层高度,分析了边界层高度的日、月和季节演变规律。结果显示,晴朗天气情况下,边界层高度具备典型的日变化特征,随着地面温度的升高边界层高度不断增大。其最大平均值通常出现在午后,8月平均高度最高,超过1520m,1月最低,只有520m。而且边界层高度具有季节变化趋势,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和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平均高度分别为436m,499m,377m和322m。将边界层高度结果与FNL和ERA-Interim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在白天时间段(08:00—19:00)FNL和ERA-Interim比观测平均值分别高258m,346m,夜间时间段(19:00至次日08:00)比观测平均值分别低144m,102m。  相似文献   
27.
论述中国南方草地资源模式:(1)积极发展种草配套养鱼,解决养鱼饲草奇缺的问题;(2)农区要加快扩大稻田冬季闲期种草,推行粮食轮作,扩大肥料、饲草的来源;(3)丘陵区要发展幼林种草,实行林草结合,快速防止水土流失;(4)山区要在加快人工草地建设,配套养畜的同时,重点要调制人工干草制品,调节旺淡饲草余缺矛盾。  相似文献   
28.
稻田轮作系统的减灾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1998年冬~2003年秋,在江西农业大学科技园水稻田进行了轮作系统的减灾效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稻田轮作系统能较好地减少病、虫、草害.其中轮作处理B(紫云英“接茬“玉米“间作“大豆“接茬“晚稻)、处理C(黑麦草“接茬“中稻)、处理D(黑麦草“接茬“早稻“接茬“晚稻)比连作处理A(紫云英“接茬“早稻“接茬“晚稻),在病、虫、草害方面都有不同程度地减少.对比分析折产后作物的生物产量可以发现,轮作处理D最高,达13 686 kg/hm,比连作处理A高6.7%.  相似文献   
29.
一、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的概念与内涵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耕地中还包括南方宽〈1.0m,北方宽〈2.0m的沟、渠、路和田埂。耕地质量指的是构成耕地的各种因素和环境条件状况的总和,表现为生产能力的高低、环境状况的优劣及耕地产品质量的高低是耕地在现实用途条件下的生物生产能力和农业收益能力与未来用途条件下的潜在收益能力的综合属性特征。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