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4篇
  免费   1197篇
  国内免费   1520篇
测绘学   429篇
大气科学   752篇
地球物理   1497篇
地质学   3166篇
海洋学   737篇
天文学   146篇
综合类   319篇
自然地理   1205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312篇
  2022年   343篇
  2021年   317篇
  2020年   282篇
  2019年   302篇
  2018年   232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233篇
  2015年   283篇
  2014年   380篇
  2013年   287篇
  2012年   343篇
  2011年   352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289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273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235篇
  2001年   210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58篇
  1995年   139篇
  1994年   157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7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5篇
  1962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从不同的方位对陕西周至、毛西、洛南等流体台站水位观测记录到的典型地震进行分析,由于这3个流体台站所处的地理位置、井深不同,对同一地震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通过对比分析井水位对地震的响应特点,得出以下认识:陕西部分观测井孔一般对远场大震记录比较灵敏,而对近震及地方震反映不灵敏;井孔水位仪记录的水位波幅与震级、震中距、震中位置等有关;单井的同震水震波记录通常具有方向性等。  相似文献   
992.
宋帅  王帅  吴刚 《震灾防御技术》2019,14(4):781-789
从板式橡胶支座及混凝土挡块抗震设计角度,以一座典型的3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例,结合概率地震需求分析及桥墩、支座等抗震关键构件极限破坏状态,建立不同支座及挡块分析模型的中小跨径梁桥地震易损性曲线,研究考虑支座滑移效应及挡块破坏的中小跨径梁桥的易损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考虑橡胶支座的滑移效应及混凝土挡块破坏,桥墩地震破坏概率明显增大,且会低估支座破坏概率;桥梁系统易损性受支座破坏状态的影响显著,需设置合理的限位装置;在中小跨径梁桥地震易损性分析中,考虑支座的滑移效应及混凝土挡块的破坏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93.
为提高利用重力异常计算重力异常垂直梯度中央区效应的精度,视中央区为矩形域,将重力异常表示成双三次多项式插值形式,引入非奇异变换,推导出了重力异常垂直梯度中央区效应的精密计算公式。以低纬度区域分辨率为2'×2'的重力异常数据为背景场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解算计算点所在的1个网格的中央区效应时,传统公式与本文导出公式计算结果差值的最大值达数E。该导出公式可为重力异常垂直梯度中央区效应的精密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4.
当喷泉效应较弱而双峰结构发展不充分的时候,可能在赤道异常区仅能够观测到一个电子密度的峰值,称之为单峰现象.本文利用CHAllenging Minisatellite Payload卫星在2001-2010年的电子密度数据给出了单峰的发生规律,单峰在地方时早上08:00-10:00和下午16:00-19:00发生率高,发生位置在经度上呈现多波数分布,尤其在10:00-18:00明显:在分季时多呈现四波,而在冬至季时以三波为主.单峰发生多的经度,正好对应着双峰的结构特征较弱之处.究其原因,是非迁移潮的DE2和DE3分量调制了背景风场和大气发电机电场,在电场和喷泉效应减弱的经度,双峰结构难以形成时,就会表现为单峰结构.本文扩展了对单峰现象的地方时、季节和经度分布等规律的了解,明确了非迁移潮在其中施加的影响,由此,单峰同双峰现象一样可以用于研究非迁移潮对热层-电离层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5.
996.
为了更真实地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评估,应该考虑材料的应变率效应影响。600 MPa级高强钢筋作为新一代建筑钢材,尚无考虑应变率效应影响的600 MPa级高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首先进行了不同应变率下600 MPa级高强钢筋拉伸力学性能试验,利用试验数据拟合得到600 MPa级高强钢筋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强度提高系数表达式,并利用OpenSees软件进行了配置600 MPa级高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模拟分析,研究了应变率效应对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应变率的增大,钢筋的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均得到提高,屈服强度最大提高11.5%,极限强度最大提高8.9%;随着所考虑的材料应变率增加,配置600 MPa级高强钢筋框架结构最大顶点位移总体上呈减小趋势,地震波强度越强,应变率效应影响越大,而层间位移角减小幅值相差不大。研究成果可作为600MPa级高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评估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7.
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特性影响显著,深厚的软弱覆盖层引起的地震动场地效应会显著放大中长周期反应谱。采用谱比法,对2020年7月12日唐山古冶5.1级地震中获得的部分强震动记录进行统计,发现在本次地震中北京城区的地震动场地效应显著,深厚覆盖层明显放大了加速度反应谱,在T=1.2 s左右反应谱放大倍数可达4.0,说明北京地区的场地和盆地效应使得远场地震动的中长周期成分显著放大。此外,发现参考基岩场地记录是否与土层场地处遭受的基岩地震动一致,仍然是制约统计结果可靠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98.
Fe3+纳米胶体颗粒的光吸收边蓝移与溶液中Al/Fe比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合成了n(Al)/n(Fe)和碱化度不同的45个聚合氯化铝铁(PAFC)样品,进行了光谱分析,结果显示光吸收边蓝移或红移以及Fe(Ⅲ)羟基氧化物和Al-Fe共聚体纳米胶体颗粒大小分布与溶液的Al/Fe比和碱化度(B=[OH]/[Al+Fe])密切相关。电镜观察和电子衍射分析表明:Al(Ⅲ)的加入使Fe(Ⅲ)羟基氧化物和Al-Fe共聚体纳米胶体颗粒变小、有序度降低是造成PAFE光吸收边蓝移和保持胶体颗粒在亚稳定状态下存在的重要原因。当n(Al)/n(Fe)〉8:2后,PAFC溶液中Fe(Ⅲ)羟基氧化物和Al-Fe共聚体胶体主要以〈10m的纳米颗粒形态存在,对应的光谱能级提高到26000cm^-1以上,且各种曰值下Fe^3+的光谱能级趋于一致。这表明,在大量Al(Ⅲ)存在条件下,PAFE中Fe3^+的所处的化学环境相似。点能谱分析显示,n(Al)/n(Fe)=4:6的样品中颗粒物的化学计量比最接近AlOOH,FeOOH,溶液的稳定性最差。  相似文献   
999.
利用牡丹江地区7个测站35年(1967~2001年)夏季(6~8月)平均降水资料,用修订过的正态化Z指数变换方法,对牡丹江地区夏季降水旱涝等级进行了划分,并分析La Nina事件对夏季旱涝的影响。结果表明:牡丹江地区夏季旱涝特征明显,具有阶段性和群发性特点,较重旱涝发生的几率较大;而且对La Nina事件有明显的响应,表现在事件的增长型期间牡丹江地区夏季易发生偏旱,而在减弱型期间易发生雨涝,并认为La Nina事件可以作为预测未来牡丹江地区夏季旱涝的一个重要参考因子。  相似文献   
1000.
广东新丰江水库XFJ-1孔DDTs和HCHs的沉积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田  李军  李可昌  张干 《湖泊科学》2010,22(2):215-220
以~(210)Pb对广东新丰江水库XFJ-1孔进行了定年,以GC-ECD测定新丰江水库沉积钻孔中DDTs和HCHs的含量,通过对比其剖面变化特征与该类农药在我国的生产、使用历史,探讨了水库中DDT、HCH的历史输入途径.过去30年来,XFJ-1孔平均沉积速率为1.42cm/a,沉积物中HCHs和DDTs的含量分别为1.26-3.90ng/g和1.00-3.96ng/g.DDTs、HCHs含量从20世纪80年代初逐渐下降,总体上与我国1983年开始禁止DDT、HCH的大规模生产和使用这一历史事件相符.DDTs、HCHs及其化合物比值的剖面变化特征均表明:流域内后期土壤侵蚀、搬运的再循环污染物质(即二次污染源)对水库DDT和HCH的贡献不明显;相反,农药历史使用(即一次污染源)是其主要来源,大气沉降是其主要输入途径.此外,γ-HCH、o,p′-DDT和p,p′-DDT含量的垂直变化表明,大规模禁用以后这些化合物仍有少量新的输入,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