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59篇
测绘学   71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331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03篇
自然地理   19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51.
宝鸡市重点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景区在目的地城市的旅游资源功能发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构建宝鸡市重点景区期望差异理论模型,通过李克特五级量表调查游客的游前期望和游后的实际感知,对宝鸡市八大不同级别的重点旅游景区进行分析,得到游客满意度的优势和劣势因子.结果表明:游客对宝鸡旅游总体感到较为满意,旅游资源禀赋好但分布较散,难以满足多元化旅游者的需求;餐饮卫生、住宿便捷度、购物环境和种类、历史文化特色四大类因子的游客期望和实际感知差异值均为负,在景区发展中处于弱势;与法门寺相比,太白山更具有资源和观赏优势,其余景区的观赏价值虽较高,但整体满意度不均衡.针对弱势因子探讨并提出解决对策,为宝鸡市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2.
用多变量分析方法对大连旅游资源结构特性进行研究,提出大连旅游资源开发的层次结构。  相似文献   
153.
李哲  金明芝 《矿物学报》1990,10(2):186-191
本文使用穆斯堡尔效应对三个铬铁矿进行了研究,测量了铬铁矿L-1在150K和298K温度下的穆斯堡尔谱和铬铁矿L-2和L-3在298K温度下的谱。使用次近邻效应解释了铬铁矿中的多重Fe~(2+)双峰,并使用二项式分布计算了Cr~(3+)、Fe~(3+)和Al占据次近邻位置的几率。在穆斯堡尔面积和二项式分布计算的基础上做出了Fe~(2+)双峰的指派。铬铁矿L-1谱在150K下进一步分裂,表明用来解释铬铁矿谱的模型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54.
广西思旺地区位于钦杭成矿带西南端大瑶山金多金属成矿带上,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成果表明该区Au、Ag、As、Hg、Sb、Pb、Cu、Sn、Mo、Bi等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全国水系沉积物元素含量水平,Au、Ag、As、Pb、Cu、Sn、Bi、Mo等元素高于广西区背景含量;异常元素主要沿凭祥―大黎深大断裂两侧呈近EW和NE向带状展布。主要异常区均分布在凭祥―大黎深大断裂与近SN向断裂交汇处。根据异常特征与成矿地质条件,圈定了5个找矿远景区,为该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5.
中国海砂资源分布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中国海砂主要来自海岸带、陆架和近岸浅海3个堆积体系。海岸带海砂与近岸浅海海砂同样具有以粗粒中砂、粗砂为主,开采方便等特点,最适宜做建筑集料使用,但从资源合理利用角度看,海岸带海砂作为建筑用砂开采会引起很多环境负面效应,应停止开采。除台湾浅滩等少数地方外,陆架海砂大部分以细砂为主,目前难以成为主要开发对象。只有近岸浅海海砂才是今后寻找和开采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56.
山西壶关太行山大峡谷景区为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但景区落石灾害频发,严重威胁景区安全运营。本文基于高精度地形信息与岩土体强度特性,采用坡度角分布方法开展区域尺度潜在落石源区识别,并引入岩体破坏敏感性指标定量描述潜在落石源区失稳概率。然后,利用经验模型Flow-R模拟落石运动扩散过程,获取落石的传播概率与能量分布情况。最后,提出落石危险性双因子评价模型实现落石危险性定量评估。获得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内潜在落石源区面积为25.7 km2(35.7%),主要以条带状分布于峡谷两侧陡壁。其中岩体破坏高敏感性区为3.3 km2。(2)研究区落石高危险区面积达3.22 km2,主要威胁景区内游客集散地与交通线路,尤其在S327荫林线红豆峡入口处落石危险性最高。(3)野外调查验证结果表明了应用坡度角分布方法识别潜在落石源区的高效性与准确性,提出的双因子评价模型可为峡谷区落石危险性评估提供快速解决方案。本文提出的“区域落石源区识别-源区失稳概率分析-落石危险性评估”的一整套技术方案能够为类似的高山峡谷区落石灾害早期识别及风险防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7.
《四川地质学报》2022,(3):390-393
我国目前发现的砂岩型铀矿床多产出于北方陆相沉积盆地中,而四川盆地作为我国南方大型陆相沉积盆地始终没有大的突破。通过对前人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对煤田资料的综合研究,发现四川资中—威远地区,位于四川盆地中南部威远隆起北翼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第5、6段砂体和侏罗系下统上、下沙溪庙组砂体具有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可划分出2片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58.
经过近年来的区域评价工作,在内蒙古二连盆地那仁地区赛汉组上段发现了铀矿化信息,但由于工作程度较低,铀成矿条件分析及远景预测明显不足。通过对钻孔、地震等资料的综合整理,结合系统取样、分析测试结果,对那仁地区铀源、构造、地层、沉积相、氧化-还原及古气候条件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认为该区铀源充足,在温暖半湿润—干热气候转变期,蚀源区大量的铀被活化、迁移;晚白垩世—新生代的构造活动提供了适宜氧化带发育的斜坡带及深部还原流体上逸通道;赛汉组上段一亚段辫状河三角洲砂体规模大,具备稳定的泥-砂-泥结构和有利的氧化-还原条件,是铀矿形成的理想空间。在铀成矿条件最佳部位预测Ⅰ级远景区1片,有望落实为新的铀矿床。  相似文献   
159.
张博 《地质论评》2023,69(1):2023010012-2023010012
地质文化村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背景下衍生出的乡村地质遗迹保护和开发利用相结合的新概念,目前正在全国多地推广设立,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分析和规划设计方面,其具体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路径参考。本研究从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的视角出发,首先,在讨论的基础上将地质文化村归类于人居环境“景区化治理”的一种形式;其次,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将筛选的39篇“人居环境治理”主题文献作为研究资料,利用NVivo11对文献内容进行编码,构建了“人居环境治理”主题分析框架;最后,在归纳和借鉴人居环境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响应国家战略”、“建设思路”、“保障措施”“建设手段”四个方面提出了地质文化村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60.
通过在甘肃临夏太子山一带开展1 ∶ 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工作,初步查明了研究区1 874 km2范围水系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依据元素组合特征、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等圈定综合异常31处,其中见矿异常19处,划分找矿远景区6个,优选找矿靶区10处,结合异常查证,确认大多数异常受岩浆岩和断裂构造控制,区内与酸性侵入岩有关且强度较高、元素组合较好的异常区有利于找矿。通过矿产检查新发现金、铜、铅、锌、锑等金属矿(化)点13处,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为找矿选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