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01.
首先简述了层序地层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内容,介绍了运用该方法划分岩组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尝试性地运用层序地层学方法对黑河工程引水洞进口段边坡岩体进行了岩组划分.最后,对该方法同目前已有的划分岩组的方法进行了对比和总结.  相似文献   
102.
以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及其对中国能源战略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以双方的油气资源数据为基础,对中亚地区油气资源的分布、储产、贸易现状及开发潜力进行了分析,解析了中国油气资源的储产、消费及进口现状,并对现有的油气资源进口战略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中亚地区油气资源储产丰富、出口比重高、开发潜力大,储产与贸易主要在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三国;中国的油气资源无法满足发展需求,且进口面临着源地、种类、运输方式单一的三大问题;中亚地区对中国的能源战略有着积极意义,表现在能有效弥补油气资源缺口、促进进口多元化战略的实现、顺应低碳发展趋势并降低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促进西部大开发并保障"西气东输"的实施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3.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安全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安全中的重要部分之一。我国石油进口来源地众多,本文从能源安全的角度建立了评估指标体系,对我国主要的25个石油进口来源地进行了量化评价,结果发现我国石油进口来源地平均安全度整体偏低,处于较安全等级的边缘、高安全度的进口来源地集中在非洲、安全度低的进口来源国多集中在中东和拉美地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积极发展能源外交、运输方式多样化、提高海上运输通道保障力等对策保障我国能源进口安全。  相似文献   
104.
李想 《西部资源》2014,(3):45-45
<正>世界黄金协会(WGC)近日发布的一季度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显示,中国已经超越印度,成为世界上黄金需求量最大的国家。WGC分析指出,一季度中国黄金需求量大增主要由于正值春节和西方情人节,以及金价偏低等因素提振中国金饰需求,抵消了总体投资需求的下滑,一季度总体黄金需求延续了去年同期的强势。  相似文献   
105.
<正>北京国际矿业权交易所近日发布的中国铁矿石现货市场年度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铁矿石进口8.19亿吨,再创新高。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全年粗钢产量7.52亿吨,同比增长9.35%,除中国外其他经济体2013年复苏步伐稳健,下半年起世界其他国家月产量稳步走出负增长。在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超70%的我国,伴随着粗钢产量的增长,铁矿石进口量也在迅速增长。2013年,我国铁矿石进口8.19亿吨,进口量再创新高,较2012年的7.44亿吨增长10.2%;去年铁矿石进口总额1,057.28亿美元,同比增长10.4%。2013年,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总申报3026笔,总  相似文献   
106.
正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我国煤炭产量完成37亿吨,增速同比回落1.4%,煤炭消费量为36.1亿吨,增速同比回落0.6%。其中,我国去年煤炭进口3.27亿吨,进口依存度增加1.02个百分点,增至8.13%。根据煤炭工业"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将控制在39亿吨左右。国家能源局设限2014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为38.9亿吨标煤,其中煤炭消费比重将控制在65%以下,这比2013年9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大  相似文献   
107.
108.
王念  程昌秀  林耿 《地理学报》2022,77(10):2599-2615
利用可比净出口指数、贸易集中度指数、Hilbert曲线、时空多元模式可视化、岭回归等方法,对1992—2020年中国农产品贸易结构演化进行分析,并解释其与粮食安全的关系。结论认为:① 1992—2020年中国农产品贸易总体格局发生了转变,表现为对国际进口的依赖显著增强,猪肉、牛肉、玉米、高粱、油菜籽等众多农产品由出口转变为进口状态。快速增长的进口直接增加了国内食物的供应,提升了粮食安全水平。② 农产品进口呈现产品结构和空间结构双集中的叠加效应,这种效应使得重点农产品进口极易受美国、澳大利亚等少数国家贸易政策变化的不利影响;在出口方面,农产品集中度较小,随着与“一带一路”等地区国家贸易的发展,地理集中度也显著降低。较低的集中度有利于稳定出口的经济效益,保障出口部门农业生产的稳定性。③ 中国农业生产出现部分进口产品生产规模压缩的趋势,加上高度集中的进口结构,将使得国内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保障在面对外部冲击时更加脆弱。建议在坚持贸易开放的同时,优化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结构,引导形成合理的农业种植格局。  相似文献   
109.
随着我国石油进口量不断增加,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升高,石油安全问题愈发重要。石油运输通道安全作为石油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关注。文章从我国石油进口格局出发,在全面梳理目前我国石油进口海上与陆上通道的基础上,基于运输通道安全视角,从通道容量、通道距离、通道安全性、通道途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地缘政治关系等五个方面,综合分析中国石油进口海上与陆上通道的安全态势,并提出相关对策,为我国未来石油进口重点运输通道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生鱼片恐慌     
目前,世界上进口渔产品最大的国家日本,对自己餐桌上的鱼是否安全普遍产生了疑念和恐慌,这就是令人惶惶不可终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