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8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7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81.
1999年11月至2000年5月湟源地区发生自195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41年)最严重的干旱,本文分析了该时段的异常气候特征,旨在使人们认清在退耕还林(草)工作中要充分掌握利用气候资源,在不利的气象因素影响中找出适宜开拓发展退耕还林还草的思路。  相似文献   
82.
2001年1月17日晨,长江三峡云阳县老县城背后,由侏罗系砂岩、泥岩组成的五峰山,突发岩质顺层滑坡,体积约5×104m3.滑坡无明显的外部诱发因素.滑坡大量块石因受一片树林阻挡,未滑入坡脚老县城,所幸无人员伤亡.但滑坡块石堆积在山坡上,威胁下方城区1.3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应进行防治.滑坡引发二点思考一是山区陡坡退耕还林有重要意义;二是新一轮地质灾害调查,以人为本,围绕有受灾危险的居民点和重要设施进行调查,是非常正确的.  相似文献   
83.
84.
85.
《山东地质》2003,19(2):1-5
  相似文献   
86.
多伦县为北方典型的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是社会与 经济的综合反映,它的变化可引起许多自然和生态过程的变 化,如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变化、地表径流与侵蚀以及生物地 球化学循环等。同时,亦可达到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提 高土壤质量的目的。因此,研究近50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 与土壤养分的相互关系,为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合理利 用土地提供科学依据。 (1)50年来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养分的关系。土地利 用结构的变化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十分敏感。多伦县总人口  相似文献   
87.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计的影响——以贵州省关岭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关岭县3个退耕村及1个未退耕村为对象,采用参与式方法调查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经济收入和粮食产量的影响。调查发现,由于耕地面积减少了,退耕农户的粮食产量均不同程度下降;但由于退耕还林释放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外出务工获得了高于过去种地的经济收益或通过畜牧业增加了收入,退耕地上种植的经济林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耕地减少后农民增加了单位面积上的农业投入,且国家提供的退耕还林补贴高于实际种地的收益.绝大多数退耕农户经济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为巩固退耕还林建设成果,提出了从树种选择、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有利条件等方面推进后续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8.
<正>江西省是血吸虫病流行严重的省份之一,以湖沼型和山丘型分布为主,历史上累计钉螺面积达356万亩,疫区范围涉及南昌等8个设区市、39个县(市、区)、337个乡(镇、场)的2318个行政村,疫区人口达400多万。多年来,江西省结合长防林、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  相似文献   
89.
周万亩  李佩成  李莉  付小刚 《地下水》2007,29(3):117-121
退耕还林作为一项旨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转变农村经济结构的重大工程,在吴起县实施七、八年来,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以吴起县退耕还林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工程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推进工程的进一步建设,实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0.
戴洋  苗森 《气象软科学》2007,(4):166-166
彭两珊在《科学新闻》2007年第5期撰文指出,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建设是我国两部大开发的首要任务,在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发展经济、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特别要重视退耕还林(草)对保护西部生态环境的作用。从森林资源退化、草场质量下降、水土流失严重、沙(石)漠化面积扩大、水早灾害加重、生物多样性降低、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分析了两部地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