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0篇
  免费   388篇
  国内免费   722篇
测绘学   660篇
大气科学   222篇
地球物理   229篇
地质学   1647篇
海洋学   422篇
天文学   41篇
综合类   258篇
自然地理   281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3篇
  1944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戴燕玉  林茂 《海洋学报》2007,29(3):90-97
在对南黄海和东海毛颚类生态特征的研究数量分布特征后的续篇.重点探讨调查区毛颚类群落性质和群落结构的特征及与海区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本区共记录毛颚类28种,种类季节变化不明显,周年共有种达64.3%;但群落优势种则有季节差异与区域差异.毛颚类群落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J')年均值分别为1.68和0.64.H'的平面分布表现出外部海区大于近岸海区的分布格局.在群落中存在4个生态类群,其中近海暖温带类群和广盐暖水类群可分别指示黄海水、浙江沿岸流和东海陆架混合水在南黄海和东海这两个海区的相互推移和消长过程.此外,从不同侧面的计算分析也表明,影响群落特征值(H')的主要因子是温度和盐度.群落性质是以近岸暖温带低盐种和暖水广布种为主,近岸暖水种和大洋暖水种占一定比例的暖温带-亚热带群落结构的特点.  相似文献   
22.
依据模糊集合理论,提出了反求水文地质参数的一种新方法,即用模糊模式识别评价计算水位与观测水位的拟合程度,依模糊ISODATA聚类法的原理建立目标函数,以相应的聚类中心作为要求的水文地质参数。  相似文献   
23.
研究流形上的聚类分析,针对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引入了流形概念,提出1种基于流形的密度聚类算法,该方法将流形的概念与聚类相结合,可以适用于样本为复杂分布的聚类。文中通过实例证明此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4.
蔡慧梅 《热带海洋》1993,12(4):71-78
台湾海峡中北部介形类共69属115种,受复杂的海底地形及海流、水团等环境因素影响,分为4个分布区;沿岸低值区,西南部高富集区,东北部密集区及中部过渡区,介形类属种以东海、南海组成的分子较多,显示出海流因素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5.
合成了 5种 N,N-二烷基酰胺型表面活性剂 ,并对其所成膜的状态进行了测定。表明当N,N-二烷基酰胺类物质单独成膜时获得的集油膜为多层膜 ,而当选用合适的溶剂与其配制成溶液以后 ,所成的集油膜则为转变膜或液态凝聚膜。在 5种 N,N-二烷基酰胺类物质中 ,酰基碳链越长、氮烷基碳链越短则其集油能力越强。应用 N,N-二烷基酰胺类物质配制了 4个配方 ,均具备良好的集油能力 ,并且对原油的集油能力大于对柴油的集油能力  相似文献   
26.
大鹿岛海域富营养化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新梅  李家 《海洋通报》1996,15(5):38-45
根据1990年夏季大鹿岛海域无机氮,无机磷,化学耗氧量及溶解氧调查资料,计算该海域富营养化及有机污染指数,揭示出大多数站位水质已呈富营养化状态,有机污染严重,模糊聚类分析将该海域水质划分出4种类型,分别是贫营养型,开始富营养化型,高COD富营养化型及高氮,磷富营养化型。  相似文献   
27.
渤、黄、东海水团多年月平均分布与变化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本文从浅海水团的变性特点出发,根据多年月平均的温盐资料,以温盐点聚图为基础,采用模糊聚类法,划分渤、黄、东海逐月表底层水团。文中着重探讨整个渤、黄、东海陆架区各水团的基本特征、消长规律及其与渔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28.
长江口及济州岛附近海域变性水团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谓水团分析,主要是指划分水团的边界,确定水团的基本特征以及分析研究水团的消长变化规律。本文研究的海区大多属于浅海区域。浅海水团易受海洋外部因素的影响,变性显著,因此,浅海水团的分析实际就是水团的变性分析。所谓水团的变性,主要是指水团特征的示性水平从高向低的过渡,并逐渐丧失其示性特征的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29.
大珠母贝人工养殖过程中,幼贝死亡是一个严重的问题。1993年11月至1995年5月,采用现场调查、实验室研究和数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海南省临高县新盈珍珠贝养殖场自然海区吊养的A,B,C3批养殖贝和陵水新村珍珠贝养殖场养殖池吊养的D批养殖贝的发病和死亡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凋查.结果显示,大珠母贝幼贝群体的死亡是以暴发性方式发生,幼贝群体的大批量死亡高峰一般发生在4~6月龄期,8个月以后随着龄期的延长,死亡率显著降低.幼贝群体死亡率与贝体平均体长的关系是4cm以下的贝体死亡率较高,1~3cm阶段处于死亡高峰期内,5cm以上的贝体死亡率显著降低.大珠母贝幼贝群体的死亡率与类立克次体感染(即RLO平均感染严重度指数SI)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在RLO感染的高峰之后或当中部相应伴随贝群体死亡率的高峰,随着RLO感染的降低,贝群体的死亡率也明显降低。在4批养殖贝群体中,仅在A批养殖贝群体样本中发现有少量纤毛虫寄生(感染率为87.5%,感染强度为3.56个/10倍物镜).这几批幼贝群体的死亡与海水温度、盐度之间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