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47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今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实施所谓"国有化",并在11日签署所谓"买卖合同"。日本政府的这一行径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  相似文献   
42.
2004年3月24日凌晨6时24分,殷敏鸿、冯锦华、张立昆、尹东明、胡显峰、王喜强、方卫强等7人作为首批中国民间保钓志愿者成功登上钓鱼岛,并在钓鱼岛主峰插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表示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这7名中国公民在登上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12小时后,被日方非法扣留,期间还受到非人道待遇,这是对中国领土主权和中国公民人权的严重侵犯。经中国政府反复严  相似文献   
43.
西湖凹陷是东海陆架盆地最主要的含油气构造单元,渐新世花港组是西湖凹陷重要的油气勘探目的层系,然而对于花港组沉积时期原型盆地的性质却一直存在争议且缺乏有说服力的证据.以最新的区域二维地震资料解释为基础,通过对关键不整合界面特征、盆地充填几何形态、盆地边界改造特征等方面的系统分析,提出西湖凹陷花港组原型盆地为一大型挤压挠曲坳陷型盆地,花港组底界面T30为盆地挤压背景下广泛发育的一个区域隆升侵蚀型不整合界面,是花港组原型盆地的成盆界面.花港组顶界面T20主要是受钓鱼岛隆褶带隆升活动控制的局部隆升侵蚀型不整合面,是花港组原型盆地的改造界面.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花港组原型盆地的形成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44.
钓鱼岛列岛位于中国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92海里的东海海域,主要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及三个岩礁组成。钓鱼岛列岛总面积约6.5平方千米,其中钓鱼岛最大,面积4.3平方千米。  相似文献   
45.
《海洋世界》2012,(4):6-7
■中国海监船舶编队赴钓鱼岛海域巡航2012年3月16日5时许,由中国海监50、66船组成的中国海监定期维权巡航编队,抵达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附近海域进行巡航。中国海监50、66船编队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发现日本海保厅"PL62"巡逻船。我编队立即向其喊话,表明身份、询问动态并申  相似文献   
46.
《海洋世界》2012,(12):6-7
■《中国钓鱼岛地名册》正式出版发行近日,国家海洋局组织编制的《中国钓鱼岛地名册》由海洋出版社正式对外出版发行,该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读者解读了我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等地理实体的标准名称。该地名册是一本能使社会公众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有关情况的工具书。地名册分为概况、地名、附录3个部分,概况部分包括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分布示意图和位置示意图。地名部分包括钓鱼岛、黄尾屿等71个岛屿及其周边海域部分地理实体的  相似文献   
47.
蓝镜头     
《海洋世界》2010,(12):F0002-F0002
<正>钓鱼岛位于我国东海海域,在福建省的正东,台湾省的东北。钓鱼岛距中国福建省东山岛约190海里,距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90海里,距琉球群岛的与那国岛约78海里。  相似文献   
48.
"关心钓鱼岛问题应该学会跳出钓鱼岛从全局看问题。从全局把握,将视角扩大至整个海洋领土以及东亚这盘棋。风云变幻,何去何从,对手孰轻孰重,手段几何?目前所有人都不得而知,唯有坚守主权不可侵犯的最后底线,同时放宽视野,才能走好眼前的路子。"日本是中国众多邻居中的一个著名岛国,四面环水,得益于海,亦受制于海。由于自身国土面积狭小,且海水围绕,故对于海洋和领土主权非常敏感。  相似文献   
49.
约距今2200万年的新近纪中新世早期,菲律宾洋板块斜向俯冲插入欧亚陆板块之下,在板块碰接带的两侧进行不同的地质演化。海沟、火山岛弧、弧后盆地是板块构造理论中洋板块与陆板块碰接时在碰接带附近产生的构造地貌,即“沟、弧、盆系”。菲律宾洋板块俯冲于欧亚陆板块之下到更新世后期(距今约20万年),其构造地貌由洋到陆为大洋-硫球海沟-台湾火山岛弧-弧后盆(边缘海)-中国大陆,其中海沟以东至大陆为东海大陆架。  相似文献   
50.
钓鱼岛、黄岩岛海域风能及波浪能开发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模拟海浪数据、CCMP风场资料,对我国钓鱼岛、黄岩岛附近海域的波浪能、风能资源特征展开研究,为海浪发电、风力发电、海水淡化等资源开发工作提供参考,也期望可为解决我国维护海洋权益、海洋资源开发、在边远海岛驻军、军用/民用舰船在远洋活动的电力、淡水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辅助决策。此外本研究还就钓鱼岛、黄岩岛附近海域的风力等级频率、浪级频率、风向频率、波向频率等海洋环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为海洋工程、防灾减灾等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钓鱼岛海域的风能密度呈单峰型月变化特征,年平均值为450 W·m-2,黄岩岛海域的风能密度呈"W"型月变化特征,年平均值为228 W·m-2;钓鱼岛年平均值波浪能流密度为14 kW·m-1,黄岩岛为11 kW·m-1;(2)钓鱼岛、黄岩岛海域的有效风速、可用波高、100W·m-2以上风能密度、2 kW·m-1以上波浪能流密度出现频率都整体较高,这对资源开发是很有利的;(3)1988—2010年期间,钓鱼岛、黄岩岛的风能密度、波浪能流密度整体呈递增趋势,这对风能、波浪能资源的开发也是有利的。(4)从资源的储量来看,钓鱼岛、黄岩岛蕴藏着丰富的波浪能、风能资源,且资源储量比我国沿海平均值丰富。综上,钓鱼岛、黄岩岛海域蕴藏着丰富的、适宜开发的风能、波浪能资源,实行海浪发电、风力发电、风浪联合发电、海水淡化等工作,将具有广阔的军事和经济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