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5篇
  免费   743篇
  国内免费   1101篇
测绘学   1412篇
大气科学   117篇
地球物理   336篇
地质学   2471篇
海洋学   626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407篇
自然地理   504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234篇
  2022年   234篇
  2021年   259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262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191篇
  2016年   189篇
  2015年   241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56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本文简要地比较了分离稀土的几种方法。重点论述了加压色层法在分离稀土元素速度快、效率高的优点。在采用比常压法高得多的线性流速和低的分配比时,加压色层法的分离效果仍优于常压法,甚至用常压法在低流速下不能分离的,用加压法在高的线性流速下仍然得到很好的分离。  相似文献   
103.
井间地震串联滤波波场分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井间地震波场响应以及多种波场分离方法的性能,采用基于K-L变换的特征向量滤波与中值滤波相结合的串联滤波方法分离井间地震观测到的上、下行反射波。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波场分离过程中,由于同时综合考虑了地震波能量主分量分布以及反射波同相轴时差两个参数,使得分离效果明显、处理更为简便,具有滤波特征矢量的选取条件更为宽松、无需精确确定拉平轴的时间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4.
基于岩浆铬矿床与超镁铁质岩石的关系,从元素亲合性和共生规律的角度揭示了铝对铬成矿制约的主导作用,分析了铝和铬亲石、亲氧的二重性及其晶体化学的依存关系。论证了超镁铁Si-O体系中铝丰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铬的成矿。揭示了制约元素分散富集的因素都是在一定条件下互为依存和转化的,是在动态中的矛盾的对立和统一。  相似文献   
105.
提出用VS-Ⅱ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纤维定量富集、硫脲解脱,流动注射在线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痕量金银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检出限低,金为1.4μg/mL,银为0.35μg/mL,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2%,采样频率为120次/h,用于地质样品中痕量金银的直接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6.
川西乡城地区的球颗状玻镁安山岩是一种玻璃质、含辉石斑晶、具淬火结构的中性熔岩.它相对富硅富镁、贫钛贫磷,产于三叠纪川西义敦岛弧早期火山活动阶段.外观最醒目特征是具有球颗构造,从化学成分和岩浆性质分析,球颗构造是成岩过程中岩浆不混溶的直接产物.不混溶对岩石成分和结构起着控制作用;岩石中球颗相富硅碱,以玻璃质结构为主,而基质相富铁镁,以微晶结构为主.成岩时化学成分随岩浆不混溶发生相对分离,该岩浆属于一种低程度不混溶.结构差异是两相中矿物结晶能力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7.
红果寺炼镁用白去是北京地区普查评价的第二个炼镁用白云岩矿床。矿体呈层状,单斜构造,赋存于雾迷山组三段地层中,出露较高,位于侵蚀基准面之上,适于露采。该矿的发现法区在北京地区此类矿产的勘查和白云岩的深层次开发利用,具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8.
赵元艺 《矿床地质》2004,23(1):122-122
“西藏高原盐湖资源潜力评价及锂硼铯元素提取技术探索研究”为中国地质科学院于2000年设立的地质调查项目,执行期限3年。2003年12月27日通过评审验收,并被评为优秀。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9.
按构造环境控岩控矿特点,划分区内铜镍型矿成矿(岩)带,分析成矿条件,研究了与该类矿床成矿有关的镁铁质岩、超镁铁质岩分布规律及铜镍硫化物成矿特征,提出了找矿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0.
新疆富蕴县柯鲁木特锂-钽-铌矿床228号脉地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泰德  程剑 《矿产与地质》2004,18(5):428-431
通过对柯鲁木特锂-钽-铌矿床228号矿脉的普查,发现该矿脉锂、钽、铌的含量较高,矿脉规模大。为了进一步在该区开展找矿工作,阐述了228号含矿伟晶岩脉的共生结构分带的产出特征、结构带内部特征、稀有元素含量变化及其不同矿化类型等,在总结了228号及其相似的113号、116号含矿伟晶岩脉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指出伟晶岩的主要形成阶段和矿化阶段是在一个比较封闭的地质环境中生成的,并认为含矿伟晶岩脉的形成与二云母二长花岗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