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7篇
海洋学   17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24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21.
长三角地区复杂知识的空间特征及地方知识库类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家艳  曾刚 《地理科学进展》2019,38(12):1968-1976
知识基础是技术变革和经济长期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已有研究也证明了不同知识类型的价值具有差异。然而在经济地理学领域,常常因知识的质量难以量化而将研究停留在知识投入-产出的数量层面。论文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基于该地区41个城市的专利数据,对城市和技术的知识复杂度和多样化水平进行量化,并分析城市-技术知识网络的空间格局和网络结构。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的知识复杂度存在空间异质性,最复杂的技术仅由少数城市生产;从知识库的多样性和知识复杂度2个维度对城市进行类型划分,获得创新型、赌博型、后进型和锁定型4种区域知识库类型,并基于区域知识库异质性提出针对性的区域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22.
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与能源消费CO2排放的时空耦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究城市土地与碳排放的时空耦合关系,是协调城市土地与生态环境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重心模型、总体耦合态势模型和空间耦合协调模型,使用建成区面积、能源消费和DMSP/OLS夜间灯光等数据,分析了1995—2013年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与能源消费碳排放的时空耦合特征,并考虑空间因素的影响,构建空间滞后面板Tobit模型分析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 1995—2013年,建成区面积与碳排放量总体上均呈增加趋势。建成区面积由1251 km 2,增加至4394 km 2,碳排放量由30389.49万t,增加至90405.22万t。城市土地与碳排放间呈显著的正相关;② 城市土地与碳排放空间差异明显,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和无锡的城市建成区面积相对较大,碳排放相对较高;③ 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与碳排放耦合关系总体上呈减弱-增强-波动的态势。协调关系处于不断演化过程中,低协调阶段的城市数量明显减小,高协调阶段的城市数量明显增加,且呈集聚分布特点。南京、无锡、苏州、杭州和宁波处于高协调阶段;④ 空间滞后面板Tobit模型结果表明:城镇化对城市土地与碳排放耦合协调度具有驱动和制动的双重作用。同时,人口密度、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和空间因素对其也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23.
技术转移视角下中国三大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段德忠  谌颖  杜德斌 《地理科学》2019,39(10):1581-1591
基于城际间的专利转让数据,从技术转移体系一体化的视角阐释中国三大城市群的区域一体化进程,得出以下结论:①在总体层面和技术供给链层面,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这三大城市群的区域一体化皆未实现,其中长三角城市群正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大部分城市的技术获取依赖于区内技术转移网络,珠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程度次之,但朝着一体化相反方向发展,京津冀城市群一体化程度最低,大部分城市的技术获取愈发依赖于外部技术转移网络;②在技术销售链层面,仅长三角城市群实现了区域一体化,以上海为核心的一体化技术转移体系正加速形成,珠三角城市群大部分城市的技术销售愈发依赖于城市群外部,而京津冀城市群则愈发依赖于城市群内部;③三大城市群的技术流动越来越多地跨越边界,区域内技术转移网络越来越无法满足城市群的技术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324.
利用我国1∶25万DEM、人口密度格网数据库GPWv3和Land Scan,分析长三角沿海低地的空间分布及其人口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沿海低地分布在距离海岸180 km以内,面积为67 339 km2,占长三角总面积的32.2%;超过1/3的沿海低地海拔低于4 m,其中60%分布在距海岸60 km范围内。2010年,长三角沿海低地人口占长三角总人口的45.52%,其中,2/5以上低地人口分布在海拔4 m以下区域,2/3的低地人口分布在距海岸60 km范围内。1990—2010年,长三角沿海低地人口总体呈上升趋势,并表现出人口由内陆向沿海、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的态势。  相似文献   
325.
长三角沿海区域海洋渔业发展迅速,海洋渔业生产活动带来的渔业垃圾急剧增加,海洋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得海洋渔业垃圾治理问题亟待解决。文章从海洋渔业垃圾治理的法治化相关概念界定出发,梳理出当前在海洋渔业垃圾治理过程中长三角沿海区域法治化面临区域性专项立法滞后、区域执法界限难以突破、区域司法协同难以成形、渔民主体守法意识淡薄等困境,提出促成长三角沿海区域海洋渔业垃圾协同立法局面,出台长三角沿海区域海洋渔业垃圾治理专项条例;从区域执法协同机制和协同监督执法体系共同入手破解长三角沿海区域海洋渔业垃圾治理执法困境;积极探索海洋公益诉讼制度创新打通长三角沿海区域海洋渔业垃圾治理协同司法渠道;培育渔业生产组织、企业、渔民等各方主体参与海洋渔业垃圾治理的意识及行动,打造长三角沿海区域协同守法联盟。  相似文献   
326.
作为贯穿城市区域的重要通道,高铁的网络性与外部性使其呈现多维空间尺度属性,但现有研究缺乏对高铁多维空间效应的系统性分析。鉴于此,研究立足高铁的多维空间尺度属性,从城市内部、边界、区域3种尺度,架构不同尺度条件下可达性评价方法,系统测度高铁对于城市和区域发展的综合空间影响。结果发现:(1)“一城多站”已成为长三角城市高铁站点空间组织的普遍模式,高铁使中心城区和郊区县城的联系更加紧密,高铁公交化时代融城化发展趋势将更加明显。尤其对于浙江省而言,高铁已经成为其内部城市中心城区和郊区县城联系的重要纽带。(2)高铁已经成为重组相邻城市间生产、生活的关键纽带和桥梁,但从邻界尺度可达性指数空间分布格局来看,同城化发展格局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当前已初步形成7个同城化水平较高的区域,且基本围绕长三角重要中心枢纽城市(上海、南京、杭州、温州、合肥、徐州、无锡)展开。(3)高铁具有明显的中长途运输优势,使得其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影响更大,高铁影响下长三角一体化格局呈现较为明显的“Z”字型格局,且已经向西延伸至合肥,但周边城市参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程度依旧较低。  相似文献   
327.
提升城市群知识创新网络结构韧性,有助于建设安全的区域创新体系,保障城市知识创造职能。基于2011—2021年长三角41个城市间合作发表WOS论文数据构建城市群知识创新网络,基于演进韧性理论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网络结构韧性的“脆弱性-抗毁性-恢复性-演进性”四维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刻画网络结构韧性的时序演化与空间格局,运用GTWR和MRQAP模型识别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 2011—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知识创新网络结构韧性呈上升趋势,立体化特征减弱,传输环境优化,异质性联系减弱,一体化属性增强,且呈现“中部高南北低,东高西低”的差异化空间布局;(2)韧性主导节点为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苏州等核心城市,确保主导节点的稳定性是保障网络结构韧性的关键;(3)科教支持和产业结构对城市节点韧性具有显著正向驱动力,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人力资本与知识基础的解释力具有鲜明的空间异质性,发挥双因子交互作用可有效推动网络结构韧性演化;(4)网络聚合效应、匹配效应、虹吸效应以及邻近性均驱动网络结构韧性演化,网络拓扑结构、产业相似和人资相似、良好的教育环境,以及制度、社会...  相似文献   
328.
长三角城市网络外部性的空间异质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网络中是否存在“低端锁定”现象,低等级城市能否从网络中获益,高等级城市是否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这些问题关系城市群发展的战略导向,当前仍缺乏深入论证。城市网络外部性是指城市因联系而得到的效益,为回答上述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已成为城市网络研究的新热点。但现有研究主要关注网络外部性的整体特征,忽视区域内城市间的网络外部性差异。本文使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将网络外部性测度精确到每个城市,揭示网络外部性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研究以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按城市汇总企业之间相互投资规模构建城市网络,分析网络联系对城市发展水平的影响,证实了长三角地区存在网络外部性。研究发现:(1)虽然网络外部性未成为主导,但嵌入城市网络已经对江浙沪城市发展起到了积极影响。(2)网络外部性的地域差异较大,江苏省城市的网络外部性普遍强于浙江省,安徽省的网络外部性不强,城市发展仍主要由人、土地和资本的本地集聚决定。(3)长三角地区的网络外部性主要是在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下形成的,3个省会城市南京、合肥、杭州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4)低等级城市虽未从网络中获得明显的效益,但也未被“低端锁定”,高等级城市没有在周...  相似文献   
329.
城市下垫面改变引起水文循环过程发生变异,导致目前已掌握的天然情况下的产汇流规律和机制难以解释城市化等新形势下的水文现象与过程,而面临需重新再认识的挑战。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为典型,建立了不同城市化水平及空间规模的水文试验流域,探讨了快速城市化地区暴雨洪水响应规律和机制。结果表明:(1)不同量级降水事件下城镇用地土壤水响应程度(表层土壤水涨幅基本超过4%)总体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城市化地区下垫面的改变通过影响土壤水动态响应模式直接影响了地表产流过程,植被覆盖率较低的城镇用地和荒地土壤含水率呈现出陡涨陡落现象,而植被作用下的土地利用类型则表现出缓慢上升和缓慢消退的土壤水响应过程。(2)流域洪峰滞时和洪峰流量整体表现为随流域面积增加而呈幂律函数关系形式的增加。(3)总降水量与主要洪水特征(如洪峰流量、单位面积洪峰流量和径流深)基本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0.49、0.41和0.78以上)。城市下垫面通过改变土壤水动态响应等产汇流特征而直接影响了洪水过程,未来长三角地区暴雨洪水在城市化和气候因素双重作用下呈现持续加剧的趋势。  相似文献   
330.
利用江苏南京长三角大气过程与环境变化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SORPES)的多要素集成观测数据,分析了2018年11月27日至12月3日期间在远距离沙尘输送和本地人为排放的综合影响下,大气混合污染对该地区地表微气象要素及能量平衡特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合成分析对比了南京地区秋冬季不同污染状况下地表气象要素和能量分配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污染天的日间气温比清洁天下降约1℃,而夜间气温升高达2℃。污染天向下/向上短波辐射通量减少的幅度高达清洁天同比的48.8%和55.2%,而夜间向下/向上长波辐射通量增幅则达到清洁天的15%和5.1%。清洁天日间净辐射较污染天高出45.6%,日间地表感热通量较污染天高出75.5%,而地表潜热通量的差异相对较小。污染天夜间平均波文比大于清洁天,表明夜间感热交换更强烈。该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长三角城市群区不同来源、不同性质的大气污染物对地表能量平衡和局地气象要素的影响过程和机制,为城市群区空气污染与气象条件的相互作用以及空气质量预报和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